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14节(2 / 2)

为什么这雷的声音这样大?!

可是很快,岸上的胡骑就没工夫琢磨这些了。

南石人的雷比他们之前见过的都要厉害太多,落点区周围连人带马,都被炸得飞了出去。雷声惊了马匹,许多战马都开始乱冲乱撞,将背上的骑士甩下踩踏,惨叫声不绝于耳。

不少士卒转身想要逃离,但第二枚火药罐已经当头落下,鲜血飞溅成雨,到处都是散落的残肢和尸体,许多人都是被炸伤之后无法逃离,被惊乱的马匹踏成血泥。

当日西胡人在虎吼峡算计阳淄军的那一幕,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完美复刻。这种宛若轮回一样的场景让西胡人彻底怕了,再也顾不上什么勇士的荣耀,此刻他们只想逃离河岸,远离那船杀神。

而船上的赫兰也被爆炸声召唤回神,两眼晶亮地看着纳达手中仅剩的瓦罐,几乎要放出绿光来。

“让我来……”

他“来”字还没说完,纳达就已经将最后一个火药罐扔了出去。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汹涌潮水推动的大船已经越过了白鹭口最凶险的河岸,进入到相对平缓的河谷区。

把头林卡稳稳握住舵盘,被火药罐刺激到的船手们如同打了鸡血,不用林卡提醒就自动转帆转桅,鼓起的三角帆如几只大手,交替变幻方向,在逆风逆水中竟然也航行自如,将随后追来的西湖快船远远甩在身后。

越过了两三个想要的湾滩,大船载着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两侧高耸的山崖间穿行,向传说中的“之地”九凌城驶去。

第196章

柳铁从铁炉前抬起头,抹了把脸上沁满的汗珠,继续沉默地挥动手中的打铁锤。

一下接着一下,铁锤重重砸上铁坯,如同他一直沉重的心情,再也不能有片刻的轻松。

铁坊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声音,所有人的状态都和柳铁差不多,沉默地挥锤,沉默地干活,完成自己的活计之后交给下个人,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这是宁矩子还在坞堡的时候给他们新铁坊规划的“流水线”模式。

九凌湖的新铁坊采用了水力推动的碎料锤和鼓风箱,并加大了炼铁炉的规模,一次能处理更多的原材料,出铁水的数量也比之前翻了几番。

这样一来,节省下的人力可以更多地分配到暂时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锻造环节,出品效率大大提高。

彼时,铁匠坊全员都十分满足,言说入门至今,从未见过如此轻松快速的打铁方式。但宁矩子却并未满足。他在新铁坊转了两日,脸色越来越阴沉,第三天晚上便召集铁匠坊全员在议事堂开会。

大家都是一脸懵,不明白为啥换了新作坊,矩子忽然就生气了。

“我没有生气。”

宁非站在台前。

“就是重新规划一下大家的分工。”

“如果每个人都只做一件事,这样不但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产出成品的品质会更稳定。”

“所以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统一的工作标准,不能大家各自为战,这样会给后面接手的人带来麻烦。”

宁非敲了敲台前的大木板。

“标准化,一定要标准化,每道工序标准都是一致的。我们之前给封家送去的那些陌刀,刀身硬度虽然都合格,但同一批刀,每一把硬度都有差异,想要规模化生产,这个质量可是不行。”

大家将信将疑,但矩子说得严厉,众人还是按照他的要求改正。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因为每个匠人都是成手,有自己锻造习惯。即便某个步骤出现问题,匠人凭借经验和手感,也能在后续的步骤补救。

障碍来自身为匠人的自尊。

明明已经出师多年,明明自己都能带徒弟,明明能独自锻造一把兵器,为什么要接别人干了一半的活?!

尤其前手还是个不如自己的年轻学徒?!

这种像是在捡拾剩饭的感觉,让几个老师傅明显适应不良。

可是渐渐的,大家又发现了这样干活的好处。

每个人只做一个部分,专注力就被完成整件成品提高了不少,也更容易形成标准一致的手感。

等第一批合格的陌刀出炉,铁匠坊众人彻底服气了。

硬度,尺寸,螺纹旋口都完全一致,像是同一个人打造出来的一样,偏又比大家各干各的多造了一半还多。

而这还是刚刚磨合,手法不成熟的产量……

自此以后,墨宗铁匠坊就开始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大家工作简单,熟能生巧,渐渐的新铁坊的工作间内,也传出了嬉笑聊天的声音。

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将轻松美好的氛围彻底击了个粉碎。

如今工坊里再也没有欢声笑语了。

矩子至今未归,铁匠坊的匠人每天进门就默默干活,把打铁锤当仇人砸,心情都有说不出的憋闷。

可仇人是谁?老天爷么?

不,是没有及时赶去救人的自己。

牛背山地动发水是天灾,可若当时在坞堡中多几个人留下,说不定就能把宁矩子给拉回来!

半大的小子,身体又不好,虽然有信说人没事,可被冲去哪里也不知道,现在又没了消息。就矩子那个小身板,想也知道这次折腾的不清,说不定要大病一场。

听说矩子被冲走了,牛婶子急吼吼地从定安城跑回来,看到已然是废墟一片的主楼就放声痛哭。等看到矩子令上的讯息,牛婶子哭是不哭了,见天地念叨矩子也不知吃没吃饭,冷没冷到,有没有地方睡。仅仅几天,人就瘦了一圈。

这其中,还属柳家爷孙最难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