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浪迹天涯
八月中旬,萧砚抵达凤翔,先是再度受降了蜀国北面行营都部署王宗侃,复而勒令数万蜀军遣散回乡,只保留一部精锐计约两万人的规模,从此打散编入大梁禁军,一并连同其家眷迁往汴梁。
再然后,就是检阅定霸都,大发赏钱。蜀国的缴获还在长江上,一时半会用不上,好在洛阳在战前就筹措了一批财货用以萧大帅挥霍,这场战事实则没有费多少钱,于是萧砚财大气粗,连同旧蜀降军、凤翔岐军一并犒赏,当然定霸都得到赏赐的丰厚程度是令人咋舌的。
蜀国军力被抽调一空,精锐尽数发往中原。
朱温多年来一直想要削减藩镇实力,壮大中枢力量,起先组建厅子都、落雁都等精锐亲军,用以压制地方藩镇,并试图在直辖地区设刺史管理民政,另派节度使掌军,但实际上仍依赖武将兼领,未能打破中唐以来藩镇军政合一的传统。
且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朱温虽在河南推行营田制,募民垦荒以增税赋,但战乱频繁导致成效极为有限。且江淮漕运被吴国阻断后,朝廷财政依赖只能依靠河南,多年来又无力有效整合河北、河东资源,导致长期与燕、晋、岐、吴、蜀等割据地方多线作战,不得不放权给地方,让地方节度自募镇兵,保持财政军权半独立。
所以朱温多年的削藩,实际上仅仅只是依靠军事威慑与权术控御压制地方,未能改革藩镇根基,并在事实上对地方节度进行了妥协,迫于财政压力,禁军并不能大规模进行扩张,更无能力蓄养地方镇兵,所以只要忠于朱温的地方亲信将领死后,由于具备半独立式的军政权力,这种所谓削藩,很快就会变得名不副实,迅速失控。
萧砚需要做的,正是终结这一现象。
中原四战之地,多年来战争一刻不休,在萧砚没有入仕梁朝前,大梁看似雄震天下,实则早就因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流失尤为严重,南方政权反而因为相对稳定,人口密度还要更高一些。
前些年梁朝最鼎盛的时候,登记在册的户籍也不足百万户,但仅仅依靠河南、山东、淮北等地诸州,就养了五六万禁军,不下二十万镇兵,禁军甚至完全不事生产全靠国库供养,财政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开疆扩土,不仅仅是减少外战压力,更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必要手段,眼下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只要不盲目扩军,纵使赋税减半,但朝廷屯有积蓄,财政也有充裕的地方。
抽调地方精锐入中央,并由中央派遣驻军进行轮戍,这便是萧砚的第一步,蜀国实在给他节省了很漫长的步骤,手握灭国之功,其后萧砚重整禁军进行改革,便会顺利很多。
岐国的原本兵马会用来防备朔方二镇与晋国,暂时只会微调,对于蜀国,萧砚可就不会客气,旧蜀地方镇兵全部解散,只保留基本的州县驻军,精锐连同财货更是直接被全部押解运送汴梁,有了庞大的财政补充,他今后便有充足财源来瓦解其他地方的藩镇势力,而用来扩大中央禁军。
不过道阻且长,这些事都需要从长计议,萧砚并不急于一时。他在凤翔检阅完定霸都后,又一并接受了岐国君臣的归附,后由天策府长史韩延徽作为媒人,与“岐王”商量联姻事宜。
这些事做完,萧砚才真正班师回朝,带着两万蜀国兵马及定霸都,还有驻留在长安的几部侍卫亲军浩浩荡荡回返汴京。战事彻底结束后,朝廷也已从长安回到了东都汴京。
按照起初的计划,萧砚本来就是要先将姬如雪接走,这姑娘却一心要留在凤翔等着与女帝一并到汴梁。
萧砚哪里肯依她,直接把姬如雪强行掳上了自己的马车,唯一遗憾的是,不知是不是女帝不好意思还是有其他原因,她一直都是用岐王的身份与他相处,中间也未曾与他单独见面过。
好吧,按照这个时候的礼节,男女双方在成亲前确实不宜私会,虽说两边都不会存在悔婚的可能。
婚期暂时未定,不过理当也会很快,梁朝各地的劝进表都已送到朝廷,等萧砚就封秦王,大婚便会同步进行,他本人则要再走一趟凤翔将女帝接回去,这两件事都是许多人喜闻乐见的大事。
在洛阳停驻了两日,萧砚接受了河南府包括魏王张全义及众多官员的贺拜,并提拔了一些在战事中表现良好的官员,同时表示会加封张全义为太师。
张全义在平灭杨师厚一事上表现的很不错,作为萧砚的内应很是引诱了一大批内部反对势力上钩,前后也不遗余力的配合萧砚行事,萧砚自然对其很满意。
张全义很是恭敬,顺势就用年老为借口辞去河南尹,表示想去东都颐养天年,萧砚却并未允准,张全义这些年在河南府干的很好,有“再造都畿”之功,这种擅长发展生产的人才,萧砚巴不得他能再干三十年。
于是张全义退而求其次,请调时任河南府衙内指挥使的次子张继祚入京辅佐萧砚,萧砚欣然接受,当场就任命张继祚为天策府祭酒,然后才带着班师大军继续从洛阳启程。
因为打了胜仗,大家都归途心切,速度倒是不慢。八月下旬,各军到达汴京,时值炎炎夏日气温很高,但拥挤的人群喧嚣异常,热烈的温度更高。
萧砚这次功劳特别大,虽说俘获并未一起抵达,但押解财货的归德军已经在江陵上岸,光列清单的官吏就需要上千人,传回汴京何止轰动。朝中官员由敬翔带领着迎接到了十里地外,还有禁军家眷,也是兴高采烈。
毕竟很多人还是头一回看见,在外打仗反而人越打越多、满载而归的。
“敬相,别来无恙否。”
萧砚简单回应了一些官员的贺拜,唯独让人牵来一匹马,让敬翔与他同行骑马回去。
“上将军攻灭川蜀,收服岐国,秦川得归中原,老夫与同僚们高兴也来不及。”敬翔看起来比起萧砚当年初次见他时老了很多,不过精神很不错,整个人也比当初兵变时更神采奕奕,对萧砚抚须笑道:“就在昨日,张尚书还在给老夫讲,说上将军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他看着俘获名单,夜里激动的整宿都睡不着觉。”
萧砚笑笑,回头看了下,果然看见臣僚中户部尚书张文蔚顶着斗大的两个黑眼圈,不过看起来确实很亢奋。
他骑着马,回顾道旁,全是热情的百姓,最激动的那些人多半是禁军将士的家眷,前几个月,萧砚就已让人把定霸都的家眷迁往汴梁,所以人群中这种欢喜的人很多,毕竟定霸都全军都得到了很丰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