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响了二十四声。”一旁有人插了一句。
“什么……响了二十四声,王大人你没听错吧?你确定只响了二十四声,而不是五十四声?”
“你这是什么话,兄弟我今年还没老糊涂到连二十四和五十四都会数错的地步!”那位叫做王大人的官员有些不悦起来。
“可是……可是……”
众人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这些人好像闹了个大笑话了。
刚才说过,景阳钟在上早朝、召集大臣议事以及皇帝驾崩的时候都会响起,而区别它们的方式就是听它敲响了几下。十二声是告诉官员们,赶紧来打卡上班,否则老板就要骂人了。二十四声则是通知京城的官员,不管你在干什么,赶紧给我进宫报道,老板有紧急的事情找你们开会了。最后,景阳钟响五十四声那才是代表皇帝驾崩的意思。
现在钟声只是响了二十四下,可他们却在这里痛哭流涕,这换了哪个皇帝都会勃然大怒吧,老子活得好好的,你们却在这里给我嚎丧,这是在盼着我死掉吗?
“不对啊。”又官员不相信的说:“景阳钟乃是国之重器,除了那种事之外,若无陛下应允谁若敢擅自敲击的话那可是要杀头的!眼下陛下病危,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擅自敲响景阳钟?”
不过好在景阳钟停顿了一会后又响了起来,这回众人终于听清楚了,确实就是二十四响,这是在召集文武百官们入宫觐见啊?
一时间官员们都有些迷茫起来,皇帝老子如今正病危呢,谁在召集他们进宫呢?
“恩师,您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此同时,钱谦益也在悄悄的问高攀龙。
“老夫又怎么知道?”高攀龙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你妹的,刚刚以为老板嗝屁了,害得自己哭了半天,可最后才发现恼了半天竟然是老板在喊自己去上班打卡,这让我们的高大人情何以堪啊,感情刚才大家伙都白哭了。
看向了皇宫的方向,听着传来的阵阵悠扬的钟声,高攀龙神情变得有些阴冷起来:“不管怎么说,景阳钟既然响了二十四声,我等身为臣子的自然要入宫觐见陛下。”
当说到“陛下”两个字的时候,高攀龙特地加重了语气,只是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讥讽之色。对于天启皇帝的病情高攀龙是非常清楚的,从宫内传来的消息来看,天启皇帝这几天的病情已经不断恶化,高烧不退不说,还出现了昏迷时间越来越长,无法进食等状况,已经有御医说了,皇帝的驾崩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既然连御医都已经判了死刑,高攀龙绝不相信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还会出现什么逆转。
“老夫虽然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胆,擅自敲响景阳钟,但是老夫会让你知道,惹怒了老夫的后果!”
高攀龙拍了拍官袍上的尘土,又整理了一下衣冠和头上的乌纱帽,扭头对众人道:“诸位大人,既然景阳钟响了二十四声,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自然就要赶紧入宫觐见陛下,这回老夫倒要瞧瞧,还有谁敢将我等拦在午门外?”
“对……我等一起入宫,一同为今日惨死在杨峰刀下的苏大人讨个公道!”不知道是谁在人群里喊了起来。
“说得对,这一次咱们是奉诏入宫,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
一想到今天受到的屈辱,官员们一时间“群情激奋”起来,很快众人很自觉的排好了队列朝着午门走去,而这次午门外的侍卫和江宁军们并没有阻拦他们,他们很顺利的便进入了皇宫……
第0421章一片寂静
景阳楼的钟声不断的响起,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才停了下来,这时候夕阳已经斜落到了太和殿的楼顶了。
此时,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上千人,可以说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们都来了。
这是一次特殊的朝会,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次朝会的时间并非是官员们习惯的早上,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皇帝早已病危,但却有人以皇帝的名义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群臣议事,这无论是搁到哪个朝代都是足以杀头的大罪。
太和殿内,站在最前面的依旧是几名内阁阁老,站在右边的那几名勋贵不算,到了大明后期,武勋早已被文官集团压制得早就没有了存在感,他们之所以每天来上朝不过是因为面子在作祟而已,否则一眼看过去满朝就只剩下了文官岂不是很尴尬。
此时太和殿内满是喧哗声,官员们或在窃窃私语或在大声争辩,就连往日维持秩序的御史们也加入到了争吵的行列里,而且还越吵越凶,不少官员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动起手来。
“顾阁老,今日之事一定要给咱们一个交待!”高攀龙的脸色十分难看,仿佛面前的顾秉谦欠了他几百两银子没还似地,“杨峰跋扈之极,竟然在午门外当着百官之面下令麾下军士杀害我都察院御史,若是此等恶行不能得到应有之惩罚,我大明律法岂非形同虚设?”
