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古代 第246节(1 / 2)

庄文不明所以,老老实实回道,“大人,二十五号了。”

林满堂眼前一亮,“那年前的菜是不是快长成了?”

庄文点头,“嗯,大部分都已经长成了。但是这么多蔬菜一块往外运,会不会卖不上价?”

他没做过生意也知道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

林满堂摆手,“无事。我们可以卖往三个地方。”

庄文微微有些惊诧,“大人是想组镖队?可咱们没有人手。”

山谷里种的牧草已经长出来了,一万只小羊羔和一千头小牛犊也被陆续送到山谷。那边有五百个壮劳力看着,新回来的四百多个壮劳力都在铺路。已经没有多余人手组建镖师。

林满堂摇头,“不必。我们找镖局合作。”

要知道他们重德县一年能收割八九回蔬菜,镖队去一趟蜀地一来一回怎么也得十天,去金陵一趟也得一个月。一年光押镖就是十六趟。他们镖局一年都未必能接到这么多单生意。怎么也是一笔大买卖。镖局没理由不赚这份钱。

搞团购的,价格不低一些,凭什么把生意交给他们。

第213章

从云南到金陵府全程四千多里,靠古代的车队,恐怕菜还没运到半路就坏了。

当关青将镖师叫过来,听林满堂说要运菜到金陵,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也阐明了原因。

林满堂摸摸下巴,“那依你所言,从重德到哪个地方比较近?”

“只能卖到蜀地,离咱们比较近,而且也能当个新鲜菜。”

云南府越往南走,天气越暖,那边气候适宜,也适合种新鲜菜。重德蔬菜运过去也卖不上价。

如果只是卖在附近,那就是跟现在的百姓抢生意,这不是林满堂真正的意图,他蹙眉问,“从哪儿可以顺着大江(长江)直接南下?”

古代车队速度奇慢,如果坐船,速度应该能快上许多。

镖师怔了下,显然没想到他会选择坐船,仔细想了下,“可以从叙州南下。从这边到叙州快马加鞭要三天三夜。”

林满堂不满意,青菜和青蒜只能储存三四天,香菜可以保存七天,萝卜和胡萝卜虽然可以储存很久,但冬天这两样菜根本不稀罕,也卖不上价。

所以他只能就近卖,那样会扰乱现在的市场。

林满堂与镖师谈了价格,让他们尽量往远了卖,“你们走的时候,尽量多看看蔬菜,尽量在它新鲜时,卖出去。”

本地百姓也只能卖给附近两个县城。最远也不过五十里。

镖师点头应是。

林广源作为随行押镖要跟着一块去。

等镖师走后,林满堂召集大伙谈接下来的安排。

咱们有八万个瓦槽,一个瓦槽面积相当于0.1平方米,相当于十二亩地。

多了这十二亩暂时还改变不了菜价。可他想让重德县的菜卖出好价,带领大家发更多的财,又定了八十万个瓦槽。也就相当于一百二十亩地。

等这一百三十二亩地的菜全部上市肯定会让菜价有所变动。

哪怕只是降一文钱,对百姓而言都是可惜。

林满堂左思右想,给大家一个任务,“蔬菜不方便运输。我想让大伙想想办法,怎么让百姓同意将他们的菜地改种水果。”

重德县除了适合种蔬菜,也适合种水果,而且因为昼夜温差大,水果会比旁处要甜。瓦槽只能种蔬菜,但城郊的六千亩良田可以改种水果。这样就不会冲击市场。

又因为这边的水果比别处早上市,水果又能卖得远一些,肯定卖到稍微高一些的价格。

关青怔愣了下,很快明白大人的意思,他摸着下巴想了想,“不如咱们想法子补贴?”

庄文笑道,“大人,您不是还没将免费学堂这事张贴出去吗?不如将两者结合在一块。只要同意将家里的菜地改种果树,家里的适龄孩子可以免费上学,书本全免,中午还有一顿饭。”

林满堂细细一想,觉得这法子可行,“成,这事就交由你们来办。务必将事情办妥。现在正是移栽果树的最好时机。”

关青点头应是。

庄文笑道,“那我现在就去联系果树,争取给大伙谈一个好价钱。”

林满堂点头,想了想又道,“之前我闺女写的那本《齐民》,里面讲了嫁接技术,你们有时间也给百姓念念。如果嫁接,结的果更多更甜。让他们考虑一下。”

庄文点头应是。

两人去下面布置。

许是过年时吃的那顿饭,许是关青和庄文会说话,也可能是免费学堂太吸引人,百姓陆陆续续将家里的菜地改种果树。

当然他们没有全都改种果树,而是改种一半,但这样也不错了。

倒是嫁接技术,百姓接受得不是很快,百姓大多只将一半果树嫁接了,想着先试试效果,再决定明年要不要全嫁接了。

这样错开其实更利于贩卖水果,林满堂乐见其成,也没说什么。

二月开始,林满堂亲自面覆三位考生。

这三位年纪都不在,四书五经也只将读了一半,这样的成绩,林满堂如何也不能给他们通过。就直接判他们不通过。

他邀请三位考生的家长过来,与他们促膝相谈。

“你们三位能够给孩子读书,说明你们还是有远见的。但是他们起步太晚,要是我现在给他们通过,去府城参加府试,照样被刷掉。还不如别浪费那个钱。他们三位有些功底,等学堂建好后,让他们读大班吧。到时候我会请先生教他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