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叔父弃暗投明,使汴京城的百姓免遭生灵涂炭,这乃大功一件,我大宋皇帝陛下必然会对你们刘家封爵,保你们一世富贵!”王瑞回答道。
“这恐怕无法打动我叔父。”没想到刘猊摇摇头说道:“除非保留大齐国号,但是大齐可以向大宋称臣纳贡,至于国土,依旧保持现在的大齐所控制的地区,但是可以将汴京以西让给大宋。”
王瑞看到刘猊开始讨价还价了,心里倒也高兴。但是他提出的这些条件自己是无法答复的,但也不能马上拒绝,免的直接谈崩。想了想说道:“这样,刘将军找个适当机会向你叔父谈谈,同时我也要将刘将军的想法向大宋皇帝陛下汇报,不若今天先谈到这里,再约时间谈如何?”
刘猊听了点点头,这种大事在座的都是臣子自然无法做主,况且自己的叔父是否同意自己心里也没十分把握,于是两人边抛开正事,边吃酒边谈起风花雪月来,倒也其乐融融。
酒宴结束,第二天一大早王瑞坐上马车离开汴京城直奔应天府。应天府已经在前两日被宋军拿下,不过赵君并没有进城,行宫依旧设在第一军团中军大营里。王瑞快马加鞭,当天傍晚时分就赶到了中军大营,正碰上赵君正在和赖布衣商议下一步进攻汴京之事,听到王瑞的汇报,顿时大喜。
“刘猊说要保持大齐国号和地盘,臣不敢擅自做主。”王瑞最后说道。
“不行!”赵君断然否决。“刘豫想要荣华富贵,朕可以给他,也可以保证他们刘家一家平安,但是还想当皇帝,绝对不行。”
“臣明白了。”王瑞回答道。
“你明日回汴京去,继续和刘猊谈,最好能见刘豫一次,朕的底线已经告诉你,谈的拢最好,如若谈不拢就打,但那个时候他刘豫就是我的阶下囚,能否活命就要看朕的心情!”
王瑞告辞离开后,赖布衣才说道:“对于伪齐的朝廷大臣,我们也可以网开一面,非罪大恶极之人,都可以既往不咎,这样可以减少刘豫在朝廷的阻力。”赵君听了想了想就答应了,不过他又说道:“我们想和谈,但是也不能让刘豫借故拖延,给他一个月时间,过时之后我们立即攻打汴京城!”
就在王瑞为此事来回奔波之时,刘猊也进了宫,在垂拱殿见到了自己的叔父,大齐皇帝刘豫。
此事的刘豫没有一点作为皇帝的那种飞扬跋扈,而是一脸忧郁,比平时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他见到刘猊来见,才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侄儿,今日见朕,有何事?”
“官家,臣又要事相告。”刘猊回礼道,又看了看左右的宦官宫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刘豫自然明白刘猊的意思,屏退了众人,这个时候刘猊才说道:“大宋皇帝派人和臣秘密联系,希望官家您弃暗投明,投降于大宋。”
听了这话,刘豫顿时勃然大怒,“刘猊,你好大胆子,竟然敢私通大宋!”
“臣不敢,臣也是为大齐,为官家您着想啊。”刘猊赶紧喊冤枉。
“哦,你切说说看。”刘豫余怒未消的模样。
刘猊心里明的像镜子一样,自己的叔父内心的想法自己怎么不知,当初能投靠大金,现在为何不能投靠大宋?只不过抹不开面子而已。于是他就将当初王瑞的说辞给刘豫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官家,现在大宋和大金国力此消彼长,更应该看清形势才对。”
刘豫听了默然,这些道理他岂能不知?但是自己曾经是宋人,投靠金人才自立国号,现在又要投降宋人,大宋皇帝会对自己怎么样?
“臣曾经给那个王瑞说,如若让我们大齐投宋,必须保留大齐的国号和地盘。”刘猊最后咬咬牙,说出了他和王瑞最后所谈的条件。
刘豫听了心里有些不悦,这不是越俎代庖吗?背着自己这个皇帝和宋人谈判自己的归宿?不过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和宋人联系还要靠刘猊,况且刘猊提出的这个条件也符合他的心意,只要自己能继续当皇帝,给谁称臣都一样。
“好,就依你之言和宋人谈判!不过也不能失掉我大齐的尊严,好歹我手里还有十万精兵!”刘豫下定了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