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宫里终于来人回应,不过此人让沈溪看了一眼便不想看第二眼,正是如今他要对付的刘瑾。
刘瑾一脸意气风发,老远便听到他打招呼:“哟,这不是沈尚书吗?什么风把您吹到这儿来了?您这是要入宫面圣?”
言语间,刘瑾简直是把皇宫当成他自家的后花园,有种主人见来客的感觉,这也是刘瑾得势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嚣张态度,见了谁都好像祖宗见到孙子一样。
刘瑾不是单独前来,身后带着一大群太监和锦衣卫,现在刘瑾出入都讲究排场,沈溪继续低着头等候,根本不想跟刘瑾这种人废话。
沈溪置若罔闻,刘瑾身后一名太监出言提醒:“这位大人,刘公公在跟您打招呼,您没听到吗?”
沈溪懒得抬头,闭目养神,却听刘瑾喝斥:“怎么跟沈尚书说话的?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快给沈大人磕头道歉!”
随后过来一名太监,走到沈溪跟前跪下,抬起手便往自己脸上招呼,脸打得“啪啪”作响,那名太监哭丧着脸,边打边说:“沈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您老人家,请您老人家见谅则个!”
沈溪睁开眼,就当看稀奇,脸上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情。
刘瑾丝毫没有生气,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好像只得胜的公鸡,笑着说道:“沈尚书看起来心情不好。行了行了,起来吧,不必打了,一边待着去。沈尚书,咱家代表陛下出来见您,传达陛下意思,怎的,您竟心生抗拒?”
随着那赔礼的太监退下,沈溪终于正视刘瑾,一脸冷漠:“刘公公有话尽管说,不必拐弯抹角,本官既然到了这里,已经做好被某些人为难的思想准备。”
刘瑾笑得更欢了,道:“看来沈尚书对咱家有成见啊,咱家不是什么小肚鸡肠之人,既然沈尚书前来面圣,咱家知晓,自然要跟陛下通禀一声,这会儿陛下已经知道您前来,那就请进去面圣吧!”
有太监想提醒刘瑾什么,却被他瞪了一眼,那名太监赶紧退到一边。
沈溪懒得理会刘瑾,跟在其身后进入大明门,刘瑾边走边回头道:“陛下今日休息不好,被打扰清梦正在发火呢!沈尚书您可有个心理准备,若一会儿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陛下不悦,责任可不好担待啊!”
言语间,刘瑾得意至极。
也是因为刘瑾刚出妙招,把兵部重新归在他掌控下,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沈溪吃瘪的样子。
不过他也担心沈溪会揪着今日问题跟皇帝申述,所以先打下预防针,而且他心中已有对策,若沈溪面圣时攻击他,他有把握反将沈溪一军。
刘瑾心想:“你沈之厚再厉害,还不是败在我手上?我就不信你能让陛下回心转意,陛下最好面子,说出去的话,岂是那么容易收回的?”
沈溪完全当没听到刘瑾的话,全程保持沉默。很快二人来到乾清宫外,刘瑾道:“沈尚书在外等候,咱家这就进去传报!哈哈……”
到最后,刘瑾忍不住笑出声来。
第一七五〇章飞上枝头的麻雀
乾清宫寝殿,朱厚照睡得正香,被人叫醒很是着恼,起来便呼喝那些服侍的太监和宫女。
就算知道是沈溪求见,朱厚照也没有好脾气,嘴里骂骂咧咧。刘瑾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让沈溪来碰硬钉子,让皇帝对沈溪增添几分厌憎。这种负面情绪积累下去,久而久之,师生之情便会慢慢耗光。
“……陛下,沈大人不知是出了什么事,非要进宫面圣,怕是有什么要紧事,老奴也不知具体发生什么,一路上问他的话,他也不肯回,要不您亲自问问?”刘瑾面对朱厚照的诘责显得很无辜,好像这件事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朱厚照怒道:“就算沈先生来,不能等朕睡醒以后吗?刚才进去叫醒朕的几个奴才,朕都打了板子,你刘瑾是不是也想挨揍?”
刘瑾一听,赶紧解释:“陛下,叫醒您可不是老奴的主意,应该是沈大人在宫里认识什么人,陛下要好好查一查,或许可以发现端倪……”
任何时候,刘瑾都不遗余力中伤沈溪,他知道这是打压沈溪的最佳时机,过了这村儿就没那店儿,趁着朱厚照心情不好的时候攻击沈溪最为有效。
朱厚照来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刚穿戴好的龙袍,皱着眉头道:“请沈先生到前面大殿面圣吧!”
