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78(2 / 2)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11573 字 2020-05-21

傅谦点了点头,说道:“我大魏的弩机为了发射威力,越做越大,八牛弩纯用人力拉不动,要用牛力加铰机转运,好几十人才能操控一弩。这还在其次,更要紧的就是榫卯搭配不易,弓弦要求要,木制部份要求也高,所以一弩制造,经常要几个月时间方得一弩。王上令我们拉铁丝制锁甲,偶然又提到,如果以铁部件用在弩机上,再加铁簧增加扭力,这样对弩机本身的要求和标准便可以放低,制造的时间便是缩短很多。本官一试,果然如此。”

傅谦指一指弩机上的铁簧,说道:“这是铁丝拉成的铁簧,本身有弹性,扭动时可以增加弓弦拉力,以此法制弩机,可以事半功倍了。”

众人看这些弩机,无不感觉兴奋。

有人更道:“若此法早被朝廷知晓,怕是早就制造出更多的床弩来了。”

床弩攻城,守城,水战,野战,俱是有普通兵器难得的长处,单弓床弩,易于用来野战,威力大,射程远,是压制骑兵冲击的利器。

缺陷就是摆弄不易,而且制造时间长,又是特别昂贵。

以大魏朝廷之富,极盛之时,最多是每营装备一到两架单弓床弩,这已经是到了极限了。

床弩的数量不足,对骑兵的压制力就减弱了许多,加上过于昂贵,各主将官员都小心翼翼,惟恐损坏,后来干脆就很少有把床弩用在野战战场上的记录了。

而傅谦透露,光是此次大战,准备的床弩就达到六百具左右,等若是百人就有一弩,这个密度就是相当惊人,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恐怖的杀伤力。

“傅大人真是我东藩的中流砥柱。”

“当然也是王上的肱骨之臣。”

“我辈的楷模。”

诸多高官之中,傅谦最喜欢听一些逢迎的话,在场的人们也是投其所好,反正说好话也不亏钱,当然是源源不断的送上。

傅谦听着,眼睛微咪,脸上显露出享受的神情,不过他心中也是有数,中山王可能很快就会上阵去击讨流贼,自己这里也得抓点紧,不可以浪掷时间,需得尽快把铠甲多制造出来,多一领甲,可能就少牺牲将士,在中山王心里,一个老兵的价值,远远超过一领昂贵的铁甲。

第四百五十三章贪欲

张明亮咪着眼,看着眼前的一座座高炉。

四周的矿工和他们的家属聚集了好几千人,远处的群山并不高,到处都是长到人半腰深的野草,四周烧过几次荒,到稀疏的林地边缘就停止了。

在他们身后是大片简陋的木屋区,还有用木制的栈桥和码头,几艘百吨左右的小船停靠在岸边,正在往下运送着各种物资。

中部这边发展的极快,早前是用军队加丁壮民力开辟,军队拉练通往中部的道路是生生在荆棘灌木从中和密林中开辟出来的,此前只能容一两人行走,还有拳头大的蚊子和毒蛇为患,令人胆战心惊。

经过这一段时间,道路还是那样的道路,但中部这里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部这里是有小块的平原和大片的丘陵地貌,密林较少,处于山势的平缓区,再往北才又有高山的样子,不过也是有港口和平原区。

整个东藩岛的平原,大体就是在南部占一半以上,中部和北部加起来有三成,岛的东侧最多只有一成,那里是大片的高山环抱,根本没有大片的平原区,所以中山王府的开发计划,根本不涉及东部。

中部这里开发的相当顺利,夯实地基,建造木屋生活区,少量的砖块被盖成了矿区的建筑和修筑了高炉。

另外大量的人力和少量的畜力是用来修路,连通两个铁矿区和一个煤矿区。

暂且来说,东藩还没有开挖矿井的打算,基本上就是在浅矿脉开采挖掘铁矿石,这才是需要连接两处铁矿矿脉的原因所在。

浅表层的铁矿石储量未必有多少,两个矿就保险了,最少十年之内,不需要太担心铁矿石的储量问题了。

再加上一条连接煤矿的道路,三条道路加起来超过五十里,动员人力过万人主要还是这里没有充足的畜力和器械,时间又不允许慢慢经营,大规模的运送人员过来最省力。当时连港口都没有修好,府军将士和警备士动员了四千余人,直接用拉练的形式走过来,还有几千民力直接坐船到海边,当时没有码头,直接在海边下水趟水过来,包括一些基本的材料,是大船放下小船运上岸的,可谓是十分艰苦了。

