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1 / 2)

听到这里,众人一片哗然,朱由校刚刚说要考虑削掉一些人的爵位,话音刚落就举起了屠刀,而且众人看得很清楚。这份圣旨是刚刚已经准备好的,这就说明在此之前朱由校已经做好了把朱纯臣消爵的决定。

一想到朱纯臣一脉已经传承了近两百年的爵位就这么没了,所有人的心里都涌起了一股寒意,他们第一次觉得老祖宗留下的这个与国同戚的爵位好像也不是那么稳当了。

宣读完旨意的王体乾看着面前这些面如土色的贵戚们心里涌起了一阵快意,王体乾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平日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就算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因为这些大臣还要仰仗他这个掌印太监手中披红的权利。

可这些勋贵却不一样,这些早就没有上进心的勋贵们对他们这些阉人总是一副鄙夷的模样,这也让王体乾心里憋了一团火。现在好了,这些人一旦没有了老祖宗给他们的那层皮,这些人恐怕连北京城里的平民都不如。

“王体乾……”朱由校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被吓了一跳的王体乾赶紧躬身道:“回皇上,奴婢在!”

朱由校淡淡的说了句:“拟旨!”

“喏!”

王体乾赶紧一摆手,两名小太监赶紧抬着一张小桌子走了过来摆在旁边,并将笔墨纸砚铺好,王体乾这才盘膝坐在地上拿起毛笔看向了朱由校。

只见朱由校冷笑着看了跪在面前的众勋贵一眼了,毫不犹豫地说道:“建昌侯王纪申、永宁侯陆宽亮、奉贤侯姚广宽……忠信伯焦丽安等人平日里多有不法,如今又不尊朝廷法令擅自囤积居奇,祸乱京城,现将这些人爵位全部消减一级,钦此!”

“咚……”刚刚醒过来的建昌侯王纪申听完朱由校的话后两眼一翻身体往后一仰,随即又有人高声叫了起来:“来人啊,建昌侯又晕过去了……”

没有人理会变得人仰马乱的乾清宫,朱由校将成国公一脉的爵位削掉,并将今天跟风将粮价提高了两倍的所有粮店背后的勋贵们全都将爵位消减一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不仅如此,第二天的《真理报》还大肆报道了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这下整座北京城都轰动了起来,人们在惊讶朱由校如此果决的同时也对眦睚必报的杨峰产生了一股深深的忌讳,朱纯臣前脚刚驳了他的面子,他后脚就将朱纯臣给抓了起来,并且还将他的爵位给消了,这简直比杀了朱纯臣还难受啊。

在杨峰那近乎蛮不讲理的强力弹压和朱由校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下,这股粮食涨价的风潮很快就被打压了下去,原本还在暗中观望的官员赶紧将那股小心思给收了起来,老老实实的按照朝廷的命令开始在城外搭建临时住宅安置灾民,杨峰则是从粮商们的手中以平价收购了大量的粮食用以赈济灾民,半个多月后这股震动了京城的火药厂大爆炸风波这才慢慢平息下来。

就在满朝文武松了口气的同时,突然一封六百里加急被人送到了内阁,随后很快出现在了朱由校的龙案上。

朱由校看到这封六百里加急后也是愁眉不展,原来就在今年,闽南发生了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

一股以郑芝龙为首的海盗利用这个机会,率领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今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泉州、厦门,袭铜山(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于奔命,莫可奈何。

福建巡抚夏大言无奈之下只能将福建的情况如实禀报给了朝廷,并请求朝廷尽快出兵剿灭这股海匪。

接到这封六百里加急后,朱由校不敢怠慢,感激召集内阁前来商议。

朱由校的脸色很不好看,京城的事情眼看着刚刚平息,现在厦门又出了大乱子,这让他如何能够开心得起来?他沉声道:“诸卿,福建又海匪作乱,福建官兵却是连吃败仗,夏大言也没有了办法,这才向朝廷求援,不知诸位阁老有何良策?”

顾秉谦捻须沉吟了一会才说道:“陛下,此事不可久拖,需得派出一员得力干将带着精兵强将将这股海匪迅速剿灭,否则若是让这股海匪成了气候便是后患无穷啊。”

朱由校赞同道:“顾阁老此言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只是不知派何人去主持大局为好?”

话音刚落,黄立极便站了出来对朱由校拱手道:“陛下,臣保举一人,此人能征惯战骁勇异常,击败区区一个郑芝龙必然不在话下。”

朱由校微微一怔,他已经猜出了黄立极说的是谁了,果然就听到黄立极开口道:“臣说的此人就是江宁伯杨峰,江宁伯久经沙场,就连建奴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收拾区区一个海匪自然是不在话下。”

虽然明知道黄立极举荐杨峰去福建是不安好心,但朱由校却偏偏说不出反对的话来,毕竟如今的杨峰骁勇的可谓是名声在外,谁不知道杨峰打仗很厉害啊。

“陛下,臣附议!”

