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冷声道:“陛下休息到几时,自有陛下定夺,本官岂能贸然打扰?本官准备在营地内走走。”
小罗子非常机灵,看出沈溪对他的态度不善后,紧忙避开,再也不敢在附近晃悠。
沈溪身边只有几名太监跟随,一个侍卫都没有,不过他没有担心安保会出问题,因为营地周边有大批锦衣卫,甚至外围还有他的人巡逻,可说整个营区固若金汤,除非内部有人对他不利。
“沈大人真是好心情。”
就在沈溪闲庭信步时,有人过来打招呼。
这次前来拜访的是锦衣卫指挥使钱宁,平时钱宁跟沈溪的交流不多,但二人算得上是老相识。
沈溪看着钱宁,因锦衣卫从某种程度来说算是兵部下辖部门,钱宁这个指挥使主动过来向沈溪行礼:“卑职见过沈尚书。”
沈溪摆手:“原来是钱指挥使,近来可安好?”
钱宁答非所问:“卑职已准备好銮驾回城事宜,但陛下尚未起榻,只能耐心等候,看到沈大人在此,便过来打声招呼。”
双方说话都很客气。
钱宁没胆量挑战沈溪的权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沈溪在朝中的地位都远在他之上,而且朱厚照明显更信任沈溪。
最重要的是,沈溪控制着目前明军最精锐的一路人马,这路人马踏平草原,凯旋而归,实力有多强没人敢想象。
沈溪点头:“钱指挥使有心了,若没别的事情,本官继续溜达溜达。”
因为二人没有共同语言,沈溪不想与钱宁多废话。
钱宁却显得很急切:“大人,卑职想跟您说一件事……卑职听闻,陛下已决定在内监各职司太监中选拔一位公公执掌司礼监,且由大人参议?”
沈溪笑了笑,不由对钱宁又低看几分。
眼前这位实在不是做大事的料,你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能有多大权力?居然跑到兵部尚书面前提问,你是觉得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就可以蹬鼻子上脸?
钱宁根本就没资格跟沈溪谈事,作为武将,哪怕有皇帝宠幸,也跟外戚张氏兄弟一样,接触不到核心权力,最多把部分军权掌握手中。
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沈溪也算是军方的人,但他是文官,处于官员的最高层,而钱宁自不量力来跟沈溪说选拔司礼监掌印之事,只能说明钱宁太过自负,以为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入核心权力层,缺乏最基本的政治觉悟。
在沈溪看来,钱宁还不如张氏兄弟聪明。
沈溪问道:“不知钱指挥使哪里听来的消息,还专程跑跟我这个外臣商议,是否合适?”
钱宁稍微有些意外,惊讶地问道:“卑职来跟沈大人谈事,并不为过,沈大人难道有什么好隐瞒的吗?”
沈溪看着钱宁,觉得对方政治上天真得可怕,照理说这人在朱厚照跟前得宠,应该有一些觉悟才对,或许是平时朱厚照对他宠信太过,加上有大臣和管事太监见了他唯唯诺诺,让他滋生出一种高傲的心态,以为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
沈溪道:“谁来做司礼监掌印,本官无权干涉,陛下也没说过让本官决断,至于陛下如何决定人选,那不是外臣应该理会的事情,所以说,钱指挥使找错人了。再者,这件事难道跟你钱指挥使有什么关系吗?”
钱宁看着沈溪,神色多少有些尴尬,自己一门心思找沈溪商议“大事”,结果却遭受冷遇,不由感觉一阵羞惭,但他还是厚着脸皮道:“确实跟卑职关系不大,但卑职觉得,谁来当司礼监掌印,对沈大人您,还有卑职都会产生较大影响,自然要尽力施加影响,防止自身利益受损……沈大人以为呢?”
沈溪轻叹:“无论这件事是否影响到你我利益,但为人臣子应该懂得基本的规矩,不该理会的事情,本官从不强行干涉,司礼监掌印人选并不涉及兵部事务,若钱指挥使对此在意的话,那抱歉,本官爱莫能助!”
沈溪已把话说得很明白,不管你怎么跟我提议,或者想跟我结盟,我都不会选择你。
江彬已出现,你钱宁的好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原本你最大的凭靠就是皇帝的信任,但现在皇帝已不再宠信你,而我也宁可相信小拧子也不会信你,因为你钱宁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谁会找一个从来没有立场的人当盟友?
