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01(1 / 2)

公主喜嫁 越人歌 5833 字 2019-12-27

d态度真是

刘琰在心里琢磨了一下。

虽然看起来他们都不是太高兴,可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反对

这好象和一般人家父母们的反应不一样。

当然了,皇上与曹皇后也不是一般的父母。

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嗯,刘琰十分确定。

其实皇上是被曹皇后劝住了。

昨晚上皇上就知道栗子的事了,当时皇上脸上那神情啊,真是精彩纷呈,反正曹皇后是很久很久没见到皇上这么七情上脸了。

曹皇后还是给陆轶说了几句好话的。

比如,陆轶的人品绝对没问题,或许规矩礼教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可是忠孝节义他比谁都记得清楚,从来都行得正,坐得直。

说起忠,他可救过琰儿呢。

说起孝,虽然旁人都说他不孝,可他与父亲闹翻正是因为对母亲至孝啊。

这样一个人,纵有些不在规矩内的举止,但是他绝不下流,对琰儿应该是真心诚意的。

“少年人脾气都倔,尤其琰儿,以前好一段时间就喜欢和大人对着干。要是皇上对她说不许,她说不定反而逆反起来,冲动之下若是做了什么傻事,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皇上虚心请教妻子:“那以你之见呢”

“就不用管。”顺其自然吧。

“怎么就能不管”

曹皇后耐心同他讲道理:“琰儿怕是对这事还一知半解,不怎么开窍呢。她和陆轶来往,可能慢慢就懂得情字的意思,也可能她觉得这事儿没有意思,新鲜感一过,也许她自己就厌了,到时候不用旁人说,她自会离陆轶远远的。”

曹皇后说得入情入理,皇上也确实听进去了。

再说,皇上对陆轶吧,一直以来也都是很欣赏的。

要不是曹皇后的劝说,今天陆轶在御书房跟皇上说了那样的话,只怕不单单是被皇上轰出门,八成还要挨揍呢。

这是皇上夫妻两个在寝殿里说的话,也就值夜的云罗一个人听见了,云罗也只告诉了英罗一个,这消息是肯定不会外传的。

云罗还小声问:“英罗姐姐,这陆轶是不是真能当驸马啊”

英罗动作麻利的将一撂贴子扎好放在架子上,顺手在上头再塞上一张写着日期的纸笺:“这个可不好说啊。”

“怎么”

云罗觉得陆大人和公主应该挺相衬的啊,更何况还曾经有一桩救命之恩呢。

那戏上不都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吗

英罗只是笑笑。

公主的亲事没有那么简单。

英罗就听说了一个消息。

李家,就是曾经出过户部尚书、还曾经做过丞相的那位李宗滔,他家可还有适龄的子孙呢。

之前李家架子摆得高,可是现在也透出想与皇家更亲近的意思。

李家这一辈出众的有兄弟三个,李崆一个,李峥一个,还有一个年纪小些,比公主小两岁,叫李岫,听说也是个才貌双全的佳郎,这三人都未婚配,倘若那消息是真的,那么公主显然是可以从李家这三兄弟里随便挑了。

英罗虽然只是个宫女,不太懂前朝政事,可是也知道李家名气大,来头大,听说他们家传承了几百年,书香门第,既清且贵,尤其是在读书人之中名望非同一般。要是公主选了李家儿郎,对皇上,对眼下的朝局可能意义都不一般吧

皇上和娘娘当然是疼爱公主的,可是身在高位,也有他们的无可奈何。

反正公主到底要嫁谁,她们这些人说了不算,也猜不着结果。

李尚宫从拳头大的小瓷罐里倒出头油来,轻轻用梳子蘸了,替公主将头发打散了一一梳顺。

“奴婢还记得前几年公主的头发有些黄稀,这几年养得精心,现在是又黑又亮又浓密。”

第四百三十六章春耕

刘琰知道这话准保还有下文。

李尚宫接着说:“公主长大到了,到了要许婚的年纪了。”

刘琰看着镜子里李尚宫的脸人的脸在铜镜里总会有些走样变形,李尚宫的脸就被拉宽了一截,看起来成了个怪模样,连她说话时的嘴巴,看起来那张合的动作也很怪异,颇显得可笑。

不过李尚宫自己可并不知道。

她还在语重心长的说:“昨天的栗子,其实公主不该收的。”

刘琰没动怒,只是问她:“为什么呢”

李尚宫说:“不管公主将来选哪一位男子为驸马,哪怕十分中意这个人,也别将心意表露在外比较好。人嘛,太轻易得到的东西,哪怕是很宝贵的东西,也不会多爱惜,还容易仗着情分做出些得寸进尺的事情来。”

刘琰忍不住笑了:“姑姑你好象很内行啊。”

李尚宫严肃的说:“奴婢虽然没嫁过人,可是世上的事大多如此,不管是父母与子女,师徒,朋友,夫妻其实说穿了都是一样的,父母太过纵容,子女的品行往往就难以约束规整。朋友之间倘若一个人总是对其他人忍让,那其他人一开始或许很感动,觉得这个人很好,可时间一长,占便宜就成了理所当然,如果占不到便宜反而会心生怨怼,公主您想想,是不是这样”

刘琰开始在笑,不过等李尚宫说到这里,她已经收起了笑容,正正经经向李尚宫道了一声谢。

“姑姑的话,我记得了。”

“嗯。”李尚宫重新露出笑容:“奴婢伺候公主这些年,公主一直待奴婢宽厚又敬重,奴婢也是全心全意盼着公主能过得好,如果要挑驸马,奴婢只盼着公主能挑一个和善厚道的人,将来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刘琰点头:“我会的。”

二月二,皇上在皇庄亲自扶犁耕了半亩田。

说真的,这活计他是多年没干过了,有点儿不知道怎么使力。

皇上有点后悔。

前天曹皇后曾经建议他,要不要先把犁头拿出来推推试试,熟悉熟悉感觉。

他拒绝了。

唉,他果然还是做皇帝年头久了,妻子的话明明是金玉良言,他却没有听进去啊。要曹皇后说,这跟做不做皇帝没多大关系。其实皇上当年还不是皇帝时,其实干农活儿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他读过几年书,后来不读书了,还跟家中长辈一起去府城谋生,成亲之后不久,世道越来越乱,他也被征了兵其实那会儿皇帝的政令出了京城也跟废纸差不多,四处生乱。

皇上曾经种地的日子真的不多。

等到耕完这半亩,皇上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手掌磨出血泡来了。

当然回去之后,皇后应该也不会笑话他,而是会很细心的替他上个药再把伤包裹好,并且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