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2 / 2)

唯一战胜国 菜鸟如林 8291 字 2019-05-03

到了中学,再继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外,则重点普及民族主义思想,同时重点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狠抓。

到了上中学的年纪,已经是十二三岁,这时候已经基本上开始走向成熟了,这时候是要突击学生素质的同时。

中学三年之后,直接上大学。

有人问,那高中的知识怎么办

但高中知识真的能用到现实中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大学里,根本不需要那么全面的知识。

例如学文科的,他干嘛要学数学那么高中数学不就没有意义了。而且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去学英语

后世的高中,实际上就是虚度青春。

至于所谓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上了大学再去学。

到时候这个专业要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就教什么基础知识,那样岂不是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轻而且效率更高。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是培养全才还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问题。

中华帝国的教育并非是培养全才的,社会并不需要那些全才,更需要的是一个个能够更专业的专业性人才。

中华帝国的学生,不需要去学英语,也不需要去学别的什么外语,但学校也是会有几节英语课的,但这只是业余的课程,如果有学生感兴趣,能够学得好,那么中学读完马上可以去外语大学上课了。

同时中华帝国的学生,也不需要每一科目都完全会懂。

绝对要懂的科目只有一个历史

历史是最强制性学生要懂的东西,语文也是一门需要一定程度上过关的,数学也是如此。

但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只要懂基本的东西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能做出什么优美的作文,能算什么高深的数学题。

除了每个学生要记历史以外,其他的科目只要及格就可以了,甚至是不及格也没关系,若是有的学生语文不及格,但在数学上表现出极强的天赋,马上会被很多大学盯上。

各所大学,会根本招生专业来选择学生,例如某一专业需要的是懂数学、物理的,那么这所大学就会优先选择那些数学、物理的学生,同时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以及一些兴趣爱好。

每一所大学的招生标可能并不一样,大大致上就是这样。一些大学可能会侧重素质,一些大学可能会侧重成绩,但侧重的也是专业性基础知识的成绩。

学生上大学,也是有门槛的,这就比专业基础知识。每所大学,在成绩上也是有要求的,但是看科目成绩,而不是看各科目总分。

科目和科目之间,没有太大关联,但可能也有一些关联,例如有些专业,需要用到数学和物理的,那就要招收这种两个学科都很出色的学生。

基本上三年的中学,就能够判断出一个学生的天赋了。

由于不考虑总体分数,而是分开来看科目成绩,因此中华帝国的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他们只要在确保语文、数学及格,而及格线也不是太难,都是一些生活中会用到的,生活中用不到的,可以选择不学,同时确保历史分数达到良的界限。其他的,只要选上一个学科或两三个学科进行深入研读就行了。

只要选择的学科成绩够出色,最好的大学都有可能上去。例如一些数学成绩非常好,语文却不及格的,很多顶级大学也要。

而到了大学,则是边继续学习基础专业知识,边学习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的学习效率就高了,学生只要专心学一门,而且有应用上的课程,使他们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

事实上,国家要的只是一批人数不多的高端人才,这就像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学这一个门槛,就是把没有可能成为高端人才的一批国民过滤掉,让这些过滤掉的成为工人,或者个体户、资本家等等。

那些读了大学的,也并不是说会成为高端人才,这上面还有筛选机制存在,那就是考试等等。

一层一层之后,高端人才也就出现了。

高端人才服务于最重要的岗位。

不是太高端的人才,则服务于更低级的层次。

而国家大部分所需的是工人,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

技术工人可以成为普通工人,普通工人也可以成为技术工人。

实际上技术工人,技校是可以培养的。只有少部分的技术工人比较难培养,那么就成立专门的学校进行培养。

如果说培养太多了怎么办

可以让他们去学习其他技术,反正技校那么多,培训班那么多,只要能够保证这一领域的技术工人供应足够就行了。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会把关,培养太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而那些好培养的技术工种,泛滥了都没关系,反正到时候要转业了,再进培训班就是。

就一个社会的社会分工来说,此时中华帝国的教育机制是最合适的。

这是一种以最快速度对人才进行量产的模式,很多学生刚进大学就一年甚至是半年就被拉去实习了,边实习边上课。

实在是缺人,只能这样,而且效果还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有些专业,大学里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四年,还有的甚至是六年、七年才能毕业的,等于说是高中被砍掉了,大学里有什么是缺了的,那就补上。

但很少有专业会达到七年的,普遍都是四年到五年,就能毕业出去工作了。

很多大学生没毕业就被企业给预定了,十分的抢手。

中国毕竟是一个已经走上国家资本路线的国家,是自由市场经济加一定程度的规划模式经济。

在经济已经快要赶超美国的如今,已经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了。

之前中国没有太多的人才积累,就好比打仗时没有预备役一样,这就很难产了,所以也造成了大学生抢手的现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