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婉转蛾眉(2 / 2)

大唐山海行 圏吉 1659 字 17天前

那是一尺白绫,这白绫织的甚细,在佛堂的烛火下,如白银一般熠熠生辉。想来是怕万一被叛军追上,未免受辱而做的准备,没想到叛军未至,这白绫却要用上了。

高力士捧起台上的白绫,双手不住颤抖,晁衡上前道:“且慢,衡有一同乡,擅东瀛志能便之术,可以假死瞒名,可助妃子渡此难关。”

井真成跟着上前道:“正是,在下有会龟息之法,使生气断绝,如死了一般无二。”他对杨妃说话之时竟不敢目视,低着头满脸飞红,似是怕她不信又补充了一句:“长安城内还有吾几十年前留下的假坟茔哩。”

独孤湘摇头道:“这龟息法要练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吧,我看杨姊姊也不像是什么武学奇才,现在再教她,怕也来不及了吧?”

其实此时的杨妃已年近四旬,只是容貌依然俏丽,因此独孤湘称她为姊姊。

独孤湘只是微微摇头,井真成却是大摇其头,道:“不然,不然,小湘儿不懂得,吾东瀛人不懂得你们中原人的内功修为,所谓秘术,其实是秘药之术。”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小银盒,打开盒子,取出一粒小小的青灰色的丹药,夹在指间,炫耀式地举在半空道:“只此一丸,可闭气十二个时辰,吾等先将杨妃埋下,十二时辰内再伺机挖出即可。”

独孤湘皱眉道:“那要是陈玄礼派人守在墓前,杨姊姊不是要被憋死了?”

高力士见有一线生机,忙道:“这倒不妨事,我们本是西狩避难,况此伤心之地大家必不愿久留,可即催促上路。”

晁衡点头道:“井郎不引人注目,可让他悄悄绕回,带走杨妃。”

众人闻言均感可行,皆觉欣喜,岂料杨太真恹恹地道:“何必多此一举,我看我还是死了算了吧。”

独孤湘一愣,随即恍然道:“是了,最爱她的人不要她了,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高力士跪下道:“娘子不可做此想,大家也是迫于无奈啊……”

晁衡也劝道:“圣人春秋鼎盛,克乱还都犹未可知,娘子不必如此悲观。”

杨太真轻轻摇了摇头,李隆基已年过七十,谈何春秋鼎盛,况且天子无戏言,已然将她赐死又在复生,岂不是失信于天下?她只觉心如死灰,人生万般皆苦,不想再活了。

李珠儿伸手去拿高力士手中的白绫,高力士忙侧身将白绫往怀里揣不肯给她,却不料李珠儿身手极快,也不知使得什么手法,劈手从高力士怀里夺过白绫。

高力士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官,他是岭南潘州人,本姓冯,名元一,乃南北朝时大名鼎鼎的“岭南圣母”冼夫人的后代,冼夫人以女子之身获封中郎将,足见其勇武,长寿二年高力士因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于圣历元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赐名高力士,“力士”者高大俊美之意也。

后高力士倾心附结临淄王李隆基,追随他平韦后之乱、诛杀太平公主,官至右监门卫将军,累加至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此人因军功以宦官之身而拜将封公实可称人杰,却被李珠儿轻轻悄悄夺去了怀中之物,怎能不惊讶。

高力士惊异地指着她道:“你……你怎会?”

李珠儿却不理他,轻轻将白绫系在杨太真颈上,如系一条巾子,同时在她耳畔轻语道:“我知娘子心意,我来助你。”

杨太真半是恐惧半是感激,颤抖着点了点头,一时所有人都愣在那里,不知道该阻止李珠儿还是听之任之,便是高力士和晁衡这样的亲近臣子也不知如何是好。

李珠儿却没有丝毫犹豫,她忽而双臂运劲,白绫登时绷直,发出撕裂之声,杨太真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高力士见状抚膺痛哭,晁衡也默默蘸泪,李珠儿却一松手,轻叱道:“哭什么!”对井真成道:“用药!”

原来她一勒的时间甚短,不足以勒死杨妃,只是叫她一时闭过气去,晁衡喜道:“是了,是了,现在时间紧迫,拖了久了只怕外面龙武军察觉,与其苦劝,不若先将事情做实,之后徐徐开导便是。”

独孤问凑近看杨太真粉藕般的颈子上被勒出一道紫红色的印记,赞道:“不错,珠儿小女子好手艺,有了这个印子便骗得过陈玄礼等人咯。”

井真成却拿着丸药站在那里手足无措,李珠儿又劈手夺了药来,白了他一眼,随手塞入杨妃口中,一合下颚,在颈上一摩挲,将药送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