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魏国人的话来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蒲寿臣咬着牙道:“不等了,传令下去,所有人离开,往岐山港去。”
剩下的三百来人不能星散奔逃,那样会被拿捕走大半人,贼寇一旦失势,那些农夫都敢拿着铁叉来追捕这些混帐,甚至遇到了就是直接刺个透心凉。
只有先往岐山躲避,十天半月后风声松了,再化装潜藏。
剩下的人,蒲家肯定不会放弃,这一次蒲家损失惨重,金钱只是小事,失掉的脸面才是大事,蒲寿臣不知道蒲寿高怎么想,或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但他知道,这事只是揭开了序幕,一出出大戏还在等待上演。
……
“蒲家剩下的人往岐山了。”李谷已经镇定下来,这一次的计策不是蒲家拟定,而是他在暗中拟的计划,通由赵王交给蒲寿高。
李谷向来以诸葛在世自诩,这一次的计划也是相当的详细,令他感觉很是得意。
现实的反应却是重重的扇了李谷一耳光,令得他头晕目眩。
但李谷不可能会认输,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和计划,回赵王府之后,当然就是要和赵王面谈了再说。
徐子威两眼发黑,精神相当萎靡,看着江面上漂浮过来的浮尸和江流中的血水发呆。
这一次徐子威是真的长了见识,当然也是不那么愉快的回忆。
这种经历,真的是不想再来第二回了!
徐子文反而镇定许多,可能是感觉到自己与徐子先的差距之大,根本没有办法弥补追赶,他将膝前的障刀也丢了开去,两眼看着李谷,说道:“明达看来在福建路难以压制了,李先生不知道有什么想法?”
李谷微微一笑,说道:“六公子放心,现在急着对付徐子先的人不是咱们,是安抚使他们一伙。至于怎么对付,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京师。”
“袭爵和锁厅试?”徐子文道:“这两件事,涉及不到什么,而且明达每天习武不缀,文事武略都是足够,这还怎么行事?”
“此时我也不知道要如何着力下手。”李谷道:“但请六公子放心,真正有权势的大人物,办法总是很多,此次徐子先已经真的威胁到了林斗耀,影响到了左相在福建的布局,林斗耀年富力强,名声不坏,是左相打算用到朝中当枢密副使或兵部尚书的得力党羽,数年后左相可能被迫辞官,几个心腹大员,都要陆续安插在朝中为官,这样就算左相离京,将来也能安然告老,不必害怕被人事后清算。”
徐子文闻言默然,涉及到京师最顶尖的朝争布局,他这样的身份和阅历也不足以与李谷详谈,李谷也适时停了话头,转头又去看惨烈的战场。
这时三人都是看到徐子先策马到江边火光处,马蹄没在浅水处,虽然隔着里许距离,还是能看到左手控缰,右手提刀的徐子先在火光下指挥部下做战场善后的事。
可能是长刀还在滴血,远处的徐子先提刀振了几下,隔着老远,似乎都能看到障刀上的血珠被抖在半空,再滴落下江水之中。
徐子先穿着青色的五品官袍,并没有服紫,虽然以三品昭武将军的身份够着紫袍,但那是勋位,守捉使是五品,正处于青袍往红袍的过度官位。
官袍之上,是银色的锁甲,锁甲是全身甲,银色的圆环环环相扣,从胸口防护到膝前。
在火光下,可以看到徐子先全身染成赤红,原本的银甲上沾染了相当多的鲜血。
小雨不停,火光下雨水浇在银色的锁甲上,可以看到鲜血顺着甲胄不停的流淌下来,徐子先似乎并不在意,只是慢条斯理的把障刀收入刀鞘。
徐子威似乎打了个寒战,他自忖武勇,但在眼前地狱般的战场上,肯定做不到徐子先漠视一地尸体的从容自若,这种在血水和成堆尸体中的漠然,不象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宗室,反而象是一个在尸山血海中厮杀过的将领。
“走了。”李谷内心感觉眼前的徐子先真是了不起,他有些替赵王遗憾,长子为天子,德才一般,是大魏列帝中手腕较差的一个,不是能挽天倾的强势帝王,也不是雍容华贵的守成的太平天子。
三子徐子威,刚毅暴烈,城府太浅。
六子徐子文,过于柔懦。
其余诸子,也庸庸碌碌,无甚出色的地方。
若徐子先是赵王之子,不知道能做出多大的事业出来?
