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毫无知觉
贾长生微微点头,说道:“元直,你虑事周全,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我们已在关键位置布置了眼线,会及时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们不参与到我们与孙权的争斗中来,我们便专注于眼前的战事。如今孙权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只要击败孙权,占据扬州,我们的根基便会更加稳固。那时,即便其他势力有所动作,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另一位谋士庞统也说道:“主公,话虽如此,但我们也可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为我们所用。比如,我们可派人暗中与袁绍联系,挑唆他与曹操的关系,让他们无暇顾及南方。如此,我们便能更加专心地对付孙权。”
贾长生思索片刻,说道:“士元此计有可取之处。但此事需谨慎行事,不可让孙权察觉到我们的意图,以免他借此离间我们与其他势力的关系。你可挑选精明之人,秘密前往袁绍处,见机行事。但切记,一切以不影响我们当前的战事为前提。”
庞统领命道:“主公放心,统定会小心安排。”
贾长生又对徐庶说道:“元直,你继续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尤其是袁绍和曹操。一旦他们有联合出兵南下的迹象,立刻向我汇报。同时,加强我们与士燮之间的联系,确保我们的联盟稳固。孙权如今腹背受敌,必定会想尽办法离间我们与士燮的关系,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徐庶应道:“主公放心,庶定会密切关注,加强与士燮的沟通。”
贾长生接着说道:“如今我们已连下数城,士气正盛。但孙权也不会轻易认输,必定会拼死抵抗。我们要乘胜追击,不给孙权喘息的机会。黄忠那边,在京口务必加强防御,防止孙权派兵夺回;赵云在金恒城,继续训练士兵,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至于士燮,我们要鼓励他加大攻势,与我们形成更紧密的配合。”
徐庶说道:“主公,黄忠将军和赵云将军皆是忠义之士,作战勇猛,定能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务。只是士燮那边,虽与我们结盟,但毕竟是一方诸侯,我们还需多做些工作,以确保他能全力配合我们。”
贾长生笑道:“这点我也考虑到了。我会再修书一封给士燮,言辞诚恳地表达我们对他的重视和期望,同时承诺击败孙权后,与他共享扬州的利益。如此,想必能让他更加坚定与我们合作的决心。”
谋士们纷纷点头,对贾长生的决策表示赞同。贾长生看着众人,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如今我们正处于关键时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专注于眼前战事,不受其他势力干扰,必能击败孙权,成就大业。大家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于是,在贾长生的指挥下,众人各自忙碌起来。贾长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孙权的战争上,同时巧妙地应对着各方势力的潜在威胁,稳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贾长生在分析局势、安排好各方应对策略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孙权的另一座重要城市——广陵。广陵地处要冲,商业繁荣,拿下广陵不仅能进一步削弱孙权的势力,还能获得丰富的资源,对扭转战局具有重大意义。
贾长生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包括黄忠、赵云、魏延等,齐聚帅帐。众人入座后,贾长生神色严肃地指着地图上的广陵城说道:“诸位将军,如今我们与孙权的战事正处于关键阶段,我决定对广陵城发起袭击。此城对孙权至关重要,一旦拿下,我们便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黄忠率先站起,抱拳说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率部冲锋陷阵,定要在广陵城下杀他个片甲不留!”
贾长生点头赞许道:“汉升勇猛,若为先锋,我自是放心。但广陵城城高池深,防御坚固,孙权必定派有重兵把守。先锋军不可贸然强攻,需谨慎行事,待大军集结完毕,再一同发动攻势。”
赵云也起身说道:“主公,云愿率一支精锐部队,迂回至广陵城后方,截断敌军退路,防止孙权派兵增援或城内守军突围。”
贾长生微笑着说道:“子龙心思缜密,此计甚好。你率五千轻骑,趁夜出发,务必隐秘行动,不可打草惊蛇。待攻城战打响,便立刻截断敌军退路,与我军前后夹击。”
魏延紧接着说道:“主公,末将愿带领一军,负责攻城器械的打造与指挥。保证在攻城之时,为大军提供有力支持。”
贾长生说道:“文长,攻城器械关乎战事成败,责任重大,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打造云梯、投石车等器械,确保质量,按时完成。”
安排好将领们的任务后,贾长生又对谋士徐庶说道:“元直,你负责收集广陵城的详细情报,包括敌军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城防弱点等。同时,密切关注孙权其他城池的动向,防止他们出兵救援。”
徐庶领命道:“主公放心,庶定会全力以赴,确保情报准确及时。”
贾长生接着说道:“庞统,你协助我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结合各方情报,分析最佳的攻城时机与策略。”
庞统一拱手,说道:“主公放心,统定不辱使命。”
会后,将领们与谋士们立刻各自展开行动。黄忠挑选了三千精锐士卒,作为先锋军,日夜操练,熟悉攻城战术。赵云则精心挑选了五千轻骑,这些骑兵皆是骑术精湛、行动敏捷之人。他们准备好干粮、水袋和必要的装备,等待着夜幕降临,便踏上迂回敌后的征程。
魏延则带领工匠们,在营地附近砍伐树木,打造云梯。士兵们协助搬运材料,投石车的制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匠们按照设计图纸,精心组装每一个部件,确保器械的坚固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