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节(1 / 2)

俩人说笑了几句后,不知不觉间杨峰原本的郁闷的心情便消散了大半。

当杨峰再次将目光看向墙上的那副地图时,他的心里已经有了计策,很快便快步走到书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中性笔和信笺,开始写起了信来……

“陛下送来急报臣已然知晓……陕西之事切不可小视。白水县民王二、汉南王大梁之流倒是不足为惧,但唯独那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却甚至麻烦,不可小觑,应速派得力之干将速速围剿。

另……臣以为如今朝廷武力废弛,各地卫所有不如无,因此朝廷应派出得力干将重新操演新军,如此一来各地有事方可迅速开赴地方平叛,有了田尔耕和臣在绍兴查抄的两千多万两银子,编练新军所需银两已然无忧……”

文华殿内,天启皇帝朱由校将杨峰呈上来的折子放到了一旁对端坐在一旁的内阁几位阁老说道:“各位阁老,杨爱卿上的折子你们都看过了,不知你们对杨爱卿的折子都有什么看法啊?”

韩爌和朱国桢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朱国桢犹豫了一下才拱手道:“陛下,陕西虽然发生了民变,但不过是些许暴民作乱,朝廷只需责令巡抚王梓和陕西各地官府严加剿匪,再传令从宣大和湖北各调集一支兵马前往陕西平叛,则大事可定,何必再编练新军呢?”

“是啊陛下!”韩爌也劝道:“编练新军耗费实在太高,江宁侯竟然说要用从绍兴收缴上来的两千余万两银子全都投入进去,这实在是太不可取。

须知这些银子可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啊,如今朝廷急需银两的地方那么多,若是将这些银两用在安置民生方面,岂不比穷兵黩武好得太多吗?”

“穷兵黩武?”朱由校一听到这个词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韩爌这是在指指桑骂槐吗?

“韩爌,你这是在指责朕吗?”朱由校冷冷的问道。

“非也!”韩爌把心一横,“最近这几年大明气候愈发的反常,不少地方百姓甚至颗粒无收,急需朝廷赈济,若是能将这些银两……”

“等等!”朱由校打断了韩爌的话,“若是朕没记错的话,这些银子是杨爱卿从绍兴那些胆大包天的不法商贾家中查抄所得。朕就问爱卿一句,若是没有杨爱卿从绍兴弄来的这些银子,不知朝廷该如何赈济那些灾民呢?”

“这……”韩爌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这些银子原本就是一笔意外之财,就在前两天,杨峰已经派人将首批三百万两银子押解进京入了户部的银库,现在这笔银子还没焐热呢,他又将目光盯上了剩下的那笔银子,饶是脸皮再厚的人也不好意思再打这笔银子的主意了。

看到韩爌不说话,朱由校冷笑道:“朕记得杨爱卿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想要兴盛下去,应当文武并重,任何重武轻文或是重文轻武之举都是不可取的,如今朕不过是有感于各地武备松弛,想要编练一支新军而已,爱卿便跳出来阻挡,不知所为何意啊?”

朱由校这句话就比较诛心了,几乎是在指责他打压武人啊。虽然打压武人是大明文官集团几百年来都在干的事,但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能做不能说的,一旦说出来可就麻烦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顾秉谦看到朱由校将矛头对准了韩爌,心里着急正想站出来替韩爌说几句话,但随后一名宦官匆匆送来的一道六百里加急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大明天启八年五月,固原(后世宁夏固原)发民兵变,当时边兵缺饷,士兵乘农民暴动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诿,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哗变队伍,一时间固原也开始大乱。

第0582章卢象升升官

看着新送来的六百里加急,韩爌和朱国桢也是哑口无言,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明简直处处都是火情,用武备松弛来形容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大明长期以来执行的以文御武的缺点已然暴露无遗。

“看看吧,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官啊,有好事就一窝蜂的往前冲,遇到事就相互推诿,连最起码的担当都没有,朕要这样的窝囊还有何用?”

朱由校将折子重重的摔在龙案上,指着顾秉谦大声道:“去……马上拟旨,将胡廷宴与岳和声俩人削职为民永不录用,再下令固原游击将军李英立即出兵平叛,在下旨调拨十万两银子发往固原!”