其实若赵王早点帮扶徐子先,以两家的血脉关系,赵王对徐子先比齐王要血缘上要亲近的多,徐子先当然可以为赵王所用。
可惜赵王一步错步步错,现在不仅不能用徐子先,反而彼此结怨,而且怨恨是越来越深,已经成了解不开的死结。
李谷若有所思,可能是当年有什么隐秘之事,赵王不好对自己直言,若非如此,实在不能理解赵王对徐子先的态度。
眼下这里当然不能看下去了,再看下去,总会有被发觉的时候,一旦暴露,事情可大可小。
再者说,眼下这事对徐子威和徐子文的打击颇为深重,李谷不想带着两个公子回去之后,被赵王发觉他的两个宝贝儿子饱受摧残……
福船在黑暗中的江心转变,浆手们划动船浆,小声议论着今晚的事,细雨敲窗,若是大事得成,此时应该是围炉饮酒,心境当然无比轻松愉快,可惜事与愿违,现在回程的心境,大约和眼下的环境相似,真是凄风苦雨了!
……
徐子先的情绪其实没有外人旁观的那样冷漠淡定。
不管怎样,他今晚亲手杀的大约超过了十人,斩获很多。骑兵追斩没有了队列抵抗的步兵,而且是没有束甲防护的轻步兵,爽利之处真是飘然若仙。
策马奔腾,障刀自敌身上划过,不是开膛破肚,就是斩下头颅。
杀的顺手时,徐子先毫无感觉,只是看着血花绽放,闻着刺鼻的血腥味,看着一个个敌人被自己砍下头颅,感觉自己身上血脉贲张,几乎每砍一人,就要长啸一声来提气。
待战事停止时,大范围的屠戮才逐渐停止,粗粗点算,最少杀了千人以上。
徐子先到此时才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些疼痛,却是在追赶杀敌时不慎被长矟划破了小腿,看起来血肉模糊,不过只是皮肉伤,血流都停止了,暂时不必去理会。
心境上来说,倒是没有什么不适,但徐子先自己心里明白,以前的死大学生的一面,真的是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从穿越,认识到自己,有各种回忆,再于大魏生活,接受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再到负起责任,力图挽回将来的大变局,一路昂扬直上,掌握权柄,到现在能在战场上追歼杀敌,不管是身体素质和骑术刀术,或是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已经不是半年多前的那个徐子先可以比拟的了。
就以眼下来说,腿部的伤口在后世得缝好几针,打破伤风,现在也不过就是看一眼就算了,一会会有医生用药酒擦洗包扎了便是。
至于连续赶路,至谷口再回南安,来回三十里,再持刀冲阵奋战厮杀,这种高强度体力和精神支出,在半年前的徐子先可是难以想象。
在惨烈的战场巡回半天之后,徐子先至江边,看到一些尸首顺江漂浮而下时,他的心情也是无比复杂。
不管怎样,已经做到如此地步,可以告慰先人了。
哪怕是徐子先不能再进一步,到死只是团练使,但在福建的军政版块中也必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钱财,权势,声望,一切的依靠来源于这一次战事展现出来的实力。
初步点算之后,徐子先就立刻派张虎臣率部奔赴侯官,若侯官无事也无官兵,则直赴福州府城下报捷。
这等风光之事,当然是刻不容缓,这等好事是不能留着过夜的。
大量的武卒其实都是疲惫不堪,徐子先令人至镇上传令,将躲藏着的镇上壮丁召到江边,协助武卒处理战场善后事宜。
这也是叫百姓亲眼看看,武卒官兵虽然平时荤腥不断,吃的比普通的夫役要强的多,但在这般战场之上是拿命在拼,一个月两贯钱加肉菜不断,是不是很值得?
效果也确实是很好,诸多流民壮丁和镇上的百姓俱是冒雨赶了来,在火光中看到过千具面目狰狞的首级,无数断臂残肢,血水横流,这样的场面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比地狱还可怕几分,很多老实人到了战场不久就开始呕吐,这种刺激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强烈了。
镇上的很多商行也派了人过来,东主们捏着鼻子打着伞跟着徐子先的马儿走,当然是不停的拍马奉承。
只要不是猪油蒙了心的蠢货,此时此刻也应该明白徐子先在此战之后的格局与此前大不相同了。
在此之前,团练能不能顶用还不知道,徐子先只是宗室中还未袭爵的小字辈,此役过后,徐子先等若连续立下战功,就算以后朝廷需要在东南方向用兵,当政者都会优先考虑徐子先这样的宗室将才。
拥有南安团练的实力,等于就是铁打的地盘,南安这一带的几个镇子,包括府城的军政地盘,徐子先都有时间和实力慢慢挤进去。
十年不到的时间,徐子先就会成为有实权官职的国侯,这个身份在齐王和赵王之下,也比安抚使等大员差,但在福建的权力格局中也算是一号人物,属于最高层到中层过度的层面。
不管徐子先在福建路或福州府的格局如此,南安这一片属于他起家的地方,团练肯定成为其权力格局最重要的一环,镇子上的商行东主们,又岂会认识不到这一点?
