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就这么硬生生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越来越好。虽然还是无高大名,但实际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已经位列前茅了。究其原因只有四个字,狭洋自重。
这里的洋就是海对面的大明帝国。对马藩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中转站,德川幕府虽然高喊着闭关锁国,并不是真打算切断一切对外贸易,其目的是维护统治。
主要是被基督教的入侵和蔓延给吓坏了,生怕一打开国门又有外来宗教涌入,影响了日本百姓对天皇的盲目崇拜。
以日本列岛的物产数量,也不允许完全自给自足,很多东西必须依靠进口。而最大的贸易国只有两个,大明和朝鲜。眼下朝鲜李朝完全被大明控制,放个屁都要上书北京等待批准,实际上等于只剩下一个大明了。
接替宗义智的藩主宗义成看到了这一点,头脑也很清醒,知道想让家族延续下去,德川幕府和大明帝国两边都不能得罪。于是在大明商人的有意引导下,开始了狭洋自重的计划。
简单点说就是明面上高喊支持德川幕府政策,暗地里允许大明商船靠港贸易,同时向大明商人借款购买了很多小型帆船,专门经营走私贸易。
把货物偷偷运往需要的大名手里,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建立起来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其成员遍布九州和关西的几十家大名。
这些大名参与了走私贸易,等于同犯,多多少少就会向着对马藩说话,进而小幅度影响了德川幕府的一些政策执行。
另外宗义成也是个有脑子的人,他让大明商船摘下了日月旗挂上朝鲜李朝的旗帜,对外称是在和朝鲜贸易。不光不违反幕府的规定,还算积极配合,应该奖励。
再有就是他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去江户打点,不管是什么节日,只要说得出名字,幕府里的很多实权派官员都会收到一份沉甸甸的孝敬。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口不骂送礼人。只要拿了,必然要替对马藩说话,因为即便把对马藩搞掉也不会捞到更多好处,而留着宗义成反倒是张长期饭票。一顿饱和顿顿饱的道理,官员们拿捏的最精准了。
最后就是大明帝国的影响力了,或者叫威慑力。德川幕府里的大多数官员,心里都明白对马藩的货物是从哪儿来的,也都清楚大明朝廷是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看不见。
在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有些事最好不要摆到桌面上让人下不来台。真把大明商人驱逐了,那位据说把商人当干儿子的大明皇帝保不齐真派舰队来日本转圈,到时候不光城市变成了废墟,搞不好幕府都得被推翻。
可德川幕府的忍气吞声并没换来真正的和平,在洪涛眼中,大明和日本也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对马藩就是他下的一步闲棋。
没用的时候权当是给江浙地区商人提供了货物倾销地,有用的时候马上就能起作用,时间拖的越长,宗义家族就陷得越深,连说不的能力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