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赵君的火器研究院还在研究火绳枪阶段,虽然已经生产了少量火绳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最大的问题火绳枪的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遇到雨天无法使用,精度也比较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100m内的目标。于是赵君决定直接越过火绳枪,直接研究制造击发枪。
击发枪的关键在于使用雷汞击发药的击发点火装置,十九世纪英国牧师福塞斯发明了这种装置,后来改进把火帽套在带火门的集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的火药,这就是击发机。具有这种击发机的枪叫做击发枪。
现在既然罗风已经制造出了合格的雷汞,那么制造击发机,从而再进一步制造击发枪就成为一种可能。
赵君仿照的是十九世纪英国国牧师亚历山大?约翰?福赛发明生产一种名为“香水瓶”的击发枪。“香水瓶”式击发枪很独特,在击发机构座板外侧确有一个如同香水瓶形状的金属罐,内装底火药,可绕轴转动。当射手把发射药、垫片和弹丸由枪口装填完毕后,“香水瓶”即转动180度,瓶底朝上,这样便有一定量的雷汞洒到底火盘中,扣动扳机,击锤打击击针,击针撞击底火盘,使雷汞起爆,火焰经传火孔点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对于这种较复杂击装置,赵君只能用图纸和文字逐一说明,鉴于现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没有现代化的车床、冲床等,赵君也没指望能够研制出来后大量生产。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手雷的研发和制造中。
有了作为引爆物的雷汞,那么下一步考虑的就是手雷填充的火药。在以前一直用的是黑火药,爆炸威力相对较差。赵君知道爆炸效果最好就是TNT,TNT炸药的配方和制造过程赵君也清楚,但是大宋现有的化学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制造出来,所以他选择了硝化纤维(硝化棉)的制造。
硝化纤维(硝化棉)是十九德国化学家舍恩拜因将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余的酸液,发明出硝化纤维,此物爆炸效果远远超过黑火药。
棉花在宋代已经大量种植,现状关键问题是制造硝酸和硫酸。其实硝酸到处都是,在农村去尿池子旁边挂白颜色碱花,用锅熬出来的结晶体就是硝酸。而硫酸则可以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绿矾(硫酸亚铁)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煅烧而制得硫酸。
赵君把三种材料以及进行制造的办法详细告诉了罗风,具体的细节和配备比例,则由罗风自己研究琢磨,赵君也搞不清楚。
而对于吴大贵这边,则重心放在了研制开花弹上。
实心弹的大炮威力在扬州保卫战中大显神威,但是其缺陷却在去年冬天发动的冬季攻势在攻占泗州城似乎却暴露无遗,面对厚厚的城墙根本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赵君下决心研制新一点的开花弹。
开花弹的炸药用硝化纤维(硝化棉),现在暂时还没研制出来,就用黑火药先代替。而作为引爆物的雷汞已经研制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安全引爆。引信变得特别关键。
按照开花弹发展历史,开始一般是用的时间信管,说白了就是类似一根药捻子,不过形制有点变化。
早期的开花弹只能用臼炮发射,需要先点燃炮弹引信再点燃发射药引信,所以比较危险,因为如果炮弹引信点燃了而发射药没有成功点燃的话,这样就会炸膛。
赵君决定直接研制改进型的,就是一根中空的木质管里面装上缓燃火药当做信管的,靠发射药从游隙(炮弹和炮管之间的缝隙)泄漏到前方的高温燃气来点燃炮弹引信,一举两得。过由于是球形炮弹会在炮膛翻滚,所以后来在炮弹后面加装了一个木托,固定炮弹方向,这样就可以基本上就解决了长管炮发射开花弹的难题。
当然这些都是赵君在那个时空作为一名军人对枪炮等发展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论坛上说得到的资料,来到这个时空按照记忆全部搬了过来,也只能算是理论,一切要考火器研究院的人进行反复实践。
安排好火器研究院之后,赵君又顺便插参观了冶铁工坊,由于钢铁需求量剧增,像这样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坊这两年发展迅猛,在真州、扬州和池州,盛产铁矿和煤的地方共建了四座这样的冶铁工坊,生产大量的钢材,而赵君作为大股东之一,每天日进斗金,不过钱他没见到多少,大部分投入到厢军特训营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