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2)

廖永权和徐弘基相互对视了一眼,齐声说了声:“坏了!”

这两人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是南京守备,如何不明白开拔银是什么,这就是将士们出征前的卖命钱啊,谁要敢贪墨了这笔他们最后的卖命银子,那些平日里唯唯诺诺任凭他们欺负的大头兵们可是会真的玩命的。

廖永权颤声道:“周显,你先别慌,你先告诉本官,那个杨峰带了多少人过来?”

“不知道啊。”一路跑进来的周显脸色煞白,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似地,“下官……下官一颗不知道啊,不过下官看他们那密密麻麻的样子,少说也得有一千多人吧。”

“一千多人?”

原本就被吓得不轻的廖永权感到腿都要软了,不过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这怎么可能,你们不是说江东门千户所已经垮了,只剩下数十名老弱病残的军士在撑场面吗,那个杨峰哪来那么多的军士?”

“大人,是真的。”周显生怕几位大人说自己撒谎,着急的说:“下官在江东门千户所的校场上亲眼见到那个杨峰正在训练军士,密密麻麻的,绝对有一千多人!”

廖永权又结结巴巴的问:“那……那他们……冲……冲进城来没有?”

“没有。”周显赶紧摇头:“那个杨峰率领大军来到了城门口就停止了前进,而且城门官见状不妙已经下令关闭了所有城门。”

“这就好……这就好。”一听到这里,廖永权原本煞白的脸色总算是好了一点,只要那些闹饷的乱军没进城就好,至少他的小命是保住了。

这个时候,徐弘基也顾不上生气了,转过脸对坐在一旁低头喝茶的曹大忠道问道:“曹公公,这个杨峰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军士,他是从哪弄来那么多人的?”

这个时候的曹大忠反倒是最镇定的那个,看着脸色苍白的廖永权和故作镇定的徐弘基,他心里却冷笑起来,刚才你们不是抓住了咱家的一句病句后就不管不够的愣是当着咱家的面口口声声一定要那杨峰亲自领兵出征吗,现在傻眼了吧?

只见曹大忠拿起茶盖轻轻的拨弄着茶杯里的茶叶淡淡地说道:“徐公爷您这话就说的怪了,据咱家说知,按军制江东门千户乃是南京城的守护屏障,所应有军士1120人,现在杨峰带了那么多人过来难道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吗?”

“意料个屁!”徐弘基的脸色难看异常,心中却早就破口大骂,如今的军户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十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杨峰竟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看到徐弘基良久不说话,曹大忠不介意给他们添把火,只见他森森地笑道:“徐公爷、廖大人,据咱家所知,朝廷出动大军的时候总是要预先给将士们补足历年所欠的粮饷,并将开拔银给发下去的。刚才这位周大人也说了,杨千户是因为兵部没有播发开拔银和将历年所欠的饷银发下去这才带着将士们在城门外闹饷的,此事若是让皇上和内阁的各位大人知晓了,追究下来恐怕两位也不好交待吧?”

听到这里,廖永权和徐弘基的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悔恨之情。他们一个是痛恨自己为什么那么犯贱为了讨好徐弘基竟然以兵部的名义下达了那么一道命令,现在好了,对方因为没有播发开拔银竟然大军出动要闹饷了,这件事要是闹大了他这个兵部尚书可就当到头了。

徐弘基则不同,他的心里并没有一丝悔恨之心,而是痛恨那个杨峰竟然背着自己招募了那么多的军队,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只见他沉吟了一会才对曹大忠道:“曹公公,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听闻曹公公跟杨峰私交不错,此时还要劳烦曹公公跟那杨峰说一下,让他早日退回千户所才是,否则惹得朝廷震怒将其定为谋反,出动大兵镇压可就不好了。”

曹大忠则是用看白痴的目光盯着徐弘基,这家伙是白痴么?还是以为咱家是第一天混的官场,竟然用这种哄小孩的招数来哄骗咱家。

看到曹大忠的眼光,徐弘基也是老脸一红,最后只能无奈地说道:“曹公公,多说无益,咱们还是到城门口,亲自问那杨峰,看他们想要做什么吧?”

