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6(1 / 2)

,白金汉宫可没有半点有营养的命令发布出来。

似乎,整个英国陷入了瘫痪一般,对发生在中国的恶劣事件,没了对策。

是的,爱德华七世陛下现在十分头疼。他在品尝了垂涎多年的英国国王王座之后,开始逐渐体味到罢黜维多利亚女王的诸多负面后果。

第一,军火供应不足,原先供给给英国的欧洲几大军火商,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对英的最新武器供应。

令人痛心的,这其中还包含了英国本国的军火供应商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要求放出女王陛下。由女王陛下为爱德华加冕,否则,这些军火宁愿烂在仓库,也不会卖给一个篡位的王子

烂你b,都是钢铁产物,给你一百年,你烂给我看看

爱德华七世为此暴怒。摔烂了不下五十只杯子,但同时也无可奈何。

他清楚地明白,这些军火商就是要立贞洁牌坊的"biaozi",他们哪里是要为女王请愿,根本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商定给英国的军火供应价格,从中狠赚上一笔

他们挑选的时机也非常恰当,爱德华罢黜女王伊始。他们并没有表态,可是当英国与德国联手压制奥俄联盟的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他们就一古脑爆发了,停止供应军火,用前线英军士兵的宝贵生命来威胁爱德华七世。

第二,爱德华七世打了个转,愕然发现自己的命令居然只能局限在本国国土。而对英国最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他的影响力,貌似连英吉利海峡都出不去

所以,当英国驻中国舰队在他的授意下去南洋水师挑衅。并且玩过界,最后被人痛揍一顿后,爱德华七世赫然发现,自己发给远东舰队的命其增援电报,居然如石沉大海,连续七天,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整支舰队在太平洋消失了一般

是的,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的百船大海战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爱德华七世就签下了命令远东舰队进攻中国上海,扼守东海出海口的谕令,然而,现在都十二月七日了,可那边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连个敷衍的电报反馈也没

这、这这分明就是蔑视爱德华七世的国王身份

面对这般窘境,爱德华七世自然会联想到,是不是龙灏之前在上海的通电声明给了那些死忠于女王的海军将领一些暗示他们想要积蓄力量,用海外的海军舰队,帮助维多利亚女王复辟

综上所述,爱德华七世尽管恨不得立刻瞬移到上海将龙灏和刘坤一痛揍一顿,但怎奈号令不通,他疑神疑鬼下也无可奈何。

因此,他只能装聋作哑,对此事暂不发表意见,以免引起远东舰队的反弹,另一方面,他一门心思地催促德皇威廉二世,要他快些把他背叛的两个盟友解决掉,先还欧洲大陆一个和平,然后自己利用这一声望,将国内的形势好好梳笼梳拢,清除异己,提拔亲信,然后再腾出手,去找东亚的龙灏算账。

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连国王都忙得满头包,又怎会有暇对龙灏发动实质上的攻击呢

而至于远东舰队为什么会对爱德华七世的命令充耳不闻其实,情况倒也没爱德华七世想象的那么严重。

话说远东舰队虽然是维多利亚女王一手安排在远东地区的,但是,他们却并非是女王的死忠。无论是谁,只要是英皇室成员坐上了国王宝座,而且产生内阁的选举合法,远东舰队都不会对来自英伦三岛的命令阳奉阴违。

现今远东舰队的总司令李查理,对龙灏还是相当仇视的,当他听到自己的分支,也就是派驻在中国内海的舰队被人欺负时,他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四艘战列舰,亲自领兵,从东南亚的驻地北上,赶去增援。

这个增援的时间点,还在爱德华七世拍来电报之前。

可惜,就是这个时间差,给了蛰伏已久的副司令斐里曼特机会。

一个偷龙转凤、取而代之的机会

李查理带出的舰队,在台湾以南、吕宋岛以北海域遭到伏击,四艘战列舰、十一艘辅舰,全部沉没,死相与此前的美国战舰和斐里曼特的六艘战列舰,简直一模一样。

简而概之,那就是诡异、快速、毫无还手之力

自大的李查理,由于情报缺失,并不晓得龙灏的秘密武器潜水艇,遭此一败,也不算冤了。

尔后,便是韬光养晦的内奸斐里曼特登台表演的时间,他先是怒叱偷袭了李查理的不明舰队卑鄙可耻,然后将怀疑目标套到了西班牙的头上。

至于为什么理由也很容易找,那就是西班牙想趁乱干掉远东舰队,把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收入囊中。

525中堂回京

接下来,斐里曼特指责李查理冒进,犯了失察之罪,导致此败,并以此为由头,对舰队进行大清洗,将李查理的亲信统统抓了起来,同时,也将自己的心腹提拔到重要的战舰岗位。

前后只用了两天,远东舰队就彻底归了斐里曼特掌管

等到大局已定,斐里曼特才将爱德华七世催促远东舰队北上行动的电报拿了出来,并告诉全体船员:新任国王不懂军事,却偏偏要外行指挥内行,我们绝不能再重蹈李查理的覆辙,是的,我们当然要去搭救驻扎在中国的舰队,但怎么救,必须有个策略,不能鲁莽行事,必须得有计划。

还别说,远东舰队在斐里曼特的指挥下,拔营出航,一路北上,竟再没有遇到疑似西班牙的神秘战舰攻击,而且,他们还好运地收留到了一些从宁波大海战里逃出来的英国士兵。

一下子,斐里曼特的声望大涨,算是彻底坐稳了远东舰队一把手的交椅。

说完了中国和英国,容我插一句嘴,再来谈一谈距离上海仅一个东海之隔的日本。

这个狭隘的岛国,一直就在密切关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动向,实际上,从明治维新开始,它就在筹谋一个险恶的十年计划。

三年攻占朝鲜,五年侵占中国东北全境,十年内灭亡北京,并将军事势力拓展到中国全境,统领东亚,辐射东南亚

这是一个极其疯狂的计划,也是一个从上到下,自天皇开始,下到平民浪人,全日本勒紧裤腰带、尽心尽力执行的举国野望计划。

此时此刻的日本,正处于这个十年野望计划的初始阶段,它就像一只冷静、偏执、擅于精密计算的疯子,目有寒光,隐露獠牙。将朝鲜和中国,都置于它的刀叉虚影之下。

至于这副刀叉到底有多锋利,多坚固,能不能插动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则全然不在它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在日本高层想来,两百五十年前,后金能够入关。以区区几万人马,就能一扫大明江山,那么,时至今日,换作自己,有天皇护佑。自然也能复制这一历史奇迹。

日本朝野,从天皇到内阁总理大臣,再到外务大臣、陆相、海相,乃至最底层的士兵,都是信心满满,野心勃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