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和朱国桢俩人也算是老臣子了,前些年因为跟我们的魏公公斗得太厉害而被弄了下去,如今又被朱由校给召了回来,朱由校的这个态度一度让魏忠贤感到很是有些不爽。自己好不容易把这两个刺头给弄回了老家啃红薯,现在自家老板却又把他们弄到内阁来,这不是摆明了要制衡自己吗?
“臣等叩见陛下!”
“爱卿等人都平身吧!”
几名阁老行礼后纷纷站起了身子。
朱由校对身边的小太监道:“来人……给几位阁老赐座!”
“谢陛下!”
等到几人都坐下后,朱由校这才微笑道:“几位爱卿联袂来找朕,莫非是为了江宁侯和田尔耕二人在绍兴查办那些商贾之事而来的?”
几名阁老相互对视了一眼,顾秉谦苦笑道:“陛下料事如神,臣等前来正是为了此事。”
几人说话的时候魏忠贤在一旁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门外,仿佛事不关己一样,说到底别看他在外人面前是威风凛凛的九千岁,但在面对朱由校时他只是一个奴婢,皇帝对他们这些宦官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历代皇帝都喜欢任用宦官的主要原因,除了要用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之外,容易控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过魏忠贤虽然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暗自冷笑:“这些文人别看整日里高喊着成仁取义,但骨子里就是一群贪财好名的人,一千八百万两银子的现银和价值两千万两的各种金银珠宝、古董、房产、店铺,这些东西就是神仙见了也得动心,这些人现在还不是象闻到了屎味的狗一样屁颠颠的跑来了。”
此时的魏忠贤看着龙案前端坐的几个身穿绯袍的阁老,突然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就连眼中也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眼神。
只听朱由校在一旁故作惊讶问:“绍兴府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商贾竟然勾结绍兴知府杀害数百名锦衣卫,这样的恶行跟造反也没什么两样,难道诸位爱卿要为那些商贾求情么?”
听到这里,魏忠贤差点笑出声来,他没想到平日里总是一本正经的皇帝竟然也会用这种方式怼人,而且表情还是那么的严肃,却还能让人忍俊不住。
听了朱由校的话,顾秉谦则是老脸一红,轻咳了一声转头看了看身旁的众人,意思很明显,你们不能老是让我一个人顶在前面,自己也该说点什么吧。
韩爌(kuang第四声)无奈的一拱手:“陛下……臣等……臣等确实是为了绍兴府之事而来的,只是却不是为了那些商贾求情的,那些商贾竟敢杀害天子亲军,万死也不足以赎其罪行,臣等这次来是为了江宁侯查抄的那些银两来的。”
“哦……”朱由校故作惊讶的说:“江宁侯在折子里确实说了查抄了一千八百万两的银子,可是这些银子此刻还在绍兴呢,诸位爱卿现在就跟朕讨论这些银子是不是太早了些?”
看着朱由校惊讶的表情,顾秉谦和几位大臣的心里则是一阵无奈,这位今年才二十三岁的皇帝如今是越来越成熟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也越来越有了一名成熟帝王的风范,就象刚才这句话一样,乍一听朱由校是在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却是在嘲笑顾秉谦几名阁老,说好的读书人的矜持哪去了?
被朱由校这么暗地里一讥讽,饶是这些人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也不禁老脸一阵火辣辣的,只是跟几千万两银子比起来,面子这点东西算个屁,就是打破狗脑子也得争啊!
韩爌继续道:“陛下,正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江宁侯在绍兴查抄了如此多的商贾,弄到了几千万两银子,可谓天下瞩目,这些银子迟早都是要上缴朝廷的,既然如此咱么早点定个章程出来,也好对天下有个交代啊!”
朱由校不禁一震无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低估了文官的脸皮厚度,有心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有些话自己还真不合适说,幸好一旁的魏忠贤看到了自家老板的难处,立刻站了出来对着韩爌喝道:“韩大人,你说要对天下有个交代?咱家敢问,天下人想要朝廷对他们有什么交待,莫非朝廷欠了他们的不成?”
对魏忠贤这个老对头韩爌自然就不用客气了,只见他冷笑道:“魏公公,您怎么说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难道不知道天下人说天下事这句话吗,江宁侯在绍兴弄出了这么大的阵仗,抄家又抄出了那么多的银子,他不将银子押解进京,难不成还想自己留下来不成?”
