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节(1 / 2)

何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意思就是不管是官员地主还是读书人,都必须缴纳赋税,也就是说要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

呆滞了一会,魏忠贤就象拿了一个烧红的铁烙似地,将折子甩到到了杨峰身上,“信国公,这折子还是你亲自交给陛下吧,咱家就不掺合了。”

杨峰盯着他缓缓道:“怎么,刚才还说奉陛下之命来帮本公,现在连递一份折子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魏忠贤气急败坏道:“你这是折子吗?你这是把一个点燃的万人烤放在了咱家手上啊,咱家要是将这份折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出来,那些人的唾沫还不得把咱家骂死!”

“他们骂你干什么,这折子又没签署你的名字。”

“嘿……”魏忠贤气笑了:“这些年那么多人都在骂咱家,现在应该都让他们来看看,感情你这位被誉为大明栋梁,当代冠军侯的大明战神才是最无耻的。咱家若是将这份奏折在金銮殿上这么一念,即便没有咱家的署名,你以为咱家还能摆脱得了干系吗?”

“摆脱不了又如何?”杨峰盯着他郑重道:“魏公公,如今悬挂着商行旗号的海船每个月都往返于大明和南洋、东瀛之间,你们每个月赚的银子不敢说金山银山,但至少也是海了去吧?

你但心自问,为什么你们的船能够安全的航行却没有海盗来骚扰,那是因为有我们的福建水师在为你们保驾护航,否则你真以为银子就是那么好赚的?

既然赚了那么多的银子,现在也该到了你们出力的时候了?否则你真以为本公是什么烂好人啊,白白的替你们卖命,却什么好处都不要?”

“咱……”

魏忠贤嘴巴张了张,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因为实话是最难反驳的。

自打杨峰重建了福建水师后,大明的海上力量便进入了扩张的快车道,每年新增的战舰就没有低于六十艘的,除了二级、三级战风帆列舰外,大明如今已经可以建造四级以下的所有战舰,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铸造青铜炮了,这无一不在表明,大明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扩大到更远的地方。

得利于福建水师的强大,加上郑芝龙集团的覆灭以及荷兰人、西班牙人的势力已经被苏童驱逐出了台湾和南洋等地,如今的大明商船已经可以随意在这些海域上航行,根本没有任何海上势力敢冒头,这也使得大明的海上贸易愈发的兴盛。

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为例,他们的海船每次出海,拉出去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东西,而拉回来的则是黄金、白银、青铜等贵重金属,可以说赚得是盆满钵满。

为什么杨峰刚才在话语中屡屡挤兑魏忠贤,但这厮却都能忍气吞声呢,并不是杨峰的王八之气肆意,而是银子作祟的缘故,毕竟没有人会跟银子过不去,得罪了别人不打紧,要是得罪了杨峰,他们以后还想不想出海赚银子啦?

“好吧。”

魏忠贤的表情就像是被人打了一拳似地格外难受,只见他咬着牙道:“明儿个早朝,咱家就帮你将这份折子念一遍吧。”

“好,那就多谢了,还是老魏你仗义!”杨峰大喜的拍了拍魏忠贤的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的,同时也怒视了杨峰一眼,你丫的跟谁喊老魏呢,这也是你能叫的?

杨峰才不管魏忠贤怎么想呢,有了这位九千岁的支持,这个提案通过的可能性至少多了三成的把握。

可别小瞧了这三层,这份提案如果是别人提出来,别说把握了,不被人当场打死就算好了,即便是以杨峰的强势和朱由校的支持,这份天通过的可能性都不足三成,然而有了魏忠贤的支持,至少这份可能性已经超出了五成,这就是多大的进步啊。

一直以来,后世的人在读明史看到魏忠贤的时候,都对这位九千岁的印象不大好,认为他就是个只会谗言媚上的太监,其实平心而论魏忠贤实际上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在魏忠贤掌权时期,后金虽然在辽东经常作妖,但总体来说辽东的局势还是稳定的,无论是孙承宗还是熊廷弼镇守辽东,魏忠贤都能筹措到足够的粮饷及时送到辽东。

