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望望,又向东北看看,犹豫片刻后道:“向南,分兵三路,把所有北上地道路封死。无论如何要在上林苑将皇上给弄回来”
举目远眺,宏大的长安城墙伫立在前方。护城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出吊桥上稀落地人流。孙仲微皱眉头,看到昔日繁华茂盛地长安城竞沦落到如此窘境,任何人都会露出悲伤神情。
“孙将军,搜索部队未发现逃脱的胡文才,看样子丧命荒野地可能性很大”传令兵禀告道。
孙仲微微点头,惋惜道:“疏忽了没想到胡文才居然会孤注一掷,强行游过河水逃命。也罢,追到这里也未发现。只能推断他已被敌人救下。算了。反正这一仗他已然全军覆没,凭他一个光杆司令掀不起风浪来。”说到这。孙仲看了看晨曦中静如处子的长安,“命令部队依次进驻各路口,选取易守难攻之地将长安封锁起来。另外派人联络主公,准备配合主力兵围长安”
“遵令”传令兵立即翻身上马狂奔而去。
孙仲微抬起头,凝望逐渐升起的朝阳,“迄今为止一切顺利,但愿接下来也是一样走,再向前靠近些,争取抓到几个敌人喉舌,好好拷问一下城内情况。最好能打探出来昨晚遇到地那支骑兵的意图”
一想起昨夜的糊涂仗,孙仲哭笑不得。本来是在追击溃逃的胡文才败兵,却在半路上遇到一支匆忙赶路的敌人骑兵。若没有胡文才的叫喊,两支兵马很可能擦身而过。可惜,早已如惊弓之鸟的胡文才只把长安赶来的骑兵当作是征北军,也没派人询问便直接冲杀过去,希望杀出一条回长安地路来。
匆忙赶路的敌人骑兵被胡文才这突然一击打了个措手不及,稀里糊涂的伤亡数十人。领兵的李暹只把这股顽敌当作是走散的郭汜部曲,想也没想便下令格杀。或许他根本不成想征北军会如此快速的杀来。
于是,这边喊杀声一起,倒把追击地征北军骑兵搞懵了。领军营校立即叫住二百余骑,未探查清楚前,营校不敢轻举妄动。故此,怪异的一幕上演,一边是自家人打得热火朝天,一边是真正的敌人傻呵呵的旁边观望。等到营校摸清情况发起攻击时,胡文才的几十人早已覆没,他自己也下落不明。而最莫名其妙的还是李暹,先是自以为围歼了郭汜的小股阻击部队,借以推断郭汜极可能就在前方不远之处。可当队伍刚整顿完毕准备继续追击时,却又遭到迎头痛击。因着惯性思维,李暹仍然认为是郭汜派出的阻击部队,可一交手才发觉到情势不对。第二批骑兵明显战力强横,一个冲锋便突入己军阵中,造成百余人伤亡
第二次痛击,登时把李暹打懵了,一边调兵增援,一边赶到前方察看。不见则已,一见只把三魂吓飞了两魂半“征北军”李暹忍不住惊叫出来。看到那一身漆黑的铠甲,看到那明晃晃冷幽幽的马刀,李暹地脑海中顿时涌起许多不堪回首地痛苦往事电光火石间,犹如地狱重生,“左校阻敌,右校向南撤退,余部返回长安”下令之后,李暹第一个拨马向南逃去,在他看来,征北军来者不善,此行必然是准备攻略长安,那么为了保命,只有取道向南才有可能躲避掉征北军的重兵打击。
稀里糊涂地仗在各方稀里糊涂中结束了,征北军的年轻营校面对溃败的敌人再次愣住,一个冲锋杀敌百余便把剩下的数千骑兵吓跑,如此战绩数年未见权衡利弊,营校选择原地待命,毕竟敌人尚有数千骑兵,并非自己手中二百余骑所能对付,只有将此情况上报,等待新的命令。
孙仲得知后,也摸不到头脑,只好亲临前线,希望找到蛛丝马迹。
