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1 / 2)

乱世之源,土地也,凡是新朝初立之时,地多无主,人主平均分之,天下自然大治。而承平日久,治政者穷奢极欲,导致吏治,百姓哀哭。权贵者恃强凌弱,土地多兼并于此辈名下,如此民无可耕之地,故流民丛生,颠沛四野,只能揭竿而起,天下如何不乱,王朝如何不更迭一句话说,就是失德且无仁。”

这个观点是儒家的老观点了,事实上还是玩圣人政治那一套,只要当政的能够天下为公,公平公正公开,这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全然忽略了人口滋生的问题,难怪康麻子那句人丁滋生,永不加赋的话能让这帮子秀才马屁如潮,要知道这可是严重违背经济学原理的。

王振宇发现周围的人似乎还很认同,他只能自己来了:“周主任的前半句是没错的,我华夏神州,千百年来王朝兴衰,治乱更迭的原因确实是在土地的问题上。但是绝对不是为政者不仁这么简单,如果只要为政者仁,那这国也太好治了,当官的只要没事就去抱着老百姓哭哭不久好了,这够仁义了吧。”

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王振宇没有笑,他继续道:“有一个账大家要算一算,打个比方,每个男丁你分给他十五亩地,这十五亩地的收成可以让他在辛苦劳作之后幸福的生活。而他生三个儿子,每个人分五亩地,也能勉强温饱,那么再往下呢随着人口一代代繁衍,这地却是不变的,只会越来越少,而农民再怎么辛劳,也吃不饱穿不暖啊,这个时候地租就成了要命的东西了,矛盾想不激化也难啊。”

大家一片沉默,这个问题有些沉重,想想都让人觉得头痛。

这个时候宣传部部长陈公博略带讨好的起身问道:“那么大帅,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难道要限制生育,避免人口滋生吗”

王振宇突然怒道:“当然不是,政府是做什么的,为国民服务,为国民带路的。生存空间不足,就要想办法开拓出来,怎么可以用阉割自己国民的办法来推卸原本属于政府的责任呢”

第201章土地改革二

陈公博不知道大帅为什么会发怒,但他仍然条件反射般的把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

反倒是陈绍不自觉的站了起来道:“可是大帅,这个土地问题困扰咱们国家也不是一两年了,咱们能怎么解决”

王振宇:“以前是没办法解决,现在咱们不是在办工业吗我觉得办法有了。”

陈绍一愣:“这办工业跟这土地有什么关系呢”

王振宇:“你们大家算笔账,是工业产品值钱,还是农业产品值钱是工业利润大,还是农产品利润大咱们国家为什么一直无法走出兴乱更替的循环怪圈,究其根本,就是一直奉行士农工商那一套,为了加强政权对国民的有效控制,一直通过各种措施,把大量的人口束缚在了土地上,而且除了种地和做官其他营生都视为不合法,比如商人不得为官,比如出入都要路引,人丁都要户籍,官本位思想害死人啊,同志们”

陈绍似乎不太认同:“若无户籍制度,这天下岂不大乱商人本性奸猾,如何能做到天下为公,若商人可以为官,那天下岂能不乱”

陈绍此话一出,无论是周质云还是叶祖文的脸色都变得非常不好看,这二位在当官之前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商人,而且还是世代为商。陈绍的做法差不多相当于指着和尚骂秃驴了,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了。偏偏陈绍有个不好的习惯,自己说话的时候一般不关注周围的情况。

王振宇看到了,他连忙打断陈绍的话:“这样说是不对,陈绍同志。商人为什么奸猾,没有政治地位保障,在官本位的时候那就是一块谁都可以咬一口的肥肉,他如果不奸猾点,不腻牙点,这日子还有得过吗而且商人精明,善于持家,咱们偌大个中华不让精明善于持家的人来管着,难道还让一帮狗屁不通善于败家的人管着不成。你看看周主任和叶主任,他们两位不也是商人出身,执掌湘桂地方政务吗你看看这二年他们这家当的如何”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明白了,陈绍虽然是王学门人,但是脑子也不笨不傻,立刻就发现自己之前的话有问题了,悄悄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叶祖文和周质云,脖子也不自觉的一缩,然后朝王振宇点点头,泄气般的坐了下去。

王振宇心里也是一乐,陈绍这人啊,一遇事就很投入,一直都是这么个特点,想想也蛮可爱的:“我这里圆个场啊,我相信我们的陈绍同志对我们的叶老,周老是没意见的。”

既然大帅都出来给面子了,叶祖文和周质云也只好对此一笑了之,话题继续。

“既然历史上的土地改革的根本问题已经摆在哪里了,那么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一是按照传统的办法,对土地进行分配,然后一代代人丁滋生,吏治继续,土地兼并加剧,富者田亩连阡,穷者无立锥之地。而我们估计到时也是作古之人了,那管他洪水滔天,而我们的子孙就跟崇祯皇帝一样,找个歪脖子老树自己把自己吊死得了。这次我到北京还特的去了一趟景山,那刻歪脖子老树还在那里,在那里看着我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