刘瑾见朱厚照没邀请沈溪到寝宫,说明非常不满,对自己阴谋得逞无比得意,出去跟沈溪一说,沈溪默默跟在他身后进入乾清宫大殿。
朱厚照一脸困顿地到了龙案后坐下,君臣相见,全无之前那种融洽的感觉。
沈溪走上前行礼:“臣参见陛下。”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然后不耐烦地对沈溪道:“沈先生,朕知道你劳苦功高,对大明做出不少事情,但你不能另外挑个时候来见朕吗?朕正在休息……嗯,昨日休息得不好,正在午休,沈先生是否可以体谅一下朕的辛苦?”
沈溪抬头打量朱厚照一眼,心想:“你可真能豁上这张脸,体谅你辛苦?有什么辛苦可言?是去吃喝玩乐,还是夜夜笙歌?”
沈溪平静地道:“臣有要事奏禀。”
朱厚照听沈溪公事公办,更加不满了:“朕说的话,看来沈先生没听进去,有什么要紧事不能等明日?”
“沈先生,之前朕安排你主持国策推行,可结果呢?银子划拨给了兵部,没听见个声响……你根本什么都没做!这些日子朕很想得到好消息,现在你却说有事来奏,早干什么去了?”
刘瑾见朱厚照如此态度,内心窃喜,因为这意味着沈溪跟皇帝间出现嫌隙,他得意地帮腔:“是啊,沈大人,陛下一直等候您的好消息。”
沈溪正色道:“臣今日正是为此而来。”
刘瑾突然有些紧张了,开口问道:“沈大人,您有了什么准备?还是说有什么好建议,要上呈给陛下?”
“朝中之事,素来都是有了结果后再上呈,陛下给了您一些权力,您大可先把事情办好,再来奏禀。”
沈溪道:“臣今日前来奏禀,军事学堂已筹备完毕,请陛下前往视察。”
饶是刘瑾已有所准备,内心还是“咯噔”一下,心想:“果然不能小觑沈溪这小子,短短半个月时间,甚至没听到他那边有什么动静,突然间就把学堂给办好了?不用说他是暗中行事……派去盯着沈溪的那些人真是该死,对此居然没有丝毫察觉!”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一摆手:“建好就建好吧,朕有时间过去看看!没别的事的话,朕先回去休息了,沈先生请回吧!”
因为困倦至极的缘故,朱厚照对军事学堂的兴趣减低不少,这个时间点没什么事能吸引他的注意。
刘瑾看到朱厚照如此反应,彻底放下心来。
就在朱厚照准备起身离开时,沈溪突然道:“陛下,臣刚得到情报,说是鞑靼人兵犯宣府,臣希望陛下对此能高度关注!”
“什么?”
就算朱厚照昏昏欲睡,听到这消息后,也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霍然站起,好像瞬间有了精神,“沈先生,您没开玩笑吧?鞑子竟现身宣府?”
刘瑾知道皇帝好战的性格,见朱厚照如此强烈的反应,马上紧张起来,道:“沈大人,您最好别信口开河,如今国泰民安,九边未曾有战报传来,您这消息怕是假的吧?”
沈溪眨了眨眼睛,侧头问道:“刘公公的意思是,本官在陛下面前假传西北战报?那可是欺君之罪!”
朱厚照小眼睛瞪得圆圆的,怒视刘瑾:“对啊,刘公公,你不知道情况别插嘴,让沈先生继续说下去!”
刘瑾支支吾吾:“陛下,这……”
被朱厚照又瞪了一眼,刘瑾剩下的话只能先咽进肚子里。
朱厚照对别的事情或许不那么上心,听说自己的地盘被鞑靼人侵犯,心中那口气绝对不能忍。
当他知道如今鞑靼人犯边时,小眼睛锐利如鹰眸,刘瑾看了也要胆寒几分。
朱厚照道:“沈先生,您先把事情说清楚,鞑靼人果真到宣府来撒野?”
沈溪正色道:“千真万确。”
“气煞朕也!”
朱厚照一拍桌子,将旁边刘瑾吓了一大跳,就听朱厚照嚷嚷道,“大明江山社稷,可不能毁在朕手里,朕要亲自领兵打退鞑子!”
刘瑾心里琢磨:“事情哪里有那么凑巧,鞑子说来就来,就好像跟姓沈的小子配合无间似的,这可能吗?我就不信这邪,定是沈溪故意虚张声势……他掌握陛下软肋,知道陛下听到有战事就会激怒的公牛一样,精神百倍,我该如何阻止?”
刘瑾道:“陛下万万不可,如今鞑子犯边之事尚未得到证实……老奴并未怀疑过沈大人,只是鞑靼人动向需要详细调查,如此才能确定是否合适陛下御驾亲征!”
朱厚照厉声喝问:“怎么,刘公公认为朕不该御驾亲征?朕以为,鞑子犯边乃是对朕的极大挑衅,如今乃正德元年,国丧刚过,他们分明以为朕好欺负,沈先生,您马上去安排兵马,朕准备跟您一起……往宣府去!”