魏忠贤也不甘示弱,反讥道:“韩阁老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还找陛下商议做什么?你们几个人自己给江宁侯下道公文,让他派人将银子押解进京交给你们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我草你妈,你个生儿子没屁眼的阉人!”韩爌等人不禁在心里破口大骂,杨峰是什么人?人家可是堂堂的江宁侯,征南大都督,手中握着数万雄兵,又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内阁要是能调动得了他那才是见了鬼了。
深吸了口气,韩爌对朱由校低声道:“陛下,如今朝廷的情况您是知道的,户部的银两只有不到二十万两银子,户部尚书郭允厚已经好几次到内阁来哭诉了,若是朝廷再有什么事户部就真的没有银子可以调拨了。”
看到韩爌可怜巴巴的样子,朱由校也不由得轻叹一声。平心而论,内阁的这几个人里头,除了顾秉谦能力比较平庸之外,无论是韩爌还是朱国桢都是很有能力的,否则他也不会将这两人重新召回来,现在看到韩爌说得这么可怜,他也不好真的不管,这才说道:“也罢,既然如此那朕先下旨让杨爱卿先押解三百万两银子进京填充户部吧。”
“臣等谢主隆恩!”
第0569章闲逛
从御书房出来,顾秉谦、韩爌和朱国桢等人慢慢的走在宫中的青石板路上,春日的阳光从天空中肆无忌惮的泼洒着热量,将整个大地照得暖洋洋的。
三人走了一段路后,韩爌长吁了口气后说道:“江宁侯终于将手伸到江南了,对于大明来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顾秉谦沉默了一下后道:“不管是好是坏,江南是应该治理一下了,我大明赋税有六成来自江南,但近年来江南各地也越来越不像话,江宁侯过去敲打一下也是好的,免得有些人越来越无法无天。”
朱国桢却是轻哼了一声:“顾阁老说得倒是轻松,你有没有想过江宁侯这么一闹,江南各地士绅会怎么想?这一次江宁侯在绍兴查抄了那么多家盐商和海上,弄得人心惶惶,若是引起动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动乱?”顾秉谦却是轻笑道:“能有什么动乱,有江宁侯数万大军在那,谁又敢乱动?”
朱国桢眉头就是一皱,出言道:“顾阁老,莫非你忘了武不可持久么?”
顾秉谦反讥道:“武不可持久?难道朱大人忘了田尔耕麾下的五百锦衣卫是如何被人屠戮一空的?总不会是被人用微言大义给灭的吧?”
朱国桢一时无语,过了一会才不悦道:“阁老今日为何频频替那江宁侯和田尔耕说话,莫非你忘了自己的本份和立场?”
“本阁老非是替江宁侯说话,而是江南这些年闹得实在是太不像话了。”顾秉谦轻叹道:“这两年文宁(朱国桢)和虞臣(韩爌)你二人闲赋在家,老夫在内阁只能是勉力支撑,眼看着大明的国势日渐衰败,老夫心里着急啊!
可是你们看看江南那些人都干了些什么?每日里就知道花天酒地,逛青楼玩瘦马,这些东西与国何益?
更可恨的是他们不思报效朝廷依旧罢了,还拼命的拖朝廷的后腿,去年浙江一地上缴的茶税竟然只有区区十六两,他们把朝廷当成了什么?三岁小孩么?”
听到这里,朱国桢不禁无语起来,这些东西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却偏偏又没法改变,因为在大明偷税漏税是一种潮流,如果不偷税漏税的话,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听起来很可笑吧,但这就是事实。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交税收朝廷就没有银子么?
他们当然知道,但每个人都会有侥幸心理,这些人会想,反正我又不是皇帝,大明朝廷有没有银子跟我有何关系,我只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快活就好了。
一想到这些事情,朱国桢就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其实他也不是不想改变这种局面,但是一想到要跟全江南的士绅商贾做对,即便是他也会感到不寒而栗。
看到朱国桢难看的脸色,顾秉谦不禁叹息道:“文宁,老夫自知自己才华平庸,在内阁呆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久了,今后内阁也要仰仗你和虞臣来为陛下分忧了,所以老夫盼望你们日后做事能以国事为重,切勿参杂太多私心。”
顾秉谦今天这些话可谓是很有些掏心窝的味道了,朱国桢和俩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对他拱手道:“下官多谢阁老教诲!”
“老夫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顾秉谦轻轻一颔首,“你们瞧着吧,等到那三百万两银子被押解进京后,来找咱们的人肯定会踏破了门槛。”
十天后
绍兴府的最繁华的夫子庙旁边走来了几名衣着光鲜的一男三女,男的器宇轩昂面容清秀,女的也是容貌出众气质高贵。
这样的男女组合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只是面对大街上众人的目光这几名男女却显得很是自然洒脱毫不在意,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杨峰和海兰珠、大玉儿和哲哲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