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977(2 / 2)

寒门状元 天子 11387 字 2020-05-11

“沈大人到前线督战了。”

喊话的随从禀报道,“沈大人临走前让小的跟您说,有事只管在这里等候,等战事结束他会交待您事情做。至于具体要交待您什么,沈大人没说,不过沈大人很关心您啊!”

……

……

邓州城就在前方,唐寅精神不怎么好。

这两天连续赶路以及风餐露宿,再加上之前在颠簸的马车里睡觉,唐寅感染了风寒,站在那儿觉得身体酸痛,但他强撑着病体要去找沈溪。

夜色浓重,唐寅连方向都很难分得清,更别说找到邓州城的具体位置,要找到沈溪几乎是天方夜谭。

“唐先生不要去了,前面在打仗,沈大人说了让小的好好照顾您。”随从跟过来,对唐寅苦口婆心劝说,但没什么用。

唐寅跳到路旁一块大石头上,终于看清楚了些,前方隐隐有火光闪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邓州城所在方向。他叹了口气道:“立足未稳,连续急行军后便要发起攻城吗?沈尚书深谙兵法,怎会犯如此错误?难道我平时看的兵书都是假的,不如他随机应变来得更为直接有效?”

随从听不懂唐寅在说什么,想上石头搀扶,唐寅却从上面跳下来,四处打望,似乎要找马匹往城下去。

邓州乃豫西南重镇,南宋时这里是宋金交兵的主战场,城塞虽然比不过西北那些边关要隘,但也不是轻易可以攻破的。

唐寅自己也在琢磨:“官军虽然兵强马壮,兵器很先进,但这次基本是轻装出击,最多装备部分小型佛郎机炮和机枪、火铳,攻城用的红衣大炮一门都没有,更别说云梯等攻城器械,这不是乱来吗?”

“唐先生,您不能骑马。”就在唐寅找到马匹,准备上马时,一名沈溪的近卫过来,阻挡在唐寅身前。

唐寅大声道:“我去找沈尚书,需要经过你们批准吗?”

那近卫道:“沈大人正在前线领兵作战,他吩咐过,唐先生不必前去犯险,等战后再跟唐先生细说。”

唐寅纳闷儿:“怎么都这么说?当我是窝囊废还是怎么着?沈之厚到底对他们说了什么?”

“唐先生,如果您坚持的话,我们恐怕要对您有所不敬……请您到我们刚刚搭建好的营帐休息吧。”

近卫说话语气变得强硬起来。

本来唐寅想坚持,但他到底只是个文弱书生,觉得根本没必要跟个侍卫犯拧,毕竟到了前线也没法帮上忙,反而可能会被流矢、乱石击中而受伤或者丢掉小命,不如听沈溪的,先到帐篷等结果。

当然,这也跟他现在身体严重不适,精神实在是支撑不住有关。

……

……

唐寅到了帐篷,接待他的是马九,沈溪手下情报头子。

因为唐寅对云柳和熙儿不是很熟悉,不知那位神奇的“云侍卫”跟马九到底谁在沈溪麾下情报系统中占据高位,不过唐寅却明白马九权力很大,除了情报外,军法也基本是马九执行。

“唐大人,我家大人说了,这次战事会顺利完成,所以您不必着急,只管在这里等候,大概一个时辰后……天亮前就可以拿下邓州。”

马九显得很自信,冲着对唐寅说道。

唐寅嘟囔道:“沈之厚真会蛊惑人心,只要是出自他之口就没人怀疑,好像全都是真理一般。”

马九听到后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出言反驳。

唐寅找了张凳子坐下,耐心等候。过了一会儿,唐寅实在忍不住好奇,问道:“马将军为何不去前线,而是选择留在此处?莫不是沈尚书派你来监督我,怕我做出什么不合他心意之事?”

马九赶紧解释:“唐大人千万别误会,我家大人并非是让小人监督您,现在前线正在交战,小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能在后方汇拢各方情报,有什么紧急情况会派人第一时间告之大人。”

“呵呵。”

唐寅摇头苦笑,“还以为沈尚书身边所有人都要被调度起来,没想到还有你这般忙里偷闲的存在。马将军,现在前线战况如何,你可知晓?”

马九道:“暂时没有新的情报传回来,不过我家大人亲临前线指挥,一定不会出状况,想来现在应该攻进城里了吧?”

唐寅差点就要说,这怎么可能?谁给你这么大的自信?

