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大量的矿区被建设了起来,大量的道路也修了起来,更是修了大量的机场,同时中华帝国加大了对自身稀缺矿产资源的进口,大量的军工业生产线也秘密建立了起来。
不管是民用工程还是军用工程,都在大规模的建设之中,建设效率之高,组织速度之快,绝对让人瞠目结舌。
整个第三世界联盟的各高级成员国都在疯狂的建设,充分的利用了各成员国的劳动力,同时还从各国调动劳动力,进行跨国建设。
虽然建设了很多东西,但人民日子却是没有以前好了。
很多国民发现,政府的税收越来越高,军费支持也在不断增加,陆军兵力在1936年已经扩招到750万了。
这750万陆军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防军,一部分是野战军。
其中野战军兵力达到了650万,又分为四大集团军群。分别年华北集团军群、华西集团军群、华南集团军群、华中集团军群。
每个集团军群拥有160万以上兵力,各100个师,另外诸多独立旅、独立团编制,集团军群又分四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拥有25个师,每个集团军又有三个军,各89个师。
整个国家都在厉兵秣马,让所有国民都感觉到,战争可能是要到来了。
而整个世界,此时也陷入了军备竞赛之中。
很大程度上,整个世界都是被中华帝国给拖进军备竞赛之中的。
中华帝国将陆军扩张到750万兵力,可谓是傲视全球,哪个sb敢跟中华帝国学
中华帝国拥有六亿多人口,750万的陆军也仅占小部分人口,其他国家如果也把陆军扩充到750万,那么整个国家的生产必然大受打击。
同时整个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其中俄国一直保持着两百万的军力。
而且第三世界联盟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集中。
整个联盟的高级成员国都集中亚洲和西欧,除了南洋共和国和拉希德阿拉伯之外,其他的都是陆地相连,拉希德阿拉伯和南洋共和国虽然不相连,但距离很近。南洋共和国是群岛,中华帝国在该地的军事力量分布较强,拉希德阿拉伯方面,帝国随时可以南下进攻阿富汗、波斯等英国殖民地以打通陆地连接。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首先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再则,这个联盟的国家较为分散,日本和苏联都处于第三世界联盟的包围状态。
西方世界联盟此时也在疯狂的进行军备,其中苏联一直在进行军备,苏联由于有美国的工业技术支援,因此经过战后十七年的发展,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日本则是到处都是防空炮,防空体系在不断强化之下,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
其中中华帝国当初支援给德国的88防空炮在战后被协约国获得,并对该炮进行了仿制,大大加强了西方联盟各成员国的防空能力。
同时日本在国土境内布置了大量的高射机枪,日本知道一旦开战,日本将直接处于中华帝国的空军打击范围之内。
至于英法两国,军事上比较萎靡。
美国在军事上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实际上陆军士兵的意志烂得一塌糊涂。
在夏钧看来,美国大兵打打顺风仗还好,一旦失去了军事技术优势,美国大兵打不了仗的。
最有威胁的,实际上是美国的飞机和军舰,美国陆军在夏钧眼里不算什么威胁,英国陆军、法国陆军也不怎么样。
至于日本,小岛国一个,有防空炮又怎么样鲲鹏1远程轰炸机能飞到九千米的高空,88防空炮没什么用,根本打不着。
最有威胁的实际上是苏联,苏联经过长时间的疯狂军备,加上和美国结合后,苏联在生产技术上和军用技术上的劣势已经得到了弥补,唯一的制约可能就是资源上的。
不过苏联的战略缓冲此时已经很小了,因此也翻不出手掌心。
现在就看德国怎么闹了。
中华帝国在军事装备上也开始更新了,十多年来,中华帝国一直未大规模的更新核心军事装备。
不管是战车还是军用飞机,都是保留着一战时期的装备水平。
自1919年到1936年,已经十七年的时间了。
这十七年下来,中华帝国已经研制出了诸多型号的战车和军用飞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使得战车和军用飞机的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中华帝国于1936年,开始向陆军装备一种名为07式的战车,07式是一款中型战车,总重40吨。
该战车采用发动机增压技术,同时采取了比较现代化的设计外形,装备85加农炮,1000米外可射穿13式战车正面装甲。
同时正面、侧面、后部装甲最低达到了60,其中炮盾装甲达到了95。
功率达到10千瓦吨,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战车。
这个时期的战车,体重最大有就是28吨,而中华帝国装备的07式战车吨位是40吨,而且这只是一种中型战车。
这么大吨位的战车,装甲实际上是能设计得更厚的,但这个时期的反坦克武器根本无法击穿这么这种程度的装甲,再厚下去也没必要,因此将吨位主要放在了速度和行程方面。
07式战车的速度达到65公里小时,越野为35公里小时,可以说是一款速度超快的战车。
这得益于发动机增压技术,同时07式战车用的是高效柴油机,中华帝国经过十多年的大力研发,柴油机制造上有了巨大的突破,使柴油机效率提高到了汽油机已经在战车上无法和柴油机性能相比的程度,而其他国家此时用的还是汽油机。
同时在行程方面,07式战车的最大形成为500公里,最少可以不间断行驶300公里不出故障。
这是一款超越同时代太多的战车。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和不断的改进之后,终于是推出了一款靠谱的战车,同时还研发了诸多的战车型号,但这一款中型战车最为优秀,在测试中也最适合在泥泞和寒冷的环境下作战。
其他的战车型号则被丢到一边,07式战车则正式开始投建生产线。战车生产线是比较耗钱的东西,因此中华帝国一直没有确定下战车型号,因为一旦确定下来,如果该战车型号在实战中坑爹了,那么生产线也就报废了。
07式战车将作为未来帝国在战争中的主力战车,同时中华帝国的重型战车也确定了下来。
那是一款重53吨战车,被命名为霸王战车,不论是火力还装甲,都比07式战车要强悍,但速度和行程方面比07式战车差。速度也是重型战车十分蹩脚的地方,如二战时德国的虎式坦克就是这样,而且开一段就得维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