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节(2 / 2)

皇帝的老师啊,这个名头不管走到哪那也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这也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

国人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当了未来皇帝的老师,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杨峰不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基本上没有人敢动他,这也相当于朱由校向他做出了承诺,就算哥们日后不在了,我的儿子也会罩着你,保你一辈子的平安。

深吸了口气,杨峰又朝朱由校躬身,肃然道:“多谢陛下厚爱,臣诚惶诚恐,不过眼下皇子尚年幼,臣过几日又要南下福建远征南洋,实在没有时间教导皇子。这样吧,等过两年皇子长大后,南洋的事情也平定了,臣自当竭尽全力教导皇子,您看如何?”

朱由校点点头:“就依爱卿所言,等过几年皇儿长大后爱卿再教导也不迟。”

杨峰这时突然变得有些严肃起来:“不过有件事臣还是要提醒陛下。”

看到杨峰严肃的神情,朱由校也正色道,“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杨峰看着朱由校一字一句的说:“陛下,自古皇宫便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更不知道被人安排了多少个眼线和耳目。

陛下自打登基以来,皇后娘娘和后宫的嫔妃们也诞下不少皇子公主,但却无一例外全部夭折,由此可知宫中的凶险,虽然前些日子被魏忠贤筛选了一遍,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所以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让皇子顺利成长,而不是急着替他找老师,您以为呢?”

听到这里,朱由校和张嫣的脸色也变了。

朱由校不是没有孩子,自打他登机以来包括张嫣在内的嫔妃共为他生下六个子女,但无一例外却全都夭折了,若说里头没有人在捣鬼那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朱由校和张嫣又不是笨蛋,他们当然知道这里头的水深得可怕,从这些人连皇子都敢谋害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后来又出了朱由校游园溺水的事情,朱由校就知道君权和臣权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也是他为什么开始重建新军并不惜硬扛满朝文武也要死保杨峰的缘故。

因为他很清楚,像杨峰这种肯将巨万身价与他一起分享并愿意为他开疆扩土的臣子如果不牢牢抓住那才是最愚蠢的,而朝堂上绝大部分张口忠君闭口圣人的读书人则是最阴险的。

爱子心切的张嫣俏脸一变,伸手拉住了朱由校的胳膊急切道:“陛下,臣妾好不容易才又有了皇儿,您可得好好保护好皇儿的安全啊!”

朱由校脸色微微一变:“梓童放心,朕知道怎么做。”

说完,他转头看向了杨峰轻叹道:“既然爱卿今天把话都挑明了,朕也就不瞒爱卿了。

别人都说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权倾天下,但又有谁知道朕这个皇帝当得是多么的憋屈,在此之前,梓童以及后宫嫔妃所诞下的幌子公主先后夭折。

朕知道,他们是不想让朕的这一脉流传下去。

事情发生后,朕大怒过,也杀了不少人,但依旧没能改变局面,直到朕重用魏忠贤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朕依旧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原本朕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无子嗣,只能将皇位传给信王了。但爱卿又给了朕希望,如今朕又有了皇子,这次朕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他,朕要将一个富强的大明江山交给他。

朕最信任的人里头就属爱卿最有本事,所以朕今天便将皇儿托付给爱卿,爱卿可愿担起这个重担?”

杨峰心中轻叹了一声,只感到肩膀有些沉甸甸的,他深吸了口气郑重道:“臣万死不辞!”

