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225(1 / 2)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11264 字 2020-05-21

“也就只剩下一些威胁了。”经过多年的海上历练,已经是厢都指挥极别的田恒还只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为了显示威仪和看起来稳重些,其下巴上留着短须,看起来确实多了几分将军的威仪。

田恒笑着道:“根据咱们多方面的情报汇总,其原本有十二万人之多的部下,这两年多来,光是逃走的就有三四万人,自己杀掉数千人,现在蒲行风所部只有七万人左右,还得去掉一些操船的水手和留驻岸上的后勤人员,真正可以在海面上和咱们交战的,大约也就四万人左右。这个实力,我感觉没有他极盛时的七成实力。”

“田管军,”不远处的卢四海一拱手,笑道:“我有话要说,不知可否?”

卢四海和邓俊都在舰队之中,分别统领一支分舰队,地位等同于副厢都指挥,比田恒只差一级,但两人算是外来的将领,在言词间都格外有一些客气,毕竟田恒不光是府军旧将,还是秦王殿下一手带出来的心腹中的心腹。

“卢兄客气。”田恒对这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向来欣赏,当下道:“现在是战前军议,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那我直说了。”卢四海道:“其实蒲行风的核心力量就是那些天方人,十几年前他的天方部下最少时才几百人,俱为最凶悍的刀客,一言不合便挥刀斩人,他当时几艘船,若不是靠着天方刀客,根本无法成事。待后来舰队越发大了,其部下的舰队都是交给天方人掌控,最精锐的战士也是天方人,满刺加人,暹罗人,多半就是用来填刀头的杂兵,这些杂兵跑了,对他的实力影响不大。不过其战舰已经减少很多,连续被咱们挤压,现在困在马六甲一地,军心士气低落,加上战舰和将士远远不及咱们,这一战,咱们还是赢定了。”

“说的好。”田恒两眼发光,看着舱室中的诸人,沉声道:“毕其功于一役的时间已经到了,这一次咱们不能犹豫迟疑,解决蒲行风,彻底稳住南洋,咱们水师除了留下少部份稳定这边,大半的主力可以回到大魏,准备配合步卒骑兵,与东胡人交战了。”

“根据那帮子书呆子的推算,可能还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刘益在说书呆子时,其实脸上满是夸赞之色,参谋部经过几年时光的强化,凡是留任的参谋几乎都是军中最出色的精英,头脑聪明,举一反三,这些是最基本的条件。此外在军学上的成就,个人训练的成就都得相当出色,纯粹的脑子聪明也不行,世间的聪明人很多,没定性,对军队实际情形不了解也是成不了一名好参谋。兵学,算学,绘图学,还有军史,对东胡,北虏以及大魏各地驻军,地方贫弱,地理条件,水条件都得有深刻的了解,再结合军事情报,参谋部的推演已经越来越接受于实际的情形,很多北方的大战战例都会被参谋部拿来做实际的推演,并且多半会有符合实际情形的结论。

在几年前,参谋人员真的被视为书呆子,几年之后,就算刘益这样的高级将领提起来,虽然语气中还是有些贬低,其实众人俱是知道,高级将领已经是越来越依赖于参谋和情报人员了。

邓俊道:“咱们水师也要编陆战人员,配合舰船登陆与敌交战,水陆配合,登陆交战,从军一级,到厢都一级,登陆摆开,与敌交战,后勤统筹,这些都还在摸索,有一两年时间来熟悉演练,也是正好。”

邓俊一直考虑要改武为,但徐子先以水师缺乏人才的原因,将邓俊强行留了下来,也是使王直的旧部完全放心,这些旧日的王直麾下的大将还是留在水师中被重用,万余王直旧部,虽然没有全部进入水师之中,很多成了舰船上的水手,或是在港口基地效力,邓俊等人被重用,也是使这些王直的旧部完全放下心来。

刘益轻轻点点头,对在场的部下们极为满意。既有田恒这样的大王心腹,年轻而锐气十足,也有邓俊,卢四海这样的海上枭雄,在海上打滚多年,经验极为丰富。

这样的水师,才可以纵横四海,所向披靡。

“传令给各舰队,准备在马六甲港口外汇合,蒲行风不会走了,这一仗,打出南洋三百年的太平!”刘益面色还是平静,但眼神中充满着决绝之色,也是明显的杀气充盈。

诸多水师将领一并站起来,不管是田恒等人,或是任家子弟在内的南洋水师旧部,又或是王直所部,康家归附之人,这些人俱是在蒲行风的阴影之下多年,也早就想除掉这个海盗中的巨寇,杀人无算的巨恶,当最后的时刻来到,机会已经在手中时,很多将领都是激动的身体战栗,不能自己。

马六甲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多雨,炎热,潮湿,如果不是控扼着亚洲到欧洲的咽喉地带,这个地方也就是三佛齐国一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近海岛屿罢了。

