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再狡辩,案犯刘明已经将你供认出来了。你昨天夜里可是和他一起在运来酒楼喝酒?”
“是。但是小民喝完酒后就回家了,有掌柜的和家仆可以作证!小民宿醉到刚刚才醒,真不知道这刘明是犯了什么事呀!”张父看着刘明穿着中衣,一副刚被从床上拉起来的样子,立刻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东西,而后恨恨地瞪了那刘明一眼。
“把运来酒楼的掌柜和小二带上来。”县太爷一招手,那掌柜的和小二就被带了上来,他们亦是满脸惶恐的样子。
县太爷看人到齐了之后,才将案件说出来:“今天一大早,本官接到报案,说是院中大缸里发现一具女尸,本官立刻叫人去调查,一查之下才发现此人杀害他的妻子后竟然还睡在那个院子里,简直是丧心病狂!这刘明被抓后对他所犯之事供认不讳,甚至,他还将那个唆使他杀妻之人也供了出来。”
县太爷说话时视线一直在张父身上,张父听完之后看见他那种眼神,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县太爷口中唆使刘明杀妻的人指的是他。
“冤枉啊,大老爷!我和这刘明之妻素不相识,二人又无仇怨,怎会唆使他杀妻呢?请大人一定要明察啊!”
“刘明,你将之前说给本官听的话再说一遍。”
刘明战战兢兢地抬起头,脸上满是懊悔的神色,他说:“大老爷,昨日我与张老爷一起喝酒,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小人便想起了家中……家中妻室红杏出墙一事,为此痛哭了起来。而后我问张老爷,说若我抓到了荡妇该怎么办?他就让我将其浸猪笼。小人被他怂恿,这才鬼迷心窍,犯下了此案。”
张父立刻大呼冤枉,他说自己当时喝醉了,根本就没有唆使他杀人。
县太爷冷笑一声,问一旁的小二和掌柜的,让他们将昨日看到的情景说出来。
“小人昨夜正在大门外招揽客人,当时那位爷痛哭之时,整个大厅都听到了。小人心里好奇发生了什么事,便借着收拾碗筷,去了他们的隔壁一桌,想听听发生了什么事。小人一过去,便听见张老爷让他凡事看开点。而后那位爷又问他,若女子偷人该如何处置,张老爷就说浸猪笼。随后这位爷就一拍桌子走了。”
小二哥此时无比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多事,不想竟卷入了这么一起凶杀案里,后悔都来不及了!
张父听他这么一说,不由愣住了,他似乎真说了这话,可他根本就不知道刘明他妻子偷人的事!
“大老爷,小民根本就不知道内情,只是他问起便随口一说,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啊!”张老爷后悔万分,很想打自己的嘴巴。
“你这随口一说却去了那刘李氏一条命,刘明杀人证据确凿,你唆使他杀妻亦有人证,容不得你们开脱!刘明杀人偿命,理应秋后处斩,待本官将案情呈交上去,再行发落。至于你,虽是无心,但后果已经造成,本官便判你三年牢狱,你在里面静思己过吧!”
县太爷就这样结了案,张家人四处奔走,却始终动摇不了县太爷的决定。到最后,就连张父都让他们不要管这件事了,谁让他黄汤入肚,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呢?
张母因为此事病倒了,张文海只得接过担子,将自家的生意一肩挑起。可是由于张父入狱,他家的竞争对手便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打压张家,张文海到底是个书生,虽有管事相帮,也被逼得焦头烂额,夜不能寐。
方晋阳同在府城,自然知晓此事,可他家的人脉在这案子上面也没有什么用。据说这县太爷已经将案子递交到府台衙门,府衙盖了印,准备发往刑部了。只要刑部大印再一盖,这事就再无翻身的可能,也就是说,张父的三年牢狱之灾蹲定了。
前两日张文海听说楚辞返乡,便打起精神邀方晋阳一同回袁山县。方晋阳让他求助楚辞,张文海不仅不同意,还让方晋阳不得透露半句。在他看来,楚辞此番回来必是有要事在身,到时候为他这事耽搁了怎么办?况且,最后的结局也无法改变,何必让他跟着担心呢?
楚辞听完他的一席话,沉默了半晌之后才一拳打在张文海的肩上。
“你真蠢!”