不仅如此,魏忠贤在的时候,吴三桂、祖大寿等辽东将领也都相对比较老实,不敢作妖。而且他当权时还全力打压东林党,不让东林党掌权,是以天启年间即便大明有天灾人祸,但日子总算是还能过下去。

可是当朱由校和魏忠贤死后,继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愣是被东林党们忽悠得自废武功,罢黜东厂,远离锦衣卫,又大肆提拔东林党这帮只会夸夸其谈,遇事只晓得推诿的蠢货,加上自己又是一个勤劳的蠢货属性,最后终于把大明江山给葬送了。

而魏忠贤之所以能逼得东林党节节败退,靠的可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胡话说得好,一个好汉八个帮,魏忠贤可是有一大帮打手替他办事,无论是太仆少卿朱童蒙、郭允厚,还是大理寺丞吕鹏云、孙杰为,亦或是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春懋,乃至兵部尚书崔呈秀,都是他的得力手下。

有了这些人替他摇旗呐喊和办事,魏忠贤才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把东林党打得节节败退,而杨峰想要将这份折子通过,就少不了要靠这些人的帮忙,这也是杨峰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商号在海外生意大开方便之门的原因。

对于成年人来说,只有利益才能将两个不同的团体牢牢的连在一起。

第1298章乱成一团

太和门

辰时初刻,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

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

待天子御临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武官俱入班。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许久没有陪朱由校上朝的魏忠贤也来了,老老实实的站在了朱由校的下首。

行一拜三叩礼,分班侍立。

今天是月初大朝,京城凡四品以上的实职大员,都要上朝听政。

杨峰穿着天子御赐的蟒袍,内穿白纱单衣,足登白袜厚底官靴,腰束革带和玉佩绶,头戴有梁冠,站在了最右边的首位。

没办法,不管你喜不喜欢,如今的他已经是大明武勋第一人,这一点即便是最痛恨他的文官集团们也不能否认,毕竟这可是人家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左边则是以孙承宗为首的文官,紧跟着他的是朱国桢、韩爌,后便便是六部尚书以及一众侍郎员外郎以及都察院、六科道的言官等等,林林总总足有上千人。

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先是上奏了江南流寇已然平息,以李自成为首的贼酋全部伏诛,生下的已经不足为虑,江南已经转危为安,随后满朝文武都向朱由校恭贺。

孙承宗说完后,又有六部尚书向皇帝报告了六部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他们早就以书面形式递交了奏折,如今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早朝就是这么的无趣,若是在往日,恐怕已经有人要打瞌睡了,不过今天则不同,不少人都将目光偷偷的望向了右首杨峰所在的位置,没办法在,这厮虽然名声在外,但在京城的时间并不多。

许多官员都是久闻杨峰的名字却未见其人,今天终于看到大活人了,哪能不瞻仰一番呢,是以就连距离较远的官员也有不少人踮起脚尖朝杨峰所在的方向望了过去,弄得今天负责风纪的纠察御史大为光火。

有心要揪出人来吧,但人实在太多,自己这么干的话那就是犯了众怒,可若是没有什么表示那就是自己失职了,左右为难的他们只能在一旁大声干咳,意思很简单,哥几个,差不多得了,别让哥们难做。

等到内阁几位首辅和六部几名尚书以及一众侍郎汇报完毕,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其实说句老实话,上朝其实并不是什么好活,他对官员的体力要求可不低,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床,骑马或是坐轿大半个小时来到皇宫门外,然后再等上个把小时,等到皇宫开门后再排队进入皇宫。

当然了,进入皇宫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跟皇帝说话的,必经人那么多,要是每个人都说几分钟,恐怕一天都说不完。

而且最过份的是,即便没有你说话的份,但你还得站直身子,不能交头接耳不能抠鼻屎掏耳朵,甚至连尿急都得憋着。

有人或需要问了,如果我做了呢?

恭喜你,旁边负责巡视的御史一定会掏出小本本把你的名字记下来,然后递交吏部,吏部就会在你的履历上记上一笔,这就跟后世华夏公务员被记过甚至党内警告处分那样,是要留档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