这个地方多雨林,土著数量极少了,这些年蒲行风打下这个港口后开始控制往来商船,多行抢掠和厮杀,很多土著也被杀了,侥幸活下来的都逃走了。

现在很多村落都废弃了,少数的集镇也破败了,只有港口地方因为长期停靠着大量的舰船还有一些活气,但也多半是喝酒喝的醉醺醺的海盗拎着酒瓶子乱晃,时不时的有打架斗殴发现,死人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敢留在这里的土著,也算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拼命了。

整个岛屿和大魏的内陆的普通一个县差不多,不到两千平方公里,大半的地域还没有开发,完全是热带雨林的原始地貌,只有港口区附近的地方开发了,也是蒲行风最主要的驻兵点。

“大王,”一个满刺加船主满脸紧张,半跪在蒲行风膝前,禀报道:“驻在港口中的全部舰船和能上舰交战的人手,都集结完毕了。”

“甚好。”蒲行风一脸冷漠的道:“你也上舰吧。”

“是,大王。”

满刺加人重重点头,赶紧躬身后退,退出很远之后才敢转身,然后擦掉额头上的冷汗。

蒲行风没有太关注这个部下,他的眼中,满是自己的舰队和部下。

一千多艘不满百吨的小型渔船和哨船停在港口和海上,密密麻麻,几乎令人看到就头皮发麻。

这些一百多吨到二百吨的小型渔船和商船改成的战舰,这些小船上是三十人左右,船上的人多半是满刺加和各国的土著海盗,头发散乱,甚于还有剃光了头的倭国海盗夹杂其中,这些人手中的武器也是驳杂不堪,蒲行风到码头时,这些海盗强打精神,拼命嚎叫起来。

这些小船上也备有不少引火物和油料,一旦能抵近敌船,也可以成为纵火船,至于纵火后逃生,那就看这些海盗是不是有逆天的运气在遍布油污和起火的大海中游到安全海面被救上船只了。

二百吨以上的都是正经的战舰,一百多艘主力舰上都是蒲行风部下精锐,大半都是穿白袍外罩锁甲的天方战士,在看到蒲行风时,这些人并未如普通海盗那般嚎号呐喊,而是静静躬身,以手按胸,表示尊礼,有一些强悍的,则是以刀割面,任鲜血流下,表示今天将誓死一战。

一百五十多艘主力舰,其中三百吨以上的有过半,五百吨以上的有三十余艘,最大的战舰有七百吨,也正是蒲行风的旗舰。

看到眼前的舰队,饶是蒲行风自觉实力比魏国人差了一筹,心中也是不自禁的涌起雄心壮志。那些杂鱼就算了,战舰上的那些天方战士,战力绝对是远在魏国人之上!

第五百七十七章再造

“蒲行风也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战舰的舰尾船楼上,罗方仁,罗方礼,罗方孝等人俱是聚集在一起,还有兰芳国其余的各大世家的首脑人物,俱是聚集在罗方仁的这艘旗舰之上。

兰芳这样的海外贸易强国,对舰船的使用和建造也算是强国了,这些年虽然一直帮着府军水师造舰,但自家的舰船也并算少。

此次出征是最后决战,兰芳和三佛齐等国也组成了联军,大小舰船过百艘,人员过万人。

对两个小国来说,这也算是倾尽全力了。

但看到蒲行风舰队的规模,远远听到那些野兽般的嚎叫时,罗方仁的脸色也是变了,其余所有人的脸色也差不多。

“府军水师的大人们是不是有点太急了?”一个小国的首领急声道:“眼下就这么慢慢熬和耗,蒲行风部被限制了不能抢掠,十年之后肯定就耗光了他们的力量,到时候再出手也不晚啊。”

“似乎是大魏国内也有战事,水师可能是急着想把主力调回国内。”

“唉,大魏一直是这样,只重国内,对咱们南洋各国就当夜壶来用,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不用了就塞床底!”

“也不要怨气这么大,这一次秦王殿下的水师在南洋一呆两年多,一直拼杀,水师官兵死伤过万人,咱们还能说这样的话?”

“我也是太着急了……”

众人一时无语,只远远看着远方的舰队发呆,港口处一直有嚎叫,接着小船蜂拥而出,大量的战舰紧随其后,舰船之上都是持长矛,弯刀的天方战士。

“此战要紧。”罗方仁面色沉毅,并没有惊慌之态。

“会成功的。”罗方仁目视众人,沉声道:“府军的刘管军,执掌大军多年,论地位不在大魏的太尉之下了,他既然决意会战就相信自己有机会。之所以不再等,是怕蒲行风和府军水师打游击,那非得再拖几年时间,会战,便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能赢才打的起来。很多人认为还得再等,那就会拖延时日,一拖,就可能出事!”

