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饿。”
季言之颤颤巍巍的开口,说得很费力。他不是很想说话,也不得不说,主要是因为季言之怕自己不吭声的话,狗蛋儿这个坑爷的孙子认为他不吭声就是默认,觉得他的确是饿了,然后‘蚯蚓炖蛋’管饱。
神啊,谁来救救可怜的孩子。
觉得自己哪怕再活万万年,都是个宝宝的季言之内心呜呼哀哉。
狗蛋儿乐呵呵的,开始和季言之絮絮叨叨说起了今儿的经历。当狗蛋儿说起他们外出找食儿时遇到了一伙穿着盔甲的官差,灵机一动领着小伙伴儿往树林里钻的时候,浑浑噩噩在床上躺了半个月的季言之,居然意识到了不对。
“狗蛋儿,你阿爸呢。”
狗蛋儿:“上山打猎了。”
季言之:“你去你二叔还有小叔家,把你二叔、小叔全叫过来。”
狗蛋儿:“爷,你又忘了,今年天旱,好几个月都只下了一场细雨,地里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不光阿爸,二叔小叔,就连粪坑、驴蛋儿都一起漫山遍野找食儿,现在就只有阿娘在家,二婶小婶领着春花、夏花、秋花、冬花还有雪花,去了河边,寻摸能不能找点水芹菜吃呢。”
“狗蛋儿,扶爷起来。”
季言之挣扎着要起身,但是没用,他真的浑身上下使不上劲儿,只能寄希望于狗蛋儿,指望狗蛋儿能有力气扶他起来,如此他才能够亲自把药从空间里拿出来,自个儿喂自己吃药。
没法把药给狗蛋儿,让狗蛋儿喂自己。因为他到来的时间段太不巧了,恰好就是原主即将咽气的那一刻。原主病入膏肓,家徒四壁,如果不是根本没钱买药,会给原主寻摸‘蚯蚓炖蛋’治百病这一奇葩偏方吗?
可以说季言之睡的床,就是木板上铺着厚厚的稻草。桌椅板凳没有,门帘棉被之类的,有是有,但破破烂烂,很有一些年头了。季言之要是让狗蛋儿帮自己喂药,该怎么说?为什么不提前说?
明明有药,为什么要放任家里为了您老的病情,变得家徒四壁,连吃饭都吃不上了?
几个儿子包括儿媳、孙子、孙女都是孝顺的,可经历颇多的季言之从来不敢过多的测试人性。所以季言之只能慢慢的,慢慢的暗中调理自己的身体,以至于拖了半个月之久。而在这半月之中,季言之更是遭受了‘蚯蚓炖蛋’这强大的黑暗料理的洗礼
简直就不是人过的。
季言之心中默默的吐槽,然后他悲伤的发现自己高估了狗蛋儿的能耐。现年十岁大的狗蛋儿,根本就没有力气扶季言之起来。大儿媳周氏倒是想帮忙,可问题是,身为公公的季言之好意思开口,让任劳任怨的儿媳妇帮忙吗?