不过想到是战场上屡屡创造奇迹的沈溪,再想到沈溪手下那么多刺头都对其服服帖帖,便明白战场上终归还是要靠军功说话,光靠嘴皮子反驳没什么用,一切要看最后的结果,而沈溪一向就是创造奇迹之人,说天亮前能攻克邓州,不管其中是否有浮夸的成分,至少军中将士深信不疑。

唐寅叹了口气,只能坐下来继续等候。

过了大约一刻钟,门口有人进来,马九过去询问情况,回来对唐寅报喜:“胡大人已领兵杀进城内,邓州东门、南门、西门均被我军攻克,胡将军跟刘将军分别领兵杀进城去了。”

唐寅皱眉:“不同的城门?意思是说……并非专攻一处?”

马九摇摇头:“具体状况小的也不知,要等我家大人回来后,唐大人可以自己去问我家大人。”

洞开的帐门处一阵寒风吹来,唐寅全身一阵刺痛,但此时他已经管不了这些,心头满是疑惑……

沈溪说一个时辰内攻陷邓州,现在才过半个时辰便已杀进城去,那一个时辰克邓州好像绰绰有余,不过唐寅怎么都想不明白,邓州城防坚固,怎么会如此轻易便攻取,这还是在沈溪所部缺乏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如此轻易便达成目的?

唐寅道:“是不是城里有内应打开城门?”

这问题马九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摇摇头,也不知他是表示不知道还是说没有内应。

唐寅无奈一叹,坐下来继续等,对他而言这种等待的滋味很不好受,不过担心早已一扫而光,彻底放宽心后整个人迷迷糊糊,不知何时睡了过去。

……

……

唐寅突然被帐篷外一阵呼喊声给吵醒。

他身体一震,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却发现马九不在帐篷内,倒是有人给他披上一件衣服,大概是怕他如此睡过去会着凉。

唐寅走出帐篷,外边天色已大亮,新结识的好兄弟张仑正意气风发跟几名中下层将领吹牛皮,见唐寅出来,赶忙过来迎接:“唐先生,不负所望,邓州城不到一个时辰便被我军拿下来了!”

唐寅看到张仑兴奋的神色,已猜到结果,他抬头看了远处晨曦中的城墙一眼,见城头已换上沈溪所部军旗,他明白这次沈溪可说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邓州。

“沈尚书人呢?”唐寅问了一句。

他不想问张仑在这次战事中立下多大功劳,因为他知沈溪一定会给张仑不犯险却能得到战功的好差事,这也算是沈溪对张懋的一种回馈。

以张仑的身份,在军中当个百户,说大材小用不至于,混资历拿功劳的意图太过明显。

军中将士没人跟张仑争,便在于张仑那个祖父在朝中的地位实在太高了,而张仑又是英国公世子,等于说张仑以后会继承张懋爵位……跟一个未来的国公争功,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是什么?

很多人不但不争,反而想方设法成全张仑,为的就是巴结权贵,张仑上位后会提拔重用他们。

“沈大人应该带着宋副总兵他们进城了吧?”

张仑也不是很确定,本来他跟沈溪就不是走的一路,张仑在完成自己的差事后前来复命,只是沈溪还没回来罢了。

唐寅道:“那你不进城找沈尚书,到这里作何?”

张仑咧嘴一笑:“沈大人早就吩咐下来,取胜后所有将领必须回营地等候,沈大人用不了多久便会回来,现在正在城里搜查叛军余孽,清查粮仓和银库,这种琐碎的事情我不想做,就交给旁人完成,我的差事是带人将南门拿下……唐先生不知,这城门看起来厚实,只需要堆砌一堆类似于飞天雷的东西,嘶……直接就把城门给炸开了……”

唐寅一惊不老小,怎么直接炸门?难道不是城内有内应开门?

张仑非常兴奋,虽然他不是第一批带兵进城的人,但亲眼见到了新的攻城方法,不从任何城墙入手,直接从城门想办法,在夜色掩护下派人冲到城门下边,把内部装满火药的圆乎乎的铁疙瘩堆砌到城门下,点燃长长的引线,很快城门便被摧毁。

唐寅道:“飞天雷?前宋岳武穆用过的那种外壳由生铁铸造,内装火药,装有引信,爆炸后利用破片杀伤敌人的利器?”

“对,跟飞天雷很像!”

张仑点头道,“那东西是沈大人亲信手下送到城门下的,一炸一个准儿,厚厚的铁门就跟纸糊似的,轰一声就塌了,接下来埋伏在城门附近的我们一个冲锋便冲进城里,没怎么费力气便拿下城池!”