“监国说的对。”

“刘将军是武勇过人,智略也过人的大将,身边的邓文俊更是有名的智将,他们的决断定然不会错。”

众人纷纷议论着,附合罗方仁的同时,也是在宽慰自己。

这时有人惊叫道:“舰队,府军舰队主力来了!”

海平线上,顺着阳光的光线看过去,终于有桅杆出现,过百艘船几乎是一起涌现出来,接着便是更多的舰队在海上涌现出来。

各国水师是在三佛齐汇合,而府军水师的主力则是从兰芳各处的港口出发,在海上汇合,连续数天时间终于全部汇合完毕,并且开向马六甲港口所在。

桅杆如林,舰船密集,只有熟知府军水师家底的人,才知道来了多少艘船。

罗方孝颇为激动的道:“千吨大船三艘,七百吨以上十一艘,五百吨以上三十七艘,三百吨以上三百余艘,水师主力官兵十二万人,水手近五万人,水师主力全部至此!”

在说话时,罗方孝几乎失态,两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他的激动可以理解,这位从东藩刚发展时投效,数年时间看到东藩的水师从几十艘战舰发展到如今这地步,不激动才是怪事。

最要紧的就是三艘千吨巨舰全部是东藩自己建造,完全按大魏水师盛时的楼船巨船制造,每艘大舰上都

有过千战士和数十门火炮,不管是火力还是近战能力,对普通的舰船都是完全的碾压!

府军水师,从创立时的几千人,在两年前也就三万余人,征倭之役以后,幕府只将小半的财力用在日常开销上,大半的财力有五成用在水师,两成用在府军,三成用来买马养马!徐子先的决心和意志,真的是远超常人,一旦认准了某件事值得去做,便会倾尽全力!

到十六年时,幕府整个财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九千万贯,其中东藩一地就超过四千万,五千万是来自独立核算的海防捐税和在福建路,江西路,两浙路,两广,荆南,荆北等地设立的厘捐税卡。

在幕府的主持下,地方上那些多如牛毛的杂税基本上被取消光了……什么板帐钱已经够混帐,还有枯骨税,百姓养死了牛官府还得向百姓征税,简直毫无天理人性可言。还有河渡钱,完全没名义的上贡钱,还有陪钱,地钱,食盐钱,牛皮钱,鞋钱,横征暴敛,很多税毫无道理,就是完全的放纵官吏巧取豪夺,以完成中枢下达的财赋指标,只要将中枢的财赋交足了,地方官吏怎么催逼压榨百姓,只要不弄出大规模的造反和民变,那就可以放手施为。

就算弄出民变,官员了不起被免职,回家之后还是大富翁一个,安心享受自己搜刮来的钱财。很多大魏史上有名的贪官,下场最多就是免职,曾经有在雷州任职的某知州,弄到当地杀婴卖子成风,后来激起民变,死者过万,这知州也就是被免官,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这般宽纵,仁宗皇帝倒是得了一个“仁”字,但在他的治下,一直到今,百姓都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

这样虽然维持了大魏一亿贯的财赋收入,百姓付出的最少是好几倍的不该付出的负担,实在是杀鸡取卵,大魏的财政破产,就是因为这样的贪婪和短视!

秦王幕府完全取消了这些杂税,只是保留了海税捐,这是对海商的一种约束,也是双方的共有承诺,收海税保证海上的安全,海商交钱壮大水师,是双方都得益的好事情。

另外就是有牙行契税,这是正常的商业税,不管是工厂还是商行矿山,都要征收。

再有便是田宅契约,百姓交易房产,土地,需要到官府领契交税,这种是官府提供法律背书和服务,收税也是理所当然。

正赋也就是土地生丝捐税这是国赋也是照常收取,还有稻米等实物,这些都是减免了三成之后,照例由海运抵津海,送到三司府库,在北方还在抵挡东胡和平定流寇的特殊时期,就算是徐子先已经掌控南方,赶走的六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好几百人,两府对现状只能默认,所要求的底线就是南方各路要正常输送国赋和各种杂项物资,对这一点,幕府也是一直有保证。

但所有人都想象不到,在取消了多如牛毛的杂税之后,幕府的收入不仅没有减少,也不是稳步增长,而是大幅度的增加!

其实也很简单,大魏虽然鼓励工商,但还是一直视农桑为国本,这是根本性的认知问题,短时间内难以逆转。

而徐子先却是知道,一旦打通海外商道,受益的绝不止是海商,相关的各行各业都会有大规模的发展。

在水师将蒲行风限制住,消灭了吕宋二盗,并且直接控制了倭国和吕宋,并影响到兰芳三佛齐和暹罗真腊等各国之后,大魏的产品出口量极速恢复,民间的经济总量爆炸式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意味着赋税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