黄立极说完后,顾秉谦等几名阁老对视了一眼,也纷纷出言支持。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朱由校苦笑不语,这大半个月杨峰一直忙着赈灾的事情,连囫囵觉都没睡几个,现在又要派他去福建剿灭海盗,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看到朱由校犹豫的模样,黄立极生恐自家老板不同意,赶紧说道:“陛下,福建的情况危急,若不速派得力干将前往,恐福建一地将会糜烂啊。”

听到黄立极的话,朱由校的心动了。他知道黄立即有私心,但他的话却是对的,如果不尽快派人平息海匪的叛乱,那么福建将有糜烂的危险。

沉吟了良久,朱由校才说道:“这样吧,朕先将杨峰找来,当众问问他的意思。”

第0359章出征福建

杨峰很快来到了皇宫,当他跟着带路的太监进入坤宁宫的偏殿时,看到三名内阁的阁老,兵部尚书王永光等诸位大臣都在,不仅如此就连魏忠贤竟然也在里面,这不禁让杨峰感到很是意外。

来到大明后,杨峰才知道其实历史上对于魏忠贤的描写是有偏差的。史书上的魏忠贤贪婪、嗜杀、只知道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但跟他接触过后杨峰才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魏忠贤固然有着诸如贪财、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缺点,但有一点他比起东林党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要强得太多。

那就是魏忠贤会替朱由校赚钱,在杨峰到来之前他就是朱由校的钱袋子,在朝廷财政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大明依然能够勉强运转靠的就是魏忠贤捞钱的本事。而且魏忠贤这个人固然贪婪,但他不挑食,什么东西赚钱他做什么,比如先前南京的金银珠宝行之类的东西就是他创办的,赚来的银子他自己固然留了一些,但大头还是给了朱由校,这也是朱由检明知道自己的皇后张嫣把魏忠贤恨得牙痒痒的也重用魏忠贤的原因。

而且魏忠贤为人还很低调,平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司礼监处理事物,基本上很少露面,杨峰来到京城已经大半年了,至今也只见过魏忠贤两三面而已,这也是看到魏忠贤后杨峰感到奇怪的原因。

“微臣杨峰见过陛下!”杨峰朝走到跟前朝朱由校施了一礼。

“杨爱卿,你来啦?”看到杨峰到来,朱由校原本带着忧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杨峰无奈地说道:“陛下不是放了微臣六天的假吗,怎么又把微臣给喊来了?”

赈灾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杨峰特意向朱由校请了几天假在家里陪新出声不久的孩子,虽然这次生的是个女孩,但对于第一次有孩子的杨峰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惊喜,如今杨峰基本上一有空就会抱着孩子满院子的转悠,他对孩子的喜爱程度固然让哲哲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放了下来,但也让海兰珠、郑妥娘和大玉儿等几女都有些吃味起来,这些天晚上都在拼命的“压榨”着杨峰。

看到杨峰竟然当着众大臣的面跟朱由校如此随意,黄立极有些不悦的说:“江宁伯,如今陛下正和我等商议国家大事,你怎可如此没大没小,不懂尊卑礼仪?”

杨峰眉头一掀,黄立极这话可是埋着陷阱啊,如果这话落实后传扬出去的话,一个不知礼义不知尊卑的帽子可就牢牢的扣在杨峰头上了。这个锅杨峰可不能背,他冷笑着对黄立极道:“黄阁老,你倒是说说看,杨某人怎么就没大没小不懂尊卑了?论爵位,本伯是皇上钦封的江宁伯,论品级本伯是超一品,比起你这个正二品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要高上两级吧,可是本伯也没看到你向本伯行礼啊?难道你这个文渊阁大学士也是徒有虚名不成?”

“你……”黄立极不禁为之气结,他这个文渊阁大学士可是仅次于建极殿大学士的存在,是最顶尖的读书人,怎么是杨峰这个靠着杀戮得来的伯爷能够比拟的?

可他却又不能说杨峰这个江宁伯不如他,因为在建国之初老朱同志就规定了,大明地位最崇高的人除了皇帝之外就属亲王、藩王以及分封的公侯伯的勋贵了,在老朱同志看来,这些人才是大明的基石,至于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读书人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这天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的读书人。

君不见老朱当年动不动就杀得人头滚滚,但凡是贪污五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就要剥皮充草,有些地方的官员都杀了好几茬了,可想当官的人照样如同过江之鲫。只是到了土木堡之变后武勋的力量几乎消耗一空,文管集团这才趁机崛起,更是公然喊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谬论,到了如今文官们对于那些只会混吃等死的勋贵们很是鄙夷,但他们绝不敢公然喊出自己的身份比勋贵还要高贵的话,因为那就是公然推翻老朱定下来的制度了。

看到黄立极被杨峰噎得说不出话来,顾秉谦不禁有些恼怒的瞪了他一眼,暗自恼怒自己这个猪队友不争气,人家杨峰跟朱由校说什么关你屁事,没看到老子这个首辅都没吭声吗,你去装什么大尾巴狼,没事去怼杨峰,你这得有多闲啊!

朱由校眯着眼睛看着杨峰和黄立极在那里互怼,看到黄立极吃了鳖后他才摆了摆手:“好了,杨爱卿。此番朕宣你进宫也是没法子,你先看看这份奏折。”

说罢,他指了指龙案上的奏折,站在一旁的太监赶紧上前拿起奏折双手捧起后递给了杨峰,杨峰接过奏折笑着对这名小太监点了点头,这才翻开奏折看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