第0791章你来当阁老如何

文渊阁里,顾秉谦、朱国桢、韩爌和孙承宗这位新晋的阁老端坐在一张圆桌旁,在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一套古色古香的茶具,透明的茶杯里一根根绿色的茶叶正随着升腾而起的水雾不断沉浮着。

顾秉谦做对众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端起茶杯品了一口香茗这才笑道:“这一年多来,朝廷的事情越来越繁琐,老夫三人一直勉力支撑着。

虞臣(韩爌)和文宁(朱国桢)一直向老夫叫苦,总说让老夫向陛下进言,再提拔几位大臣入阁,可他们却不知道老夫何尝不希望能有人来分担内阁的事情,但陛下总说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好了,有了恺阳公,咱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看着笑呵呵的顾秉谦,孙承宗淡淡一笑,“阁老客气了,朝廷大事何等繁琐,这些年您却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陛下夸您乃是朝廷栋梁确实是名副其实,您至少还能为朝廷效力二十年呢。”

“咳咳咳……”

顾秉谦摇摇头,正要说话,但随即却低下了头剧烈的咳了起来,一旁的韩爌见状赶紧在他后背轻轻拍了几下,过了好一会顾秉谦才停止了咳嗽。

他无奈的自嘲道:“你看老夫这幅模样还能为陛下效力二十年吗?”

孙承宗不禁哑然,若是再说下去可就是骂人了。

“老夫前些日子刚过了八十大寿,已到耄耋之年,若是再眷恋这个位子不下去恐怕要被满朝文武骂死了。”

顾秉谦的目光在三人脸上扫了一圈缓缓道。

“老夫尚且记得,天启三年的时候,蒙陛下隆恩,晋升老夫为东阁大学士准老夫入内阁,天启五年升为内阁首辅。那时的大明可谓千疮百孔,内有党争不休,外有女真鞑子作乱。

老夫虽有匡扶社稷之心,但却苦于大明积弊已久,实在是有心无力。直到……直到这两年,大明才开始有了兴盛的迹象,老夫心里高兴啊,就算是死也有脸去见先帝了。”

说到这里,顾秉谦的脸上满是唏嘘之色,文渊阁里一片寂静,只是韩爌和朱国桢的脸色却有些尴尬。

大明能有如今的迹象多亏了谁他们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作为文官的代表,他们却是万万不能承认的,否则他们的颜面何存。

这时,顾秉谦又正色对孙承宗道:“稚绳,今天当着虞臣和文宁的面,老夫不妨把话说开了。你身为帝师,又精通兵事,实乃下一任首辅的不二人选,不知你对大明接下来的局势有何看法,不妨对我等直言。”

乍听到顾秉谦的话,孙承宗心里就是一惊,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老家伙要捧杀我。

首辅一职何等重要,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烈的家伙,当上皇帝后深感相权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乎便找了个由头将丞相这个职位给废了,弄了个六部出来,将朝中的事情大小一肩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还晚,偏偏他还乐此不疲。

但当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朱棣上位。对着每天要处理的那一筐筐奏章很是头疼,于是乎弄出了个内阁的部门,刚开始这个内阁的作用只相当于秘书,每天帮忙着处理些文件之类的。

但到了最后,老朱家的子孙那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而内阁的权利也变得越来越大,到了现在内阁首辅已经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朝廷中诸多大事都要内阁的首肯才能顺利颁布实施,能进入内阁也是所有文官的最终梦想。

现在顾秉谦居然说下一代首辅非孙承宗莫属,这如何不让孙承宗感到吃惊,要知道韩爌和朱国桢入阁的时间还在他前面呢,你这不是替我拉仇恨嘛。

顾秉谦什么人啊,当了几十年的官,整个人都快成精了,看到孙承宗的脸色立刻就知道他的想法。

他淡淡的笑了:“恺阳公不必多虑,老夫这可不是在捧杀你。早在你回京之前老夫就曾经跟虞臣和文宁提起过,他二人也都认为你坐上这个位子比他们更适合。”

“这是为何?”

孙承宗实在是想不明白,说起来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韩爌和朱国桢二人其实都不逊色于他,更何况他们比自己还早入阁,即便是排资论辈的话也轮不到自己啊。

看到孙承宗那张带着疑惑甚至是微微警惕的眼神,顾秉谦对一旁的韩爌和朱国桢努了努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