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峰出现,朱由校大喜过望,快步上前两步,仔细的打量了杨峰好一会,深吸了口气后这才让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
千言万语最后只说了一句:“瘦了……也黑了!”
看到朱由校那做不得假的激动神情,杨峰的心里也是一暖,躬身道:“臣惶恐,让陛下担心了!”
“哈哈哈……看到爱卿平安归来,朕比什么都高兴!”
朱由校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立即吩咐道:“三德子!”
“奴婢在!”
“告知御膳房,朕要和江宁侯一块用午膳,让他们多做点拿手的东西来。”
“奴婢明白了!”
三德子答应了一声立即走到一旁对着一名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这名小太监立即领命而去。
杨峰则是犹豫了一下,“陛下,微臣刚回来,尚未回府沐浴更衣,贸然跟陛下用膳恐怕不大好吧,再者说了,微臣的家眷还在宫外呢。”
“这有什么。”朱由校不以为意的一挥手:“你们又不是外人,不用讲那些俗礼。你的那些家眷皇后会招待他们,咱们现在御书房对付一顿,晚膳的时候咱们再一起吃。”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杨峰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同意啰。
只有一旁的三德子有些羡慕的看了杨峰一眼,陛下对江宁侯哪里是对待臣子的态度啊,这跟对待自家亲人也没啥两样了。
皇帝吩咐开饭,御膳房自然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情办妥。
很快,几名御膳房的小太监已经捧着食盒进了御书房,熟练的开始摆放起来,不一会一桌子酒菜已经摆放完毕。
“杨爱卿,坐下吧!”
朱由校招呼了一声便率先坐了下来。
“那微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峰也不客气,跟着坐了下来。
他先是扫了一眼,桌上摆放着六菜一汤,三荤三素,而且看起来色泽很是醒目,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他暗暗点了点头,看来明朝的皇帝还是有节操的,至少比起另一个时空里一个人吃顿饭就要一百二十道菜,嘴里还不要脸的说自己节俭的满清鞑子皇帝要强得太多。
就在杨峰走神的时候,朱由校却亲自端起酒壶替杨峰斟了杯酒,这才端起酒杯道:“爱卿,这些年来你一直为国征战,实在是辛苦了,这一杯酒,朕敬你!”
杨峰赶紧端起酒杯:“多谢陛下,此乃微臣分内之事,不敢劳陛下挂念,这杯酒臣先干为敬!”
说完,杨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旁的三德子却是看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皇帝亲自给杨峰倒酒,而这家伙却一脸坦然的喝了,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喝完这杯酒后,这次三德子可不敢再眼睁睁看着朱由校动手了,赶紧走了过来亲自替两人倒酒。
“这一杯,朕替大明的百姓敬你,爱卿带来的高产种子可是救活了太多的百姓。”
连干三杯的朱由校脸色一下红了起来,只见他哈哈一笑:“这些日子朕一直为了西北之事而头疼,如今爱卿回来了,朕也能睡个好觉了,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陛下过奖了!”杨峰赶紧谦虚道:“微臣不过是俗人,能力有限,未必能帮得上陛下呢。”
“唉……”
几杯酒下肚的朱由校明显有些飘了,只见他把手一摆。
“连满清鞑子都被爱卿剿灭了,区区一些流寇算什么,只要爱卿出马必定是马到成功!”
朱由校这话说得没错,真抡起战斗力流寇给满清人提鞋都不配,杨峰能把满清给灭了,对付那些流寇自然不在话下。
杨峰也没有谦虚,他夹了几颗花生,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下,沉吟了一会才说道:“陛下,在来的时候微臣也向曹公公打听过流寇的一些情况,但只是一些零星的消息,不知陛下能否详细跟微臣说说?”
第0964章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听到杨峰发问,朱由校放下了筷子,拿起一张黄帕子擦了擦嘴巴。
他的动作很慢,似乎是在寻思着如何组织语言,过了一会才说道:“陕、山两地素来贫瘠,粮食出产较少。以往遇上灾年的时候便有逃荒的传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那里的土地价格一直都比较便宜。
不过自从爱卿从海外带来的土豆、红薯等高产种子后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土豆、红薯等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那里的士绅开始加剧了对土地的兼并,这两年朝廷从山西、陕西两地收到的赋税也越来越少。
当朕察觉到这一情况时却发现早已积重难返,总不能让那些人把已经到手的土地吐出来吧?”
杨峰不解的问:“即便土地兼并严重,但再怎么样那些地主总得雇人干活种地吧,既然如此那些百姓总是有口吃的,怎么会弄到遍地烽烟的地步?”
听到这里,朱由校恨恨道:“杨爱卿,你知道陕西一地的租子是多少吗?三七开,那些佃农累死累活一年后,需要上交给地主士绅七成的租子,自己只能留下三成,有些心狠的人甚至要二八开,你说说,那些佃户如何不反?”
“三七?二八?他们疯了吗?”
饶是杨峰见惯了世面,也不禁被这番话震得目瞪口呆?
古代地主收租子是多少呢?
在明朝,无论南方还是地主收的租子都是五五分成左右,当然了根据实际情况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
一般来说平均亩产约为两石左右,太平年景的时候,一石粮食的价格为六分银子,假设一户佃户家中有五口人三个劳力来算,租了十五亩地,以五五分来计算,这户佃户每年可以收获粮食十五石也就是1800斤粮食。
这些粮食也刚好够一家五口人吃的,但是请记住,这只是在太平年景的时候,一旦发生天灾或是人祸,那些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的佃户瞬间很快就会沦落为灾民甚至饿死。
五五分的租子是一般的行情,四六分已经是比较黑心的地主了,可现在杨峰居然听到居然有人要三七分甚至二八分,这简直就是大明开国以来都未有之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