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了无数政客的心思,但是支撑着联邦的那几家托拉斯集团,其实并没有那么担心。他们坚信自己掌握着这个国家百分之八十的资源,现在的状况只不过是市场的一点点波动性调整。
自由经济体系特有的优势,会在政治制度经过调整之后,将国家再次交回到他们的手中,并且越发强大的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
这是三百年世界霸主带来的自信。
但是……这次他们的对手多少有些不同。
一个徘徊于欧罗巴上空的幽灵,二百年前在北亚美利加降下了自己的恩泽种子,终于开出了绚烂的花海。
这并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民众已经无法承受此前的联邦制度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长期的,连续几代人的战争,早已让民众无比的厌战。
而无论是政客还是财阀,仍然一直在给民众灌输战争激情,完全隐瞒下了战争有结束的可能,这种事被披露出来之后,引发的连锁后果,即使亲手点燃这颗火星的白莲宗都把握不住。
他们一贯的风格,就是只管煽风点火,不管灾后重建,所以总造反,但是从没成功过——实际上他们也并不想亲自成为统治者。
这一次也是一样,他们笼络了大多数人,然后让整个社会顺利的运转下去,可是除了职位高低,白莲宗并没有推出或者指定一个领袖。
也是因为如此,托拉斯集团和政客们没有找到首义者,各部门的小领导倒是找到了一大堆。
这些人面对政客们和托拉斯集团的威胁,基本都处于放任的状态了,因为事实证明没有他们,社会运转的更加稳定——只要农民和工厂里的工人不乱就行。
相比之下,政客完全无用,他们失去了权力光环之后,现在想干事儿就只能自己亲自动手,可他们要是有动手能力,就不会去做职业政客了——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中少数的几种只要脸皮厚就能胜任的工作。
托拉斯集团的威胁就要实在得多,他们掌控着众多生产工具,在这个高度智能化的时代,掌握生产工具的权限,才是权力的最终体现。
至于原始生产资料,那本来就是掌握在生产者手里的,一旦生产者拒绝使用托拉斯集团的渠道,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这时候白莲宗的支持,就尤为重要:他们可以通过释宗的渠道,为原始生产资料拥有者提供生产工具,也提供摒除了纯粹金融市场的商业渠道。
换句话说,白莲宗和释宗,以一种相对隐蔽的方式,替代了联邦所有托拉斯集团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颠覆。
托拉斯集团的领袖们,脱离中低层的社会事实已经太久了,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除了他们命令有的时候会被驳回,集团的利润总体上竟然还是上升了的:托拉斯集团毕竟是商业的产物,只要其经营活动仍旧在社会上运行,利润是不可避免的。
真正令这种将上下游所有产业完成整合,自成供销体系的庞然大物出现亏损的,实际上只有内部的损耗加剧了这两一可能。
外部战争都不行,因为他们就是靠战争起家的,现在战争仍旧是他们最重要的经营活动——恰巧这部分,是白莲宗最不需要的,他们走另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