张文海有些黯然,他知道自己没用,不只救不出他爹,还连累好友为自己的事烦恼。
“往日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知道来信,偏偏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想瞒着大家。你到底有没有当我们是你的朋友,难不成只许你为朋友两肋插刀,却不许我们帮你的忙?你这样是想陷我们于不义吗?今天太晚了,这事明日再说,你也该好好睡一觉了。”楚辞起身朝车厢外走去,掀开帘子后,他又补了一句,“万事,有我们在呢!”
说着,楚辞下了马车,信步往张家大宅走进去。他刚一进门,便听见车厢里传来那压抑许久的痛哭声。楚辞叹了口气,这个张二哈啊,也不知今日是怎么强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和大家把酒言欢的……
第269章解决之法(二更)
次日一早,陈江方三人一同来到张家大宅,然后由陈江二人对张文海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张文海抱头求饶,方才让大家躲过这群书生的唇枪舌剑。
“你们都已知晓了?”楚辞从外头走进来,心里有些好奇,他还想着待会让人去请他们呢。
“是啊,晋阳一大早便来找我们了,在路上他把整件事都说清楚了,大家这才知道,文海瞒了我们什么事!”江淮说完,又瞪了一眼张文海。
“晋阳,文海不是交代你别告诉别人吗?却原来,就只不告诉我一人?”楚辞挑了挑眉毛,不善地看着方晋阳,难不成他也觉得不应该打扰他?
“非也!”方晋阳赶紧摇头,“我知阿辞你一向心思细腻,你在吃饭时就发觉了文海的异状,事后肯定会追问缘由,必能弄清楚前因后果。这不,我便将大伙儿一起叫来,商议此事。”
楚辞笑了,他就说以方晋阳的性格,不像是会为张文海隐瞒这件事的,原来是等着让他自己发现。
“现在大家已经弄清楚前因后果了,大家说说,这事该怎么办才好?”楚辞开会久了,习惯性地想先听别人的意见。
“我觉得,张伯父并不知内情,正所谓不知者不罪,那县太爷明摆着就是冤枉好人。”陈子方说道。
“可县太爷不会听这个理由,之前文海请来的讼师也曾说过此话,却被驳回了。”方晋阳摇摇头。
“是不是这县太爷他想?”江淮拇指和食指粘在一起捻了捻,暗示他们这县太爷的意图。
张文海苦笑一声:“虽然我也知道贿赂之举实在可耻,可为了救回我爹,我也试过了,县太爷是个清官,分文不取。”
“那他为何一心要给张伯父定罪呢?他只是随便说了句话,为何要入狱三年?那刘明定是早有预谋,后面不过是借着酒劲下手罢了,任谁随便说一句话,就要去杀人吗?”陈子方怎么也想不明白,乡舍田下开玩笑的人多了去了,难不成他们也该被治罪吗?
“听说,是那被杀的刘李氏的娘家不肯罢手。他们认为刘明平日里十分窝囊,那日会动手定是有人唆使他。刘李氏族中出了一个四品大员,他们便是以此让县太爷不得轻判,不然就要告他徇私枉法。”方晋阳家中关系全在衙门内部,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节。
陈子方一脸愤愤不平,江淮到底年长些,早已见过不少这样的事,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楚辞将他们的话放在心里琢磨了一下,突然发觉这其中似乎有办法能脱身。他再次向张文海确认道:“张伯父除了说那句话外,再无做其他事了吧?”
张文海肯定地点点头:“我爹虽然有些喝醉,但他并不会忘记醉酒时发生过的事。他记得那刘明并未和他说他妻子的事,但也记得自己说过……浸猪笼的事。”
“如果是这样,我倒有一个法子可解除张伯父的困境。”楚辞勾唇,自信地说道。
那李氏家中分明就是胡搅蛮缠,真正的凶手不去怪罪,反而为他开脱,想帮他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就把怨气撒在了随口一句的张伯父身上,暗地里给县太爷施压,让他不能轻判。偏偏张家人在这个案子上找了一群人,都无法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将张父救出来。
楚辞看他们一起围过来,便用手沾水,在桌子上写下了“沈同”二字。
“若要救张伯父,必须得利用此人。”
张文海很是激动:“这沈同如今在何处,我马上就去找他。”
其他人都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因为他们已经记起这个名字出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