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南自南,北自北(1 / 2)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4658 字 2020-09-25

刚入城的时候,秦桧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赵君才开始以为只是客套,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秦桧找我有什么事情?而且在对自己封赏这件事上,暗地里持反对态度,难道是找我站到他的阵营,将来做一个议和派?

赵君自己想想都不可能,秦桧又不是傻子,他会拉拢一个坚决抗金,并且刚刚歼灭五万金兵的将军去向金人低眉顺眼?

不过,时间的事情真说不清,赵君就知道秦桧后面是个大奸臣,然而他在北宋末年,却是另一种表现。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派使索求三镇,秦桧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宋钦宗未予答复,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去此事。

看看,是多么强硬的抗金派!

但是国亡北掳,后来又逃跑回来的秦桧,则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议和派,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秦桧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身,难道真是有些野史上所说的秦桧其实早就投降金人,是金人安排的大宋的超级间谍?

历史上的这个谜团,让赵君很感兴趣,所以赵君感觉自己倒很想见见这个秦桧了。

今天的秦桧仍旧是那么温文尔雅,赵君在中厅见到他的时候,身穿一件宝蓝色的丝绸长袍,脸色带着一丝微笑,显得很是和蔼,很难想象日后那个阴险狡诈的大奸臣的模样。

两人坐定,又闲聊了几句以后,秦桧就笑着说:“我南归之后,曾经阁下说写的《论持久战》折子,真是高瞻远瞩,乃治世之良策,让下官佩服不已。”

“秦大人过奖了,那只是在下一点良策,没想到被官家所认可,真有些诚惶诚恐。”赵君微笑着回答。

客气话谁都会说啊,不过你突然提这个是什么意思?赵君绝对不会认为秦桧是无的放矢。

“在下对当今宋金两国的形势也有一些个人见解,先请阁下看看,指点一二。”秦桧说着从袖子中取出一份折子,轻轻的放在了案牍上。

赵君有些好奇,谦虚了两句就拿起折子仔细看起来。

“南自南,北自北”!

折子的题目显得如此醒目。

赵君终于想起了这段历史,秦桧南归以后就曾经给皇帝赵构提供了一项处理宋金关系的国策,而中心意思便是“南自南,北自北”今天总算可以看到这个折子的原貌了。于是他仔细读了下去,但是越都脸色变得越难看。

艰涩的文字描述让赵君头疼不已,不过他还是读懂了这篇文章的大概有两层意思:一、不论是官僚豪绅或士兵百姓,凡是原籍贯在河东、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都要使其返归金政权的统治下;二、是主张宋金两国按所处地理位置实行南北分治,即南宋与金国按现有实际控制领土,各自守土安民,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好一个和平共处!赵君心里冷笑。

“赵将军有何高见?”秦桧看赵君读完,小心翼翼的问道。

“内容博大艰深,在下一介武夫,学识浅薄,提不出什么高论。”赵君打起了哈哈。

“阁下谦虚了。”秦桧笑着说:“其实我这片折子和阁下的论持久战有异曲同工之妙。”

“哦?”赵君有些惊讶,这篇丧权辱国的折子竟然论持久战思想一致?

“阁下在论持久战一文提出了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而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秦桧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而我这折子,正是相当于你所提出第一、第二阶段过渡之际,宋金两国相持,南自南,北自北有利于暂时缓和彼此矛盾,暂时保住南方国土,签订条约,然后为下一步北伐做准备,而让北人返回原籍,也是保证和金人和谈顺利。”

秦桧竟然要北伐?

赵君不仅有些讶然,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