“爷,你老要是实在想起来,等阿爸、二叔、小叔回来,让他们三轮流背你出去散步。”狗蛋儿很善解人意的安慰季言之。
季言之半靠在木板床上,双目浑浊而无神。过了半晌,季言之断断续续的道:“出去玩吧,狗蛋儿,阿爷想睡一会儿。”他要好好的努把力,争取能够把手给抬起来,把药喂进自己的嘴里。
外边已经乱了,他得赶快好起来,为一大家子的子孙后辈儿寻找一条生路,而不是拖整个家庭的后腿。别看季言之躺在木板床上半个月不动弹,那是因为修复已经断绝生机的躯体太消耗精力了。
事实上,耳观八方,即使季言之被困在方寸之间,暂时无法动弹,也能够通过风、虫鸣蛙叫等蛛丝马迹,抽丝剥茧来确定目前的情况。
刚才听狗蛋儿说他们遇到了一伙穿盔甲的贼兵,躲进树林子后,出来后又碰到了惨死于贼兵乱刀之下的难民。
其实不用耳观八方,季言之稍微动用一下脑子,就能猜到‘官逼民反’的剧情。今年大旱,地里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狗蛋儿以往跟他唠嗑的时候,曾说过根本就没收到来自官府的救济粮。
他们整个村子,陆陆续续有人家离开故土,逃荒去了外地,只剩下几家,还都是姓季的。除了故土难离外,更大的原因在于他这个老族长突然生了重病,所以只能够留在村子里,他等死,而季家族人等着安葬他。
而且,季言之之所以‘磨磨蹭蹭’慢慢的痊愈,除了真的起不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留在村里子满山坡找食虽然辛苦,但总还是有口吃的。而离开故土逃荒,以为逃荒真的那么简单的?不说天灾,哪怕是人祸,也能够轻易的要了阖家上下的命。
不是季言之嫌弃三个孝顺儿子蠢,主要他们三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孝顺,但人真的挺蠢的。平日里要吗只知道埋头干地里的农活儿,要吗就上山寻摸几只猎物改善一下生活,其他的一概不理,全靠家里的媳妇操持。
可古代的妇女同胞,不是贬低,而是……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真的没什么见识,眼前只有一亩三分地,明天围着灶台打转,操持家务,男耕女织的过日子。
也就是说,整个季家,除了原主读过几年私塾,有几分见识,能够拿主意外,其他的就是……那种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乖乖的做事,但是没什么主见的人。
你真让这样的三个蠢儿子带着各自的妻儿逃荒去,季言之还真怕全家老小还没走几步,就集体下黄泉团聚了。所以必须的,他这个主心骨,还真要尽快速度痊愈,继而屹立不倒,为阖家上下,连同一起留下没走的季家族人几十口人遮风挡雨。
然鹅,想象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
季言之努力的抬起手,手快速的抖动,如果喊号子,还次次抖在了节奏上,但再抖得欢,季言之还是没有将手抬起,放在自己的嘴边,反而由于憋气太厉害的缘故,‘噗’的放了一个响屁儿。
季言之:“……”
第474章古代逃荒记(02)
我艹你个奶奶腿,干你大娘的。
季言之如同帕金森患者一样,不停的抖啊抖。心情就如那曲折的波浪线一样,上下起伏不断。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憋屈。就这个破身体,任凭你有万般的雄心壮志,都成空谈。除非排除万难,将身体好生调理好。
“哎!”
季言之认命的阖目,让自己以十分缓慢的节奏进去梦乡。梦里什么都有,他还是去梦里吃好喝好,顺便将病治好吧。
就在这时,随风飘荡的门帘从外被轻轻的撩起,大儿媳妇端着一碗清晰可见米粒的粥,走了进来。
“公公。”大儿媳唤了一声,季言之缓慢的睁开眼睛后,大儿媳才像松了一口气一般,开腔道。“公公,家里已经没鸡蛋了,儿媳就做主给公公煮了一碗清粥。儿媳现在给你喂,还是等大山回来,让大山喂你吃。”
“狗蛋儿呢?”
季言之断断续续、咬字含糊的问。
大儿媳很用了时间,才根据往日的理解,明白了季言之的意思,忙开口道。“狗蛋儿去找二弟妹,三弟妹去了。”
季言之:“…我等…大山回来。”
“好的,公公。”
明白季言之到底是啥意思的大儿媳,小心翼翼的将那碗米粒清晰可见的清粥,放在了地上,慢慢的退出正房。
外边儿寒风呼啸,大儿媳妇忍不住打了哆嗦,脖子缩着,像只探头探脑企鹅一样站在院门口,努力朝着外边眺望。过了好一会儿,三个憨憨儿子拖着一头,唔,大概有四五十斤重的麋鹿,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难得的好运气,顿时让村子还剩下的人家炸开了锅儿。
季家族人,不管老少爷们妇女儿童,只要在家的,全都跑出来,兴奋异常的看着四五十斤重的麋鹿,开始谈论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