钱宁却不死心,道:“沈大人,您现在的利益已经受损了啊,无论谁当上司礼监掌印,都会将您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沈溪微微一笑:“看起来,钱指挥使比本官都要着紧这件事,实在让人费解,就算事情如钱指挥使说的那样,跟你有多大关系?”
沈溪最初还保留一定客气,算是给足了钱宁面子,但说到后来沈溪已算翻脸,正如沈溪最初想的那样,钱宁蹬鼻子上脸,你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就不该贸然掺和进来,闹得好像朝廷上下都要跟你来合作。我能跟你说话,已算是给了面子,别给脸不要脸。
“沈大人……”
钱宁还想说什么,却被沈溪伸手打断。
沈溪道:“钱指挥使,做人要懂得分寸,若你实在不明白一些规矩,本官可以教你,陛下身边盯着你的人那么多,难道钱指挥使一点觉悟都没有?若你真想干涉司礼监掌印人选,也该去找那些公公,而不是找本官,本官在这件事上爱莫能助,所以你一开始便犯了个错误,找一个帮不到你的人商议。”
钱宁脸色阴郁,感觉非常尴尬,望向沈溪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无奈。
若换作旁人,他或许可以拿出皇帝近臣的派头施加压力,但眼前这位是沈溪,任何人都要给面子,他能跟沈溪说上话已不容易,若还不知进退,那就等于给自己脸上抹黑,也是为自己找不自在。
“自便吧!”
沈溪一摆手,“之后大军便要回城,本官要尽情游览一番塞外美景,这里就不奉陪了!告辞!”
……
……
朱厚照醒来时,日头已西斜,要不是外面兵马已整顿好,朱厚照真有在城外再停留一天的打算。
反正对他来说,走到哪里都一样,反正入夜后就吃喝玩乐,在城外反而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回到城里倒不那么适应。
小拧子提醒:“陛下,张家口堡那边已有大批军民等候迎接凯旋将士,天黑前应该赶回去,若在城外多停留,对您的安全也会形成威胁。”
小拧子相对负责任,所说极为中肯。
朱厚照有些不耐烦:“朕难道不知有危险?不过之前朕已说过,不要让百姓夹道欢迎,怎么还是找人来添乱?”
心烦意乱下,朱厚照的脾气不是很好,动辄呼喝。
小拧子习以为常,恭敬地道:“是百姓自发组织出来迎接,张家口内百姓数量不是很多,基本都是军户家眷,若陛下实在不想让人出来捣乱,奴婢这就派人回去通知一声,驱散百姓。”
朱厚照想了下,一摆手:“算了,朕并非不讲情理,他们愿意出来迎接由着他们,不过兵马全要进城,需要不少时间,百姓夹道欢迎多少是个阻碍,一定要安排足够的人手维持秩序,不然进城时不知道要堵多久!”
见小拧子拿纸笔记录下来,朱厚照又道:“对了,之前朕不是跟你说过要选拔司礼监掌印么?回头你去吹个风,主要是通知内监各管事太监,地方镇守太监,还有监军太监等等,最好把张永、谷大用也一并叫回京城,人越多越好,一起进行比试,朕想知道谁本事最大……小拧子,你要好好表现,若你在这次竞选中脱颖而出,朕会让你来当司礼监掌印,到那时你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哈哈!”
在朱厚照看来,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根本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小拧子心中一片胆怯,暗忖:“陛下这是要把多少人调回来比试?是否回头张苑也可以借此复出?”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既然时候不早,赶紧筹备回城事宜吧,朕回去时不骑马了,乘坐銮驾,可以在銮驾里好好休息!”
本来朱厚照骑马可以加快回城速度,毕竟进城早晚主要取决于朱厚照几时抵达城塞下,现在朱厚照决定乘坐銮驾,要走四十多里路,等于说到天黑时未必能回城,小拧子心里自然越发着急。
但现在朱厚照明摆着没有改变心意的打算,小拧子只能赶紧去安排。
出皇帐时小拧子心想:“陛下说要乘坐銮驾,那就让马车走快点儿,或者可以让部分人马先回城,等陛下抵达城塞时,庆典可以照常举行,就算天快黑了,问题也应该不大。”
设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等朱厚照銮驾抵达张家口堡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会儿城塞上下即便点燃篝火和火把,为大军照明,但视线严重受阻,之前安排的庆典仪仗根本没法体现出来。
朱厚照在路上补了一觉,等他睡醒时,小拧子正跟着銮驾马车一路小跑。
“小拧子,到张家口了吗?”