顾秉谦身为内阁首辅,看人的眼光自然是有的,他并没有被高攀龙那看似激动的外表给蒙蔽,而是淡淡地说道:“高大人,你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理应约束好下属更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动不动就领着麾下的官员到午门外逼宫。”
“逼宫?”高攀龙摇头道:“顾阁老此言下官不敢苟同,如今陛下病危,朝中大事无人做主,吾等理应推举一名才华出众之人替陛下处理朝政,而不是让司礼监独揽大权。下官认为信王殿下聪颖果决,又同为光宗皇帝的子嗣,由信王监国不但名正言顺而且还非常合适,难道此举也错了吗?”
顾秉谦对高攀龙心里打的小九九心知肚明,自然不会被他的话带偏了方向:“可是如今陛下病危,高大人你却带人围堵在午门外逼迫皇后娘娘下懿旨,这岂是为臣之道?”
高攀龙冷哼了一声:“顾阁老此言差矣,国事家事孰轻孰重?陛下病危皇后娘娘忧心忡忡我等自然是感同身受,但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又岂能因为家事耽误了国事!”
“高大人,你知道自己再说什么吗?”
顾秉谦勃然色变,高攀龙实在是太过份了,连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样的话都说出来。
“陛下尚在,你这是在诅咒陛下么,信不信本官立刻上折子参你!”顾秉谦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其实高攀龙的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过好在他们说话的声音比较小,周围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否则少不了又是一场麻烦。
“顾阁老,下官失言了,请您见谅!”男子就要能屈能伸,意识到了错误的他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刻向顾秉谦道歉。
看着向自己作揖道歉的高攀龙,顾秉谦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轻哼了一声:“这次就罢了,下次若是再让本官听到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本官可就不客气了。”
“谢过阁老!”
高攀龙再次道谢,只是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正所谓君子可以欺其方,顾秉谦虽然不是什么君子,但他身为首辅自然不能太过斤斤计较,而且现在天启皇帝病危,即便是他上折子弹劾也没人处置啊,所以只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和殿内的官员们情绪也越来越急躁,不少官员们开始鼓噪起来,他们认为有人假传陛下旨意敲响景阳钟,应该将这个找出来严加惩处。还有人认为既然大家已经进了宫,那就应该趁机道乾清宫去请求皇后下懿旨让信王监国。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这些人说如今三位娘娘同时有了身孕,肯定会有人诞下皇子,让信王监国是否不妥。但说出这个观点的人立刻就被人反驳,即便是皇后诞下皇子,等到皇子成年也得十多年,难道这十多年里大明就不需要皇帝了么?
一时间众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吵得不可开交,大殿上的官员们一个个面红耳赤的跟乡下的村妇们吵架也没什么区别,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陛下驾到……百官肃立!”
这一个声音响起来后,原本喧哗得犹如菜市场一般的太和殿奇迹般的静了下来,百官们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用最快的速度站到了自己的班位上,齐齐拜了下去,口中称颂道:“吾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等到叩拜之后,立刻就有人回味过来了,不对啊?眼下天启皇帝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呢,哪来的陛下?
一想到这里,不少人立刻就感到自己被愚弄了。正好这时候几名太监正好抬着一顶龙撵从太和殿里穿过,一名性子暴躁的官员忍不住站了起来厉声喝道:“放肆……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冒充皇帝,难道就不怕诛九族么?”
随着他话音的落下,龙撵在他的面前停了下来,帘子打开后露出了一张消瘦而年轻的面庞,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龙撵上响起:“冒充皇帝,你是在说朕吗?”
随着声音的落下,说话的人也从龙撵上走了下来。
“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