“臣遵旨!”顾秉谦也没有多说什么,马上走到一旁的一张小桌子上铺开一张纸,提笔便开始起草旨意。

几分钟后,顾秉谦便将起草好的旨意呈给朱由校过目,朱由校大略看了一下后点点头表示同意,随即拿起桌上的印玺盖了上去,随后顾秉谦也加盖上了自己的印章,这道旨意便算是正式通过了。

让太监送走了旨意后,朱由校转过托对韩爌道:“爱卿,现在你还以为朝廷编练新军没有必要么?”

韩爌苦笑着摇了摇头,对朱由校深深鞠了一躬:“老臣错了,陛下编练新军之举是对的。”

朱由校没有说话,转而将目光望向了朱国桢:“朱爱卿,你呢?”

朱国桢无奈一躬身:“陛下是对的,编练新军确实是应该的。”

看到这两个平日里总是不时跟自己唱反调的老头终于服了软,原本心里还烦躁的朱由校心情立刻变得舒畅起来,只见他嘴角往上翘了翘,“难得两位爱卿终于想明白了,原本朕还以为要强行下中旨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圣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皇帝下旨,然后内阁通过用印,这种圣旨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旨意,另一种则是皇帝不通过内阁,自己直接下达的旨意,这种圣旨即为中旨。

而这种圣旨往往会被官员们所腹诽,所以皇帝一般不会绕过内阁直接下中旨,不过若是碰上脾气倔强的皇帝,直接下中旨的事情也是有的。

现在被朱由校这么自嘲,韩爌和朱国桢老脸不禁同时一红,他们当然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他们,告捷他们如今国事艰难,不要再玩什么以文御武的把戏和手段了。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适可而止,他沉吟了片刻后才说道:“虽然编练新军势在必行,但依朕看来,两千多万两银子编练新军确实是多了点,所以朕决定等田尔耕将音量押解进京后,先调拨五百万两编练新军即可。剩下的银子则暂时充入内帑,日后再继续投入。”

说到这里,朱由校又对众人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顾秉谦、朱国桢和韩爌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苦笑,这位皇帝的手段是越来越厉害了。先是放出了要将此次炒家得到的几千万两银子全部用来编练新军,引来他们齐声反对,随后趁机将他们狠狠的训斥了一番,最后才趁势答应暂时只动用五百万两银子,剩下的则是充入内帑,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简直打得太溜了。

朱国桢又问道:“敢问陛下,陛下此次打算让谁来编练新军呢?”

朱由校不答反问道:“依爱卿之见呢?”

“这……”朱国桢不禁为难起来,刚才朱由校刚刚警告过他们,不要死抱着以文御武的手段,如果自己提出文官人选的话很容易引起朱由校的反感,可如今大明有名的武将也就那么几个人,各自都有一摊子的事情要做,让他们来编练新军也不大合适啊。

细细斟酌了一下用词,朱国桢才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咱们大明最能打的自然莫过于江宁侯了,可如今江宁侯正在福建剿匪,分身乏术。剩下的嘛,诸如京营的卢象升、杨国柱、虎大威等人那也是很不错的,至于究竟让谁来主持,那就要靠陛下乾坤独断了。”

不得不说,朱国桢不愧是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一番话说下来那是四平八稳还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唔!”朱由校想了想,很快做出了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免去神机营提督卢象升提督之职,任命其为五军都督府前都督,负责招募并编练五万新军,望其不负朕之厚望,为朝廷编练好新军,钦此!”

“卢大人,接旨吧!”

“臣卢象升谢主隆恩!”

卢象升接过圣旨,心里还是有些发愣,这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他还有些不明白呢,怎么朝廷突然要编练新军了,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将宣旨的太监送走之后,杨国柱和虎大威纷纷过来道喜。从京营神机营的提督一下晋升到前都督,这可是从三品一下升到了二品,等于连升了两级,自然是可喜可贺,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出身,卢象升就有些哭笑不得,看来自己这辈子是要在武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虽然从接到圣旨的这一刻起,卢象升就已经不是京营的提督了,不过在离开之前,杨国柱、虎大威等一众军官还是为卢象升摆送行酒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