朱厚照从銮驾上扒拉着帘子往下问道。
小拧子本昏昏欲睡,闻言抬头望着朱厚照:“陛下,快了,还有不到二里路,这不前方城塞在望了么?”
朱厚照回头看了一眼:“沈先生呢?”
小拧子道:“沈大人就在队伍后面,是否将沈大人叫来?”
朱厚照松了口气:“有沈先生殿后,朕就放心了,赶紧进城,出来时感觉还好,怎么回来时这么累?唉,可能是平时朕缺乏运动吧!”
小拧子心想:“您老人家总算知道自己平时不活动筋骨,身体缺乏足够的锻炼,这不出城时还龙精虎猛,回来可就没那么好的精神了。”
兵马继续向前,一应迎接仪式全都省了,到了城门口直接进城,一刻都没有多留。
第二二七九章提请
朱厚照回城后非常困倦,直接一头扎进行在睡觉,任何事都不过问,一直到夜半三更才睡醒。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朱厚照很久都没出去游玩了,接连两天车马颠簸,然后又是打猎,又是饮宴,人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比起在行在胡闹累得多,睡醒后仍旧觉得头脑昏昏沉沉,手扶着腰,像是难以站稳。
此时只有小拧子服侍在旁,见此情形赶忙过来搀扶。朱厚照缓了一会儿,这才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到桌子前坐了下来,随口道:“也不知怎么搞的,朕的身体居然如此不济,不过出塞两天就觉得骨头快散架似的……之前司马真人说朕能活一万岁,不想竟差到这样,怎么长生不老?”
小拧子可不相信司马真人的鬼话,但他不敢揭破,毕竟朱厚照还是非常推崇那个神棍的。
朱厚照看了看窗外,隐隐听到青蛙的鸣唱,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小拧子道:“回陛下,已过子时。”
“哦。”
朱厚照点了点头,拿起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满饮一杯后又问,“大臣们是否均已打道回府,沈先生那边也歇下了吧?”
小拧子有些为难:“回陛下,沈大人一直在行在外面等候,说是要见陛下,跟陛下说一些事。”
“啊!?”
朱厚照一愣,他怎么也没料到,沈溪居然会在行宫外苦苦等候,这下有些心慌意乱,手抖之下,杯子里的茶水洒了出来,脸色变得极其难看,最后他稍微整理了下衣装,道,“沈大人这么晚还没睡,是有什么重要军情禀报吗?你也不去劝一下,有事可以明天再说嘛。”
小拧子弓着腰,低头道:“陛下平时没这么累,所以奴婢不知您何时能醒来,沈大人便一直在外等候。小人劝说过,但没用。”
如果换作旁人,朱厚照根本没有召见的心思,甚至不会有人进来通禀,但请求觐见的对象是沈溪,朱厚照就有些为难了,大半夜的他不想见沈溪,因为知道一会见准没好事,却又无法回避,老师来访怎么都得见上一见。
朱厚照无奈地一挥手:“那就请沈先生进来,不过别说朕刚睡醒,就说朕……总之什么都别说。”
“是,陛下。”
小拧子应了一声,出去请沈溪。
这边朱厚照叫来太监,为他换上一身黄色盘领窄袖的常服,看上去非常威严,等沈溪进来时他已从屏风后出来,端坐于鎏金的龙椅上。
一照面朱厚照就笑着问道:“沈先生为何不早些就寝?今天实在太累了,朕回来后……想早些休息,谁知道总被一些琐事烦扰。”
朱厚照在沈溪面前时,总喜欢装模作样,此时的他好像个做错事撒谎,试图蒙混过关的孩子,他最怕被沈溪瞧不起,所以总是把自己表现得多么勤政爱民。
沈溪行礼:“微臣有要事跟陛下相商,本以为陛下忙完手里的活计便能召见,是以一直在外等候。”
朱厚照叹道:“时过中秋,西北边塞之地已寒气袭人,尤其这大晚上的,沈先生就这么在外等候,实在让朕于心不忍……以后沈先生知道朕暂时没时间召见的话,先回去歇着,并非每件事都需要第一时间跟朕说,还可以让那些奴才转告……小拧子,明白了吗?”
“是,陛下。”小拧子此时除了当应声虫,似乎其他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