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收复汴京(1 / 2)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3426 字 2020-09-25

大宋绍熙三年(1137年)七月一日,原伪齐皇帝刘豫宣布向大宋投降,受降仪式安排在了距离新宋门外不远的新集驿。

这天早上,天气晴朗,碧空万里。原本冷清的新集驿突然热闹起来,在驿站前面的官道上站满了身穿朝服的伪齐官员,最前面的则是身穿金色皇袍,头戴皇冠的伪齐的皇帝刘豫,他身旁则是被封为太子的刘豫的儿子刘鳞和枢密使刘猊。

大臣们在身后低声议论,而刘豫则呆呆看着前面的官道,心情阴晴不定。作为一个夹在宋金两国之间的傀儡皇帝,他清楚总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只不过没想到来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也没想到竟然是投向于大宋而不是自己看好的大金。

不过也好,大宋皇帝对自己以前所犯的罪行已经答应既往不咎,给的条件也算优厚,起码能让自己安安稳稳过好下半生,至于子孙后代………那时候自己早已经死了,哪管背后洪水滔天?

“宋人们来了!”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把刘豫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抬头一看果然官道上尘土飞扬,大批宋军缓缓前进,走在队伍最前面是一名骑着战马的士兵高举着一面红色大旗,上面有一条金龙随风飞舞,一队甲胄鲜亮骑兵队伍之后,一个同样身穿铠甲的年轻男人在一大帮将领的簇拥下,骑着白色的高头大马缓缓走来,正是大宋皇帝赵君。

刘豫赶紧急步上前,跪在地上,大声说道:“罪臣刘豫参见皇帝陛下。”然后低下头,摘下了头上戴着的皇冠又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玉玺,后面的大臣也赶紧跪下,整个新集驿前面的官道上顿时跪满了人。

赵君身边的邵成刚赶紧上前接过了刘豫的玉玺,这个时候赵君才缓缓下马,扶起了刘豫说道:“刘爱卿弃暗投明,使汴京百姓免遭因战火而生灵涂炭,此乃大功一件,朕会记在心里的。”

刘豫激动的感激涕零,老泪纵横,至于心中到底有多少真情实感也就无人关心,反正要的就是这种君臣和谐,皆大欢喜的局面。

接受了刘豫的降表、玉玺等有关重要物件,赵君就率军进入汴京城,汴京城的城防已经在前两天被牛皋的近卫军团接管,而张九成提前被任命为汴京城府尹,维持好汴京城的治安,许多百姓在街道两边驻足观看。

为了这次进城,赵君还专门安排了入城仪式,挑选了精兵强将。首先是杨再兴的骑兵师,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面开道,紧接着是种烈的第二师,拥有大宋独一无二的重装步兵—长枪营,最后压轴的则是岳云的炮兵师四十门大炮组成的炮兵方队,当骡马拉着大炮轰隆隆压过青石板时候,边上看热闹的百姓们无不倒吸凉气,这就是传说中的宋军大炮?能发出如同天雷般的爆炸声?人群中有许多年长的百姓想起十年前的那场浩劫,一个个老泪纵横。

赵君依旧穿着一身甲胄,拒绝了赖布衣等为了他的安全,建议坐上皇家马车进城的想法,骑着战马在熊小山等御林军的簇拥和护卫下,从新宋门踏进了汴京城。赵君走在街道上,听着老百姓的欢呼声,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不由得心潮澎湃。

整整十年了,从十年前自己莫名其妙被扔在了汴京城门口,从那一刻起就为自己的命运也为大宋的命运在奋斗。当年带着柔福冒死从汴京城逃出,可曾想到十年之后再一次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

按照事前的计划,赵君率领大军进城沿着御街,走到皇宫正门宣德门后,赵君率领御林军进驻皇宫,种烈和岳云的部队则进入了南大营,整个入城仪式就算结束。但赵君走到宣德门后,突然说要去种府看看,众人没有办法,只好由御林军开路,簇拥着赵君重新向东南方面奔去。

走进那条幽静的小巷,赵君就看到那座熟悉的大门,和十年前没什么变化,只是大门显得已经陈旧不堪,门口圆柱的红漆几乎快要掉落干净,显得很是荒凉。

钟师道去世后不久,金兵攻破了汴京城,后来二帝和一帮皇室众人被掠去北国以后,金人还是进入内城,大肆见烧杀掠夺,不过对于种府并没有破坏,依旧保持着原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