现在有了码头,虽然简陋,运输人员物资,包括牛马都方便的多,下一步如果财力允许,就是大规模的修造建筑了。

在张明亮和众人眼前,除了靠近煤矿的高炉区外,远处还是起伏不定的丘陵,这里和北部也不同,北部的平原区有几个大社,开垦出了一些土地,种植方式和开垦方式都相当原始,不过对于土著来说,只要收成超过种子粮就算稳赚不赔,毕竟他们就算不开地,也只能打猎捕鱼和采摘野果,野菜来果腹,有一些粮食收入,总比没有的好。

中部这里没有人丁过万人的大社,那些小的土著部落没有能力开地,所以大片的丘陵区都长满了荒草,如果从远处看,人和马车就象是在大海中漂伏不定的小船,时高时低,有时候人和马车被荒草掩住了,就象是海上的小船被海浪给挡住了,或是干脆倾覆了一样。

靠近矿山和道路两侧的荒草已经被清理或烧荒过了,这是为了杜绝蚊虫,防止瘟疫。

包括水源地,流入营地生活区的是重新开挖疏浚过的渠道,也是为了防疫防病。

一切水到渠成,做这些事,前后用了三个来月左右的时间,在吕宋二盗来犯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到现在都快十月了,第一座高炉终于要出铁水了。

在张明亮的左手边三百步外,就是一座高耸的铁炉。

两丈多高也就是八米冒头的高炉在建州也是首屈一指了,炉身已经看的出来是一个酒瓶形状,炉身有一多半是在地下,炉身如瓶,其口广丈许,底厚三丈五尺,因为要方便加料,炉身大半在坑里,坑底是用砖,上半部份是耐官,平时当着大老爷威风八面,打仗就缩在后头,战后还得报销大量钱粮安抚地方,狗屁安抚,找几家大户立几个粥棚就算安抚了,事后钱粮还不是多半落他们手里了。”

刘杰说起来便是愤恨难平,两眼中满是怨恨的目光。

厢军将领隶属地方,和厢军将士一样,待遇较差,厢都大将的俸禄比起禁军的军都指挥还差的远,朝廷的各种赏赐多半是赐给禁军,很少惠及厢军。

只有出兵打仗的时候,会拨付一些钱粮出来,禁军也是拿大头,厢军只分到一小部份。

就算如此,如果把赵王几次拨付的钱粮都分到下头,对厢军的士气也是不小的提振。

只是刘杰,何得清等人,又怎么会将钱粮如数拨付下去

“钱咱们便分了。”何得清道“粮食拿几千石出来,大半的咱们拿给粮商卖了换钱,现在精粮已经四贯一石,江南,山东,京师一带的精粮更贵,很多福建路,两浙路还有荆北的大粮商均是把精粮收了去北方买卖,赚的更多,咱们把精粮给粮商,换些糙米,豆子,厢军他娘的能吃饱肚皮就不错了,管他精的还是粗的。”

“这话有理。”刘杰颇为赞同,但还有些犹豫,他道“营中可是一直有人闹事”

“还敢反了不成”何得清道“现在大军云集,征讨流贼,知道厉害的理应在此时小心谨慎才是,真的有人敢闹事,挂在军法上头,斩首示众”

这厮不仅贪婪,而且心黑手辣,刘杰却并不反感,反而觉得何得清的话相当对头,不禁拱手一礼,笑道“一切都听何兄的。”

何得清还拜道“你我二人不分彼此,同舟共济。”

刘杰又看向岐州方向,咬着牙道“都说中山王厉害,流寇一起来也慌的弃南安别院跑了,他娘的,等老子路过南安,非一把火将镇子烧了不可。”

何得清对此无可不可,当下只是微笑以应。

大魏王侯

大魏王侯

第四百五十四章失建州

由于要禁军打硬仗,赵王将福建路府库中的钱财,七成以上给了禁军。

就算如此也不甚放心,五十万贯钱,加上大量的粮食均是赵王亲自颁则到军中。虽然没有督促禁军将领发放,但所有将士看到钱粮入营,又是赵王亲自送到营中,禁军士气也是一振,当即俱是欢呼起来。

“五十万贯钱,拿出来当赏钱的最多二十万贯。日常的开销使费,均是从这钱里头来……”赵德邦长揖而拜,脸上也是无可奈何的神情。

赵王面露不满,但亦知这个转运使尽力了。

福建路的日常开销是由安抚使司和地方军州征收的杂税来维持,两税,还有各种酒税,铁税,盐茶税,这些大头税收均是上缴国库。

地方官府的运作,驻守厢军的饷俸,还有各种林林总总的开销,均是由安抚使司和大都督府共同负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枢两府只是允许暂拨钱粮给大都督府用来剿贼,并没有拨付下来钱粮款项,就算上缴的赋税额度,也只是允许暂缓。

甚至摊派之事,暂且在福建路并不进行,可是很明显,到了明年流寇被剿灭之后,摊派的几百万贯,还是得转运使负责向地方征收,一文钱也少不得。

赵德邦有这般大的压力,能现在支出这么多钱粮,也算难得可贵了。

李谷在一旁冷冷的道“禁军一万多将士,每人才赏两贯钱,用这点钱叫将士上阵杀敌,冒着掉脑袋的风险?”