唐寅皱眉,实在想不明白火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沈大人快回来了吧。”

张仑看着远处的邓州城,神情兴奋,“轻轻松松又得了一回功劳,真是不虚此行!早知打仗如此轻省的话,我就跟沈大人去一趟草原,封狼居胥那才叫风光呢!”

第二四五七章同情心

唐寅实在想不明白沈溪用了什么方法攻破城门,那大杀器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但一切只有见到沈溪后才能弄清楚。

张仑的那番话,更是令唐寅感到无比忧虑,他想:“但凡追随过沈之厚的人,无不被他的功绩所蒙蔽,日后但凡战事有不顺,他就有可能从神坛上摔下来……而这群盲目崇拜的人,或许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随着一批批战俘从前方押回来,营地开始变得混乱起来,本来唐寅有去找沈溪的打算,但出帐门看到乱糟糟的景象,不得不收拾心情,回去继续坐到凳子上等候。

随着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回营地的将领愈发增多,最后连胡嵩跃和刘序等人也回来了。

唐寅病怏怏的,没心思招呼沈溪手下这些武将,伏案假寐,直至听说胡琏回营他才主动出帐门迎接。

胡琏对唐寅非常客气,把昨晚攻城过程大概说了一遍。

唐寅发现基本跟之前张仑讲述的一样,都是靠某种杀伤力巨大的利器打破城门,兵马进城后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说起来,沈尚书所用火药,并非以前常见的那种,威力惊人,听说连运送都采用特殊方式,若一个不慎就会出大问题,但只要投入使用,威力管够,邓州城门年久失修,若是普通红衣大炮的炮弹倒能抵挡,但应对这新火药,呵呵……”

胡琏把沈溪所用大杀器说得明明白白,唐寅因为没有亲眼目睹,不知其制造流程和使用原理,以至于无言以对。

胡琏回来不久,营门口鼓噪起来,很快有人前来传话,说是沈溪回营地了。

沈溪归来,营中一片沸腾。

此番攻进邓州城,比之前在山东境内与响马浪战功劳大得多。

许多将领,若是守在西北或者京城,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升迁的机会,但跟了沈溪不到一个月便接连获得战功,一个个喜笑颜开。

“沈大人,此战我军总计毙敌六百余,另有九千三百余俘虏,许多叛军装扮成百姓逃出城,被我们识破抓起来,数量大约有七百……是否把这些冥顽不灵的家伙吊死或杀头,以壮声威?”

过来跟沈溪奏报战果的人是宋书,在他看来打了胜仗不杀人不足以宣扬官军武勇,震慑宵小。

宋书对沈溪的处事风格不了解,胡嵩跃在旁听了连连摇头:“这是要杀俘吗?恐怕不行吧……”

“怎么不行?那些贼寇趁乱逃出城,明摆着想继续与朝廷为敌,如果不杀掉以儆效尤,以后再遇到这种状况,还会有人想逃走,意图东山再起!这里面有不少恶贯满盈的响马,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宋书坚持地道。

沈溪一挥手:“有事到中军大帐说话,外面不是交谈的地方。”

……

……

大帐内,沈溪坐在帅案后边,胡琏和唐寅一左一右站着,武将们在前方站成数排。

辛苦一宿,绝大多数将校均无倦意,一个个红光满面,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沈溪。

唐寅最关心的依然是沈溪如何攻破邓州城门的问题,但显然沈溪不会在这里专门跟他解释。

沈溪要胡琏、宋书、胡嵩跃等人把麾下将士的功劳整理出来交到他手里,他审核后会第一时间跟朝廷上报,但具体论功请赏要等全部战事结束才行。

最后沈溪道:“本官这里再强调一句,但凡敌人选择投降,均不能处以私刑,要等战后审理,厘清罪行,才能决定施加何等刑罚。如果是被叛军强征入伍的百姓,只要有多人证明手上没沾人命,可以就地遣散。”

宋书惊讶地问道:“沈大人,这些可是乱臣贼子,背叛过朝廷,人人得而诛之,就这么轻易放过了?”

胡嵩跃笑着道:“这是沈大人的命令,杀俘不祥,如果你不想遵守,可以不跟沈大人出兵,没人会强迫。”

“你……!”

宋书对胡嵩跃怒目以对,不过他未跟胡嵩跃争吵,这里毕竟是中军大帐,如果出现争端,沈溪跟前谁先发火谁吃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