种种奉承不绝于耳,也亏得这些东主们能在血水污泥之中,在刺鼻的血腥味里说出这么多奉承的言语。
第一百二十七章根
对于林定一和张明亮等人来说,眼下的奉承多半还是发自内心。
眼前这位世子,平时除了训练士卒几乎不出侯府别院,但对流民用工,修筑码头,分发单脚踏机等诸多事宜都处置的明快果决。
现在码头快修好了,仓储区的过千间房舍也在修筑之中。
一旦修造成功,南安这个镇子就比附近的几个县城还要紧,毕竟这里是沟通好几个州军的重要地方,从南安,水口,谷口各镇的名字也能看的出来,这些都是十分要紧的冲要地方。
徐子先能把这些地方纳入囊中,军政之外还有商会,可以把持地方商务,码头港口仓储区定然财源滚滚。
加上棉布生意,当然还有团练捐,论说起来,徐子先将要掌握的财力,怕是要超过杨世伟这个福州知府。
毕竟国家岁入有常,福州府收的钱肯定比南安团练要多的多,但多半是要报缴国库,杨世伟本人能动用的钱怕是真不如徐子先多。
“诸位不必太过客气……”徐子先身上沾染的鲜血已经被雨水冲的差不多,但身上血腥气还是相当明显。
一群纯粹的商人看着马上的徐子先,看到血水从他的靴帮上不停的流淌下来,眼中敬畏之色也是相当明显。
徐子先话语却是相当温和,甚至比平时还要柔和许多。他目光炯炯,对着诸商人道:“此番能击败贼寇,镇民百姓和镇上的商家也是出力不小,若没有过往商家交纳的团练捐,无有练兵的使费,谈何击败贼寇?团练吃的好,穿的暖,又有合用的兵器,为国效力,杀敌斩首,这是理所应当做的事,有功者记功便是,没有什么可多说的。若是有团练在战后借势扰民的,我会严罚,请诸位放心……”
商民百姓也不乏有这样的担心,历来骄兵就会扰民,打了败仗,贼寇会祸害镇上商民百姓,团练武卒们打了胜仗,又害怕胜兵气骄,徐子先大胜之余,挟部下之气,对镇上提出或多或少过份的要求,这都是难免之事,各人多少听说或经历过。
不料徐子先倒是先提此事,并且定下了相当严厉的调门。
林定一若有所思,怪不得世子能够成事,真是心思缜密,而且驭下有方。
对武卒平时相当温和,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但对要讲军法的时候,则严格异常,绝不宽松姑贷。
从这一点细节来说,眼下的大胜,徐子先当之无愧。
当下众商家十分感动,林定一先道:“武卒浴血奋战,护我地方百姓,免受荼毒,我等若不表示一二,简直是毫无人心了。我林家先认捐一千贯,替武卒兄弟买酒买肉。”
丝行杨释之道:“我们杨氏也认捐一千贯。”
张明亮当然不会落于这两人之后,当场也表示认捐千贯。
这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徐子先当然也不会拒绝,当场几十商家认捐,三万贯钱轻松凑了出来。
这笔钱相当要紧,徐子先令镇上的商民百姓帮助打扫战场,原本也就有此意。
这一场大胜虽然痛快淋漓,武卒中战死或重伤,从此不能再当兵的也是不少。
抚恤死者,救治安抚伤者,另外还得犒劳全军,当然不是好吃好喝就算了,总得每人最少发五贯钱,这三万贯算是替徐子先省了不少开销,也是林定一等人劫后感激,所以格外大方。另外便是保住了大片的栈桥港口仓储区,十几万贯钱保住了,各人也是喜出望外,出钱的时候就算肉痛也感觉值了。
当下各商行东主大掌柜均是回转准备现钱,流民和镇上的壮丁继续帮着武卒们打扫战场。
到天色微明时,一千多具无头尸体被摆放一处,江上还有很多小船在打捞浮尸。
此役还俘获了相当数量的船只,秦东阳在岸边叫人收拢无主的船只,点算过后派人回来回报,计有水艍船两艘,福船三艘,乌艚船七艘,大哨船也就是八浆船或四浆船三十二艘,小哨船一百一十艘,光是船只收获,抵得两万贯钱,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徐子先当然也是极为欣喜,武卒来说,养马扩大骑兵,就算财力充裕,最多再编一都或两都就是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