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2 / 2)

“你们的大清国眼瞅着就要完蛋了,还皇帝陛下呢,没想到你这个阉人对皇太极倒是挺忠心的。”

“你……你……简直胆大包天!”

三德子气得身子都在发抖,对于他这个净了身子的人来说皇太极就是他的天他的一切,现在居然有人敢在他面前直呼皇太极的名字,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要是换做往日,谁敢这么喊绝对会被他让人拖出去诛三族,不过今天嘛……

“好了,你这个太监话还真多!”

看到提着弯刀的三德子全身发抖,这名百总自然认为这是太过害怕给闹的,毕竟被几十支火铳给指着,神仙也得跪啊。

他不耐烦的将火铳指着三德子喝道:“我再说一次,立刻将手中的兵刃放下,否则老子可就对你不客气了。现在我数三声……一……”

还没等他数完,后面的皇太极轻叹了一声:“好了,三德子,你的忠心朕知道,现在你把刀放下吧。”

听了皇太极的话,三德子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噗通一声跪在了他的跟前淘淘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悲泣道,“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岂可受人侮辱,都是奴才没用啊!”

“陛下?你叫他陛下?”三德子的话音刚落,这名百总脸上立刻露出了又惊又喜之色,他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皇太极,仿佛看到金光灿灿的银子和官职在向他招手:“你就是皇太极?”

“不错,他就是满清鞑子的皇帝皇太极。”

一个声音在后面响起,只见杨峰已经在数十名家丁的拥簇下走进了院子。

看到杨峰到来,院子里的军士纷纷让到两旁。

杨峰进了院子,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皇太极,目光有些复杂,良久才摇摇头有些失望的说:“皇太极,这才几年没见面啊,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看来即便是我没有打进来,你也活不了多久了。”

皇太极还没说话,一旁的三德子前先一步喝道:“你大胆,竟然对陛下如此无理?”

“陛下?”

杨峰不禁失笑起来,面带讥讽地说道:

“皇太极,若是本候没记错的话,你父努尔哈赤早年的时候曾经在我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效力,也接受过我大明的册封,曾任龙虎将军之职,深受我大明国恩。

只可惜努尔哈赤狼子野心,看到自己羽翼丰满后,居然打出了什么七大恨的旗号对昔日的恩主下毒手,在辽东十多年间杀戮无数,将辽东两百多万汉人杀得只剩下数十万。

而你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也继承了他的遗志,立志要入主中原。如此恩将仇报畜生不如的东西,居然也当起了皇帝,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被杨峰这么一讽刺,皇太极居然也没有发怒,只是淡淡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好笑的,你们汉人有句话说得好,成王败寇。你们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也当过和尚乞丐吗,如今我输了自然由得你怎么说都行,若是我赢了恐怕今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成王败寇,不错!”

杨峰点点头。

“这话倒也不错,不过你们满人崛起于白山黑水,整个满族不过区区数十万人,粗鄙而又没有文化,却妄想取代我大明成为中原正统,你不觉得你的野心太大了吗?”

皇太极深深的看了杨峰一眼:“朕却不这么觉得,昔日蒙古人能建立大元,为何今日我满人不能建立大清国?

不是朕小看你们,你们大明那些文臣武将一个个既贪财又怕死,偌大的大明空自号称拥有百万大军,却被大清打得节节败退。

朕只是恨老天爷,为什么让大明出现你这么一个人物,而且还处处跟我大清作对,否则我大清取代大明那是迟早的事情。”

听到这里,杨峰的心中就是一凛,在另一个时空里,眼前这个人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位子之后,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最终为入住中原打下了基础。

说到这里,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杨峰,你今日亲自前来是想来看朕的笑话吧?或许你还想生俘朕,将朕带到大明的京城,不过朕要告诉你,你这是休想,朕……朕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是……是不会接受这个耻……耻辱的……”

说到这里,皇太极的脑袋一歪,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嘴角慢慢的流出了一缕黑血……

“陛下……”

很快,院子里响起了三德子凄厉的叫声……

第0776章心慈手软?

皇太极死了,死在了杨峰的面前,早在杨峰来之前他做好了准备,当看到明军攻进皇宫后他便服下了那枚服下后必死的毒药。

看着瘫在椅子上嘴角流血的皇太极,杨峰长长的舒了口气,皇太极一死,盛京又被自己拿了下来,这个大清国算是完了,就算是还有一些余孽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起来也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都是死在他的手里,若是被后世的那些遗老遗少们知道,杨峰恐怕要被他们喷成翔。

不过杨峰对此并不感到后悔,虽然后世不断有清粉拼命的替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对父子以及整个满清王朝大唱赞歌,说满清就是代表了先进的,进步的势力,冲击了腐败的明朝,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云云。

但是杨峰对此却嗤之以鼻,他从来就没有看到在满清统治的三百年间整个华夏有任何的进步和发展,纵观整个满清的历史,他只看到了抢掠、杀戮和破坏。

他也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他只明白,满清的军队所到之处,并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没有经济贸易,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

他更不知道什么必定取代的新兴霸业,他只知道,说这种话的人,应该自己到清兵的马刀下面亲身体验一下。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

满清的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

在满清统治华夏的几百年里,满清的统治者就是靠着杀戮来维持对华夏的统治,偏偏还恬不知耻的吹嘘什么康乾盛世,其实在满清统治的这几百年里,华夏的无论是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不但没有任何进步,反而出现了大幅后退,你能想象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满清用来抵御英国侵略者的火炮竟然还是三百年前明朝的火炮吗?

就是在满清统治的这数百年间,华夏从领先世界的东方大国,最后变成了西方人嘴里的东亚病夫,直到太祖带领着军队在废墟里重建了华夏,又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努力,这才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全世界都瞩目的强国。

后世也有人在论坛以及网络上拼命的诋毁明朝,说明朝是如何如何的腐朽,我大清取代明朝是如何的天经地义,但这些清粉却绝口不提,在明朝的时候尽管有着官僚腐败等等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时是明一朝,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于科技、经济的发展都是持积极包容的态度,绝不会像我大清一样,看到火器的威力后担心这种东西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整天惶恐不已。

那位自称千古一帝的康麻子在得知朝廷出了一位名叫戴梓的火器天才研制出了“连珠火铳”这种可以连发的火器后,害怕这种火器大规模装备后会威胁满人的统治,居然找了个借口将其流放到了辽东,使得他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凄然离世。

这其实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不安全和恐惧感,否则也不会立下满汉不得通婚的铁律,他们也从来没有把汉人当成自己人,后世那位慈禧太后也不会说出“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话来了。

“侯爷……侯爷……”

一个声音大打断了杨峰的沉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