李暹向南狂奔直至天明,刚松口气准备休息片刻,便误打误撞的发现郭汜安排在此的军哨。李暹脑筋一转,猜测郭汜也为征北军击败狼狈至此,那么必然已是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故立即下令发起攻击,希望捡个大便宜。
最倒霉的还是郭汜,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惹上一身臭。其实,调兵与李暹一战未必会败,可郭汜惦记着皇上,选择避敌锋芒。而这一举动,更坐实了李暹的判断,当即全力攻击,并联系李傕,将接连遭遇征北军和郭汜军的情况禀明。
此时的李傕仍在搜索郭汜踪影,自骑兵跟丢后,他立即减慢速度,散开步卒查找。可惜搞错重点,把主要兵力放在西边、北边,堪堪与郭汜擦身而过。等接到李暹的禀报后,恼恨不已。不过,关于征北军出现在长安西北的情报令其极为震惊。前日接到的战报上还说征北军刚推进至长陵附近,怎么昨晚就摸到长安外围了就算是骑兵也得跑上几个时辰吧
鱼与熊掌同时摆在李傕面前,回保长安还是继续追捕皇上
聪明者只会选取其一,而贪婪者却要两者兼得。李傕不愚笨,但也不聪明,故此很快做出了决定,派出仅有的三百骑兵南下与李暹汇合继续抓捕,自己引领步卒准备坚守长安。当然,李傕也已做好了最坏打算,实在不行就抢掠一番,再到中原或是汉中抢块栖身之地
只可惜,在李傕决定返回长安时,便注定了他的最终结局
第八卷进军雍凉第六章得偿所愿1
第八卷进军雍凉第六章得偿所愿1
烈日当头,烘烤着西北大地。鄂县以北八十里的官道上,一支队伍艰难的跋涉,饥饿、疲惫无情的袭击着每一个人。寻常兵士因着健壮的体格倒还能坚忍,可那些随军步行的朝臣却是苦不堪言。曾经身居庙堂之上的他们何曾有过如此遭遇,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坚持着走路。许多宝贵的脚已然水泡频起,呲牙咧嘴恨不得躺下不动。可是他们知道,一旦停下,等到的只能是死亡。
“皇上,再向南七十里便可抵达鄂县。此刻队伍缺粮,郭汜又将北上的道路尽数封堵。臣等只好先至鄂县,再寻他法。”杨彪忍着空腹,向皇上谏言。
刘协自然明白杨彪的苦心,郭汜摆明了要活捉自己,而他的后面还跟着李傕,真正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不过,倒霉的蝉是自己罢了“杨爱卿所言甚是,为今之计需保存实力、积攒力量,如此才能与郭汜周旋。只是苦了杨校尉与保护朕的数百兵士。若朕能逃脱此劫,必将重重犒赏有功将士”最后这句话说得格外响亮。
旁边侍立的杨奉一听心中激动,当即高呼万岁,以表达忠君之心。
刘协微笑着给所有将士鼓气,随后亲自赐封杨奉为安亭侯、平西将军,并取下随身佩带的玉佩赐予杨奉,以表彰他忠君护主的壮举。杨奉激动到无以复加,只把万岁喊道声嘶力竭。刘协将一切看在眼里,他知道。目前必须依仗杨奉的力量,即便将来也要多有依靠,故此拉拢到身边是最好地选择。更何况杨奉并非庸碌之辈,仅从其当机立断顺利突围,便可观出一二。刘协很满意杨彪推荐的人选,就算将来仰仗高勇鼻息,身边也有杨奉加以制衡。此乃为君之道。自幼经历坎坷的刘协对此有着格外心得体会。
升了官职后,杨奉自然不能独享。遂在赶路途中草拟一份名单奏请皇上签批,反正只要是活下来的人都多多少少的混了个一官半职。虽然只是口头上的,却也令士气大震。凭此锐气,仅用两个时辰便赶到鄂县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