沈溪尚未应允,刘瑾已跪下叩请:“陛下,您的安危系着大明社稷安稳,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况下,切不可贸然领兵出京,就算真要前往,请由老奴代劳,绝对不能让您出事!”
朱厚照一脚踢在刘瑾身上,但刘瑾不依不挠,仍旧执意跪谏。
沈溪此时却出面说情:“陛下,刘公公所言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朱厚照原本打算继续对刘瑾饱以拳脚,听到这话,抬头看着沈溪,问道:“沈先生想帮刘公公说话?这狗奴才,每天都在朕身边唠唠叨叨,就跟晚上的蚊子似的嗡嗡嗡吵个不停,说话做事很不得朕心意!”
刘瑾哭诉:“陛下,老奴一心为主,绝对不是出自私心,呜呜呜……”
沈溪看出来了,刘瑾演技浮夸,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他的忠心,为此甚至不惜忍受皇帝的怒火。
关键在于刘瑾牢牢地把握住了朱厚照的心态,就算皇帝一时恼恨他的劝阻,却不会将其怎么样,反而会觉得他很有责任心。
朱厚照性格极为复杂,内心情感不是普通人能够明白的,刘瑾算是把握住了朱厚照行为习惯非常到位的一个人。
沈溪道:“陛下,鞑靼人犯境宣府虽然已得到证实,但如今鞑靼人只是在正北和西北一线犯边,并未影响宣府腹地,未对各城塞发生实质性威胁。依臣之见,如今当以大批斥候前去刺探,若鞑靼人有进一步出兵迹象,陛下御驾亲征为上,否则此去就没有必要,或许行军途中鞑靼人便已撤走,只能无功而返。”
“是这样吗?”
朱厚照稍微琢磨了一下,点头道,“沈先生在应对鞑靼事务上,经验最为丰富,朕相信先生判断,这样吧,由先生统筹调查情报,同时负责准备朕御驾亲征事宜,最迟明日……算了,给三天期限吧,调查清楚后,朕再决定是否御驾亲征,届时朕会在朝会上公之于众,若非朕御驾亲征不可,沈先生不能在朝会上唱反调!”
或许是知道自己亲自领兵得不到大多数朝臣的赞同,朱厚照只能让沈溪出面支持。
朱厚照对自己有几斤几两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没有实战经验,只能依靠沈溪帮忙,所以不会自负到直接领兵,而是要依赖沈溪,这样他可以当个名义上的主帅,过一把领兵征讨的瘾。
沈溪领命:“臣遵旨。”
刘瑾还在那儿哭诉:“陛下,您御驾亲征的事情……怕是跟大婚有冲突,这件事先得跟太后商议。”
朱厚照不以为然,道:“大婚的事情很着紧吗?朕可不这么认为。大明江山安稳才最重要,列祖列宗知道外族犯边,也一定会跟朕一个心思……对了,刘瑾,这事你不得告知太后,在有结果之前,朕不希望被太后阻挠,谁泄露出去我惩罚谁!”
沈溪自然俯首领命,刘瑾则叫苦不迭。
刘瑾很清楚这会儿朱厚照不能随便离开京城,若沈溪真把朱厚照带走,看起来京城一切都是刘瑾做主,但其实失去皇帝为靠山,很多事情刘瑾都玩不转,因为朱批的权力也会跟着朱厚照銮驾转移西北。
……
……
朱厚照出来见沈溪的时候哈欠连天,就像个垂暮的老人,回去时已经是个精神抖擞的小伙。
沈溪见目的达成,目送朱厚照消失在侧门后面,这才离开乾清宫大殿,他人刚出乾清宫门,后面刘瑾小快步追上,行路间气喘吁吁。
“站住!”刘瑾喝斥一声。
但这一声,并未让沈溪的步伐出现一丝停顿。
沈溪能猜出刘瑾心中恼恨,根本没把对方的话当回事。
刘瑾在后面喊了几声,不见作用,直接小快跑超过沈溪,伸手拦住沈溪去路,脸上憋得通红,显然心中满是火气。
沈溪停下脚步,好整以暇地问道:“刘公公是什么意思?为何要阻拦本官去路?”
“明知故问!”
刘瑾面容狰狞,喝问,“姓沈的,你要打击报复,只管朝咱家来,何必让陛下御驾亲征犯险?你可知你一手将大明江山社稷置于险地?如今陛下尚未大婚,更没有子嗣留下,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那大明江山由谁来继承?”
沈溪眯着眼打量刘瑾一会儿,最后竟然点了点头:“刘公公忠君体国,本官佩服!”
刘瑾愤怒地一摆手:“少拿这些话来搪塞咱家,咱家现在就想问你,你可知如此做的后果?”
沈溪道:“刘公公好像指责错人了,本官不过是将所知情况告知陛下,属份内之责,至于带本官去面圣之人,还是刘公公你,难道这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