第598节(2 / 2)

当然了,御史也不是什么人的失仪都会记录下来,比如现在早已累得不行,连脚都有些麻木的朱国桢已经身体都有些摇晃起来。

看到这里,朱由校也体贴的让太监搬来三个圆凳给三位内阁阁老,不过也只有这三位能享受这种待遇,其他人就别惦记了。

终于等到六部的尚书和十多名侍郎说完,按照以往的惯例,朱由校也应该宣布退朝了,不过今天事情有了些变化。

只听到一直站在右首边上默不作声的杨峰突然站了起来,朝朱由校躬身道:“启禀陛下,臣信国公杨峰有本奏上。”

杨峰的声音并不大,但当他发声时,周围的目光全都望了过来,尤其是孙承宗、朱国桢和韩爌三人的目光更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哦?”

朱由校大有深意的看了看杨峰,“杨爱卿有何事启奏啊?”

杨峰拱手道:“臣前些日子在江南剿匪,有感将江南百姓的疾苦,是以特地写了份折子,想要递交给陛下,请陛下圣裁。”

“哦?”朱由校点点头,“既然如此,就将折子呈上来吧。”

“陛下,微臣昨儿个正巧看到司礼监的魏公公,顺手便将折子给了他,请他递交给陛下,不如就由魏公公转呈给陛下好了。”

“是这样么?”

朱由校看向了魏忠贤。

“陛下,确实如此。”魏忠贤深吸了口气,从衣袖里掏出了一份折子,走到朱由校跟前,双手将折子举过头顶。

朱由校并没有接,而是淡淡道:“魏忠贤,你把折子念一念。”

“喏!”

魏忠贤答应了一声,打开折子大声念道:“奏请立即在江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折子……”

“哗啦……”

魏忠贤刚念完第一句话,金銮殿上便响起了一阵喧哗声,许多官员听到这里再也顾不上旁边的巡查御史,全都沸腾起来。

“肃静……肃静……”

巡查御史不断在一旁提醒官员要注意仪表,但却没有一点效果,大殿上的官员们全都乱成了一团,不少愤怒的江南籍贯的官员甚至试图朝杨峰冲去,幸亏被周围的同僚们拉住了。

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到这里眉头紧锁,这份奏折的内容他当然是知道的,原本他就有了心里准备,但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份奏折对官员们的杀伤力,想到这里,他不禁朝杨峰看了过去,却发现这位他最器重最信任的臣子就然老神在在的站着,脸上连一丝异样的表情都没有。

看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想起杨峰先前同他说过的话,这世上就没有不流血的变法。有时候越是利国利民的变法,就越需要鲜血的浇灌才能盛开。

想到这里,朱由校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传旨,大汉将军入殿维持秩序!”

“喏!”

旁边的太监高声道:“陛下有旨,大汉将军入殿,但凡有不尊礼仪者,立即乱棒打出金銮殿!”

第1299章太毒了

随着朱由校下了圣旨,原本在殿外守卫的数十名大汉将军立刻冲了进来,他们并没有使用兵器,而是各自举起了皮鞭举起朝着那些依旧跳脚大骂的官员没头没脑的抽了过去。

只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伴随着阵阵惨叫,过了好一会金銮殿才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殿内却多了一群或是鼻青脸肿或是身上的官袍被皮鞭抽烂的官员。

看着殿内的这一幕,孙承宗、朱国桢、韩爌三位阁老都是眉头紧皱,又看了看端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内的骚乱脸上面无表情的朱由校,好像刚才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骚乱的人不是他似地。

三人的内心不禁大为震动,往日的朱由校总是给人一副温文尔雅待人亲切的模样,可今天他们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往日里从未有过的狠厉。

到底是什么给了朱由校这么大的改变,居然敢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百官的骚动,他就不怕引发朝政动荡吗?

难道……

想到这里,三人的目光不禁看向了站在右手边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杨峰,一副对于刚才大殿内的动荡毫不察觉的模样。

看了看杨峰,又看了看朱由校,三人终于明白朱由校今日的改变从哪来了,给予朱由校信心的正是那位仿佛在闭目养神的大明战神,正是因为他的到来给了朱由校足够的底气。

想到这里,三位阁老对视了一眼,面色各不相同,看来从今往后对于杨峰得更加重视了。

过了一会,百官们只听到一个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声音实在太大了,就连公里特地选出来的嗓门最大的太监也远远不及,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却发现朱由校已经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怎么……都不喊了?”

朱由校面色冷峻的看着众人。

“朕登基近十载,还是第一次看到开朝会时百官们如此不顾仪态,你们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冲出列班,有的更是放声怒骂,还有没有官员的体面还有没有读书人的仪态?看到你们的样子,连朕都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不配当一名读书人!”

朱由校几乎是用咆哮的语气吼出来的,在铁皮喇叭的加持下,他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着。

别看许多官员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早朝,但由于金銮殿实在在太大,近千人这么排下来,有的人距离朱由校甚至有数百米远,这样的距离只能远远看到皇帝的身影,更别提听到皇帝的声音,不过没关系,今天在场的官员们全都听到了。

听到皇帝发怒,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跪下来向皇帝请罪,不管什么原因惹得龙颜大怒,他们这些臣子都有责任,于是乎金銮殿内黑压压的跪下了一大片。

杨峰的反映却是慢了一拍,从来没有向人下跪习惯的他直到所有人都跪下后看了看周围,这才随大流朝朱由校跪了下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大明素来以广开言路著称,既然信国公写了折子要呈上来,自然要允许人家念完,你们倒好,折子刚念了一个名字,尔等便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你们想要干什么?堵塞言路不成?”

“臣等不敢?”官员们齐声回答。

堵塞言路是官员么经常用来怼皇帝的一句话,每当皇帝做了什么事,官员们想要上折子,皇帝又不给,官员们便用这句话来骂人,没想到今天却被用到了自己头上。

“呵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