赵德邦皱眉不语,良久之后,赵王才道“总得设法再发一笔,等开拔的时候再说。”

这样的拖延解决不了问题,但总不必在现在剑拔弩张,赵德邦揖手一拜,李谷也不好再多说,只能也是同样一拜,算是议事结束。

……

晨露犹在,辛苦求食的人们却是早就起身了。

农人在平整地块,种植一些越冬的作物,等出苗之后,下霜之时,就是一年农活的结束,到明年春季之前,辛苦一年的人们可以获得喘息之机。

这个时代可不是有各种器械的后世,任何田间地头的事都需要亲力亲为,而且缺乏吃食,衣料,甚至油盐摄入严重不足,每天的劳作都是相当的辛苦,只能起早贪黑,苦苦挣扎,熬出一点吃食用度出来。

农人在城外的农田里劳作,脚夫,担夫,还有一些进城卖菜的菜农,在城门附近开小饭铺,茶棚等小买卖的生意人,天刚擦亮就已经到了各自的铺子,饭菜的香味也弥漫了开来。

最近有流寇在建阳举旗起事的消息,早就在建州一带流传开来了。

前一阵风声紧的时候,建州的城门只在中午开一个时辰,有几千人的厢军和团练在城头驻守,那些厢军有气无力的打着旗帜,在城头巡逻,架设悬户,搭起临时的箭楼,还有准备滚木,石块等守城的工具。

有一些穿蓝袍的官员在城头督促,喝斥那些厢军将士和民壮多卖些力气,不要懈怠放松。

后来逐渐有流言,流寇是往抚州一带移动了,可能是准备直接去江南西路,很多流寇都是在荆南,江西潜藏,对那边较为熟悉,所以虽然在建阳举旗,却并不打算在建州久留。

消息不知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但人们都显然愿意相信,从官吏到厢军将士,再到普通的百姓,无不期盼消息属实。

不管建州被王越折腾的怎么奄奄一息,最少并没有战乱,大规模的流寇会破坏一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已经饥肠辘辘,难以支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有大规模的流寇四处烧杀之时,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那会是对建州人的最后一击,将会是玉石俱焚,无人可以逃避,最终将会毁灭一切,整个建州都将毁于兵宗之后,同知之职渐成鸡肋,因为其无法制衡主官,手中的实权又相当有限,只能是当成一种过度官职了。

“你们都过去看看。”吕问贤走后,王越原本也想离开,但在流寇起事之后,地方主官就有了守土之职,这和普通的辞职不同。

若地方太平无事,上奏辞职之后,主官可以直接离开,只是账簿要移交给同知查验,不能在公帐上留着尾巴。

吕问贤一走,加上流寇起事,王越不等诏命前来就走是不行了,这些天王越心情郁结,就象是热锅上的蚂蚁,他为官多年,也并不是蠢材,只感觉平静之下隐藏着莫大的危机,危险就如伏在荒莽野外的野兽,随时都可能暴起伤人。

好在这些天来风声渐松,看来流寇也不打算在聚集之初就攻击城池,而是如在河东,中原时一样,四处流窜,靠抢掠裹挟壮大队伍,能到了十几二十万人规模之后,才会考虑攻打州县。

王越原本安心不少,但此时此刻看到袅袅升起的黑烟之后,王越内心的不安感突然强烈起来,他的心脏猛地一阵跳动,眼前一黑,几乎是当场晕过去。

一群族人和亲信幕僚,仆役,护兵头目都在四周,近来王越已经失去了对建州的管制,地方上各县都不再送公文前来,建阳那边早就失了消息,连福州的消息都断绝了。是以在王越这个红袍大员身边,居然没有一个象样的人在,官员,将领,士绅,地方上的头面人物象是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现,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魏王侯

大魏王侯

第四百五十五章被激

“大府。”站在一旁的杨促说道:“可能是城头厢军夜间冻了生火取暖,天亮之后残火未熄,以致走水。”

杨促说的倒是有理,最近气温下降,晚上已经颇觉风寒,厢军的衣袍单薄,夜间冷了升火取暖,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王越眼中有些怒气,说道:“最近老夫要去职,不怎么理事,这些人越发懈怠了。”

“大府不必动气。”一个幕僚劝说道:“诏使肯定已经至福州,只是被流寇所阻不能过来。这些事,由继任的来料理便是,已经与大府无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