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的部件。在安装侧置弹箱内置1条100发弹带和冷却水筒满水状态下,g0815的全重约为43磅195公斤这一数字只相当于g08的三分之一。
g0815在射击上对射手要求型较高,相比bz26轻机枪随便训练一下就能使用来说,技术性方面要求更严格。同时因为重量原因,也无法作为班级来使用,因此夏钧把g0815配备在了连级。
每个连配备6挺g0815,组成一个机枪排,每个班两挺,安装在三烂摩托车上,也可以卸下来使用。而马克沁重机枪在三轮车上虽然能够使用,但比较勉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重机枪方面,则是配备在营级,用来防守固定点的。而g0815可以随着步兵推进,在攻下阵地后以应对敌人的反扑。
之所以配备g0815,主要是考虑到bz26的火力持续不足,毕竟只有20发子弹,虽然说比1加兰德多了12发子弹,威力也更猛,但作为一个已经被定义为轻机枪的火力单位来说,子弹还是太少了一些。
在武器方面夏钧又增加了一种机枪,同时空军也开始组建,接下来就是到练战术的时候了。
大练兵就要开始了
第三更
凌晨不更了,没存稿啦小菜发觉有存稿没什么动力,全发出来算了。
第一卷第三十三章:南北议和之机会
第三十三章:南北议和之机会
华东第一师、华东第二师、华东第三师、华东第四师炮兵师,开始向鹰潭地区进发,浙江没什么适合作为练兵的地方,这里人口比较密集。江西鹰潭此时还是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夏钧把练兵的场所放在那里。
就山地作战来说,几个师都比较擅长,因为他们是从福建起家,福建就是山地地形,而平原作战上还缺少经验。
三十架福克战斗机从机场起飞,飞往下一个中转野战机场,前期的飞机的体重都比较轻,用野战机场就可以了,对机场的要求型并不高。
此次在鹰潭的训练,主要是平原作战演练,以及步炮协同、空炮协同、空步协同等战术的练习。
未来与日本必有一战,而在平原、丘陵地区作战的可能性最大。
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战术协同训练上,工兵、后勤等单位也全面参与,鹰潭的军事演练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已经被疏散了,这块大概两百平方公里的地区未来将作为专门的演练场所。
夏钧亲自赶往鹰潭,主持这次全军演练。
就在这时,北方的袁世凯依旧没有彻底掌控清廷的权力,因为清廷还有最后的王牌两万禁卫军
这两万禁卫军,士兵多为满人,且装备精良,军官则多数出于满蒙。
北洋军倒戈后,良弼等少壮派秘密组建皇族宗社党,并且在不久后就策划了一场兵变,当天北京城内到处都是枪声,禁卫军控制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士兵叫嚣着要把袁世凯等内阁成员吊死在城门上。袁世凯当天不敢回家,只好躲进奕劻的庆王府。
奕劻是清廷钦定的铁帽子王,可随时进出北京城,奕劻很快便面见隆裕太后,称述了兵变的后果,称可能造成汉族官员的对立,让党乘虚而入。
隆裕太后没有慈禧的权谋与见识,又长期深居宫中,不问朝政,她一听党要进京,马上传唤良弼这个皇族宗社党头领召入宫中,把良弼骂了个狗血淋头。
第二天,禁卫军不得不陆续撤出了北京,袁世凯这时心生一计,提议国难当头,应由皇族带领一部分禁卫军出征南方,并点载沣的弟弟载涛这个陆军大臣为帅。
载涛是个戏迷,演猴戏闻名全国,但生性胆小如鼠,一听袁世凯点他为帅,马上吓得魂飞天外,连忙跑到奕劻那里求情,要辞去这个禁卫军军统的职务。
载涛的请求正合袁世凯的心意,马上提议由冯国璋出任禁卫军军统,冯国璋是良弼的拜把子兄弟,是满族可接受的人物。
冯国璋在汉口被解除了兵权,回到北京后也不去察哈尔上任什么都督,更不去拜见袁世凯。
几天后袁克定突然拜访,拿着袁世凯当年收冯国璋为门生的兰谱,口称四叔,说今后我父亲要以四叔为兄弟,永不忘当年小站练兵之情谊。
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居然求情言和,冯国璋这才心理舒坦,袁世凯对冯国璋的性格了如指掌,此人在小事上常常能够雷厉风行,人称冯蛮子,但在大事上却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袁世凯要求冯国璋,必须在这个紧要关头控制住禁卫军,因为北洋军逼迫清廷退位的行动很快就要开始了。
此前夏钧已经通电袁世凯,让其尽快逼迫清廷退位,以稳定中国之局势。
袁世凯明白,自己只能按照华东临时政府所划定的路线去走,华东临时政府的军力远远高出北洋军。
不过让袁世凯庆幸的是,华东临时政府急于稳定中国局势,并且可以给他做出让步。
与此同时,在武昌召开的南方各省都督府联合会议也已经召开,军在成功保卫和汉阳后,会议上充斥着一片北伐的声音。
但华东临时政府代表却默不作声,各省代表高谈阔论了一阵,全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华东临时政府代表身上。
没有华东临时政府的支持,军很难北伐,华东临时政府的强悍实力已经在汉阳保卫战中充分证明,能与北洋军抗衡的也只有华东临时政府军。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日本已经集结重兵于长江口,此时若是南北大战,必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日本乘虚而入,诸位若想北伐,我华东临时政府概不奉陪。”华东临时政府的代表在会议上说道,“当前中国需要的是尽快稳定,只有与北洋军进行南北议和,在联合北洋军逼迫清廷退位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华东临时政府代表的表态下,这次南方各省会议草草结束,北伐也无人再提,以军的实力,想要打败北洋军显然不可能。
南北和谈很快在朱尔典的牵线下展开,同时夏钧的华东临时政府,则在莫多马的牵线下,与袁世凯另外开辟了一个谈判桌。
袁世凯并不把军当回事,夏钧同样没怎么把他们当会事,而他们之间的谈判才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