这还像句人话,曹大忠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尖着嗓子道:“那好吧,咱们就到城门口看看吧。”

第0092章全部皆惊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已经两百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南京城,承平已久的城市四处透露着一股安逸懒散的气息,守城的兵丁平日里除了收点进城费盘查一下老百姓之外基本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不过今天发生的事情却把所有的守城兵丁全都吓到了。

就在两刻钟前,一队全副武装排列气势汹汹的军队就这样来到了南京西面的石城门口,守门的兵丁看到远处伴随着滚滚尘烟而来的军队吓得第一时间敲响了悬挂在城门楼的大钟,一时间整个城门立刻紧闭,所有的兵丁被长官们连踢代打的推上了城墙,不过让守卫石城门的兵丁们感到稍微心安的是这支军队在城门口停下来后就没有做出攻城的举动,而是在距离城门口两百多米处静静的站着。

负责石城门的防守的军官是一名千总,名叫卫善。虽然他名为千总,但实际上手底下也不过三百多兵丁,当他看到城门外不断开来的一队队全身披挂的军士时,从未经历过战阵的他吓得两条腿都软了。他一面下令兵丁紧闭城门一面拼命派人去魏国公府报告请求援兵。

一名把总结结巴巴的对卫善说道:“大……大人……这……这是从哪里来的大军他……他们想要干什么?”

“老子怎么知道!”卫善面带惊慌而又有些恼怒地吼道:“老子还想找人问问呢,这支人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会是倭寇吧?”听到这里把总更慌了。

“啪”的一声脆响,把总的脑袋上挨了卫善一巴掌,看到周围的兵丁听到把总的话后更加慌张,卫善又恼又气,破口骂道。

“倭寇你个逑,你眼睛瞎了啊,倭寇装备会这么好啊,你小子再胡乱动摇军心小心老子砍了你!”

突然一名眼尖的兵丁指着前方大喊道:“大人,他们打出旗号了。”

卫善激动地说道:“快……快看看上面写着什么!”

兵丁结结巴巴的说:“大人……小人……小人不识字啊。”

卫善:“@&……%¥¥”

不过好在这些旗帜越来越近,很快就连卫善也能看清楚了。作为一名千总,卫善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字还是认识几个的,看着距离城门一百多米的地方那面红色的大旗上写着的大字,他慢慢的念了出来:“江宁卫……江东门千户所……杨……”

“江东门千户所……他们……他们是军户?”

“狗子,快掐我一把,我怎么觉得自己眼睛出毛病了。”

“莫不是九边的精锐来戏耍我们?”

不论是卫善还是周围的兵丁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看着下面那些排列得整整齐齐全身披甲的军士,再看看自己身上那套破旧的胖袄,不少人都觉得有种日了狗的感觉,什么时候那些穷得没裤子穿的军户也能穿上这么阔绰奢华的铁甲拉?而且看模样这么一套铁甲没有七八十两银子根本置办不下来。

这时,一名骑着战马全身披甲的军官策马缓慢来到了城门前,对着城门高声喊道:“上面的弟兄们,本官乃是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杨峰,今天本官率领麾下的兄弟们过来并非是为了造反,也不是要闹兵变,而是为了跟南京的兵部老爷们讨个公道的。”

“讨公道?”城墙上的兵丁们一个个绵绵相识,这写军户们竟然要想兵部的老爷们讨公道,这事可新鲜啊,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恐怕还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吧。

不过既然知道对方既不是倭寇也不是来造反的,那么自家的性命自然是无忧,卫善原本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他将脑袋探出了城墙正要说话,却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个略带惊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快……快……赶紧上城墙!”

卫善一转头,就看到一名名穿着皮甲手持各式兵器的士卒从后面赶了过来,他们一登上城墙后不少人便开始来到了垛口弯弓搭箭进行戒备。

“这些是……营兵?”

一看到匆匆赶到的士卒,卫善立刻就认了出来,这些刚上来的士卒就是属于魏国公直辖的营兵,一共有三千多人。由于这些营兵两百多年来都归历代魏国公直接管辖,现在的他们其实跟魏国公府的家丁也没什么两样,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的魏国公对于这些营兵也非常舍得下本钱,不仅每个月的饷银都发得足足的,而且身上的盔甲和武器也都是最好的,同时他们也是魏国公府手中最强有威慑力的力量,多年来魏国公府之所以能牢牢占据着南京守备的职务无可动摇,跟历代魏国公一直能手握着这支精兵不无关系。

随着一名名营兵上了城墙,当代魏国公徐弘基、兵部尚书廖永权和南京镇守太监曹大忠这三位南京城的最高三巨头也相继上了城头。

看到三人到来,卫善赶紧上前单膝下跪抱拳道:“卑职南京石城门千总卫善见过国公爷、廖大人、曹公公!”

看到一名名营兵或是弯弓搭箭或是忙碌着搬运各种守城武器,曹大忠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率先问道:“卫千总,下面的情况如何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