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473(1 / 2)

d人丁兴旺。

二房的谢元舟夫妻,在过去的三年里又生了一个儿子,共有三个儿子。俞婉也为谢蔚生下了一子一女。

长房的谢元亭膝下只有一女。孙氏在年前又有了身孕,一心希冀着一举得子。

谢四小姐谢柔曦已长成了娉婷少女,今年十三岁,在莲池书院里读书,虽不及谢明曦当年,也有些才名。

谢五爷谢元楼,今年十二岁,在松竹书院就读。谢钧对幼子寄予厚望,自谢元楼少时起便严格教导。

谢元楼也不负所望,天资上佳,读书勤奋,两年前以入学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松竹书院。如今在松竹书院里声名赫赫。

谢家的大爷谢元亭说起来也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谢元亭资质平平,右腿又跛了,再如何勤奋苦读,也不能科举做官。不过,谢家上下对谢元亭的最大要求就是不惹祸。从这一点来说,谢元亭完全达到了这一目标。

自女儿宝珠谢元亭拒绝叫女儿的全名,执意给女儿取了乳名宝珠出世之后,谢元亭就成了宠女如命的绝世好爹。和闻名朝野的疼宠女儿的天子有得一拼。

盛鸿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被国朝政务占据,无暇多陪阿萝。谢元亭却是闲闲无事,每日有大半时间陪伴女儿。

女儿还没学会说话,谢元亭就已列出了整整数页纸的教导计划。自女儿两岁起,便每日教她读书认字

孙氏哭笑不得,拎着谢元亭的耳朵说道:“子衿还小,连话都说不利索,要读书,也得过了四岁再启蒙。”

谢元亭一边呼痛一边悻悻道:“我的小宝珠天生聪慧,早一点读书也没关系。”

在被痛揍了两顿之后,谢元亭退而求其次,改为每日读书给女儿听,一读就是半个时辰。

大约是耳濡目染熏陶之故,谢子衿在三岁时便能流利地背出三字经百家姓。四岁正式启蒙后,读书进益极快,远胜同龄孩童。

谢钧见孙女这般聪慧伶俐,心里十分自得,捋着胡须得意笑道:“子衿记性极佳,举一反三,和她姑母幼年时一般模样。”

谢元亭:“”

他的女儿明明比谢明曦幼时更聪慧

谢元亭满肚子不服,口中却一个字不敢吭声。

事实上,谢子衿不但天赋出众,就连容貌也颇有几分肖似谢明曦幼时。

在谢家,被夸赞肖似谢明曦年幼时是至高无上的赞美。

在京城各名门府邸,这亦成了女眷们挂口头上的唏嘘感慨:“我家那个丫头,但凡有皇后娘娘三分,我能高兴地整夜睡不着。”

“可不是么我也盼着家里的女儿聪慧能干争气呢”

过去的两年多里,京城多了十余个顾氏学堂,五个善堂,另有十余个女子作坊。大大小小的雇佣女子的铺子也越来越多。

女童学堂束脩全免,每季发两身新衣服,供应一顿午饭。家境贫穷舍不得给女儿读书的人家,奔着新衣服和免费的午饭,纷纷将孩子送入顾氏学堂。

善堂里专门收容被遗弃的女婴和女童。女子作坊里招收家境贫寒的女子做工。京城里有不少商铺,也开始愿意接纳女子前来做工。

女子凭借自己的劳力,亦能赚银子养活自己和孩子。如此一来,女子在家中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些都是谢皇后一力推行之事。有不少名门女眷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除了林微微秦思荨等人,还有许多在莲池书院或白鹭书院读过书的名门贵妇。

或许她们一开始的目的不算单纯,大半都是冲着讨好谢皇后去的。不过,做出的善举和义行却是实实在在,也改变了许多女子的命运。

谢皇后的贤名在女子中广为流传,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京城是大齐中心,女子地位的极大提高,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整个大齐。

这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开展得十分平和,也十分低调。就连朝中众臣百官们,一开始也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待此事渐成气候,社会风气在缓缓转变时,众臣中有敏锐的有所察觉时,已经无力阻拦了。

第九百八十七章时光二

谢钧在陈府吃了酒宴后,一身酒气地回了谢府。

谢钧年轻时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如今四十多岁,蓄起了胡须,风度翩翩,身姿挺拔,面容英俊,依然是无人可及的英俊中年。又是清贵的礼部尚书,大齐肱骨重臣。

两位姨娘皆在正门处候着,见了谢钧,各自热络殷勤地迎上前来,娇声唤着:“老爷总算回府了。”

“婢妾一直在这儿候着呢”

这两个姨娘,进府也有十余年了。两人各自生了谢柔曦谢元楼,这些年伺候谢钧温柔小意精心周全。谢钧一直未曾续弦,看来也不可能再续弦娶妻了。两位姨娘自然巴不得如此。

没有当家主母,是天底下所有姨娘们的终极梦想。

两位姨娘在谢府内宅过得惬意自得,伺候谢钧愈发尽心尽力。

谢钧握着姨娘们的手,迈着飘浮虚软的步伐往里走。

徐氏也未睡下,特意打发了丫鬟在正门处候着。听闻谢钧回来了,立刻打发人去厨房,端了备好的醒酒汤送过去。

徐氏亲自送醒酒汤来,谢钧自不能失礼,正要起身道谢。就听徐氏笑道:“一家人何必这般见外。你应酬喝多了,快些坐下歇着,将饮酒汤也喝了。”

谢钧也未客气,笑着说道:“有劳母亲费心了。”

端起醒酒汤,慢慢喝了下去。

每次谢钧喝酒夜归,徐氏都会等门,准备好醒酒汤。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这话半点不假。

谢钧和徐氏这对隔着肚皮的母子,从一开始的彼此敌对,到后来的虚情假意,如今相处十余年,竟也有了亲如母子的情意。

待谢钧喝完醒酒汤,徐氏才重新张口笑道:“阿钧,我有件事得告诉你一声。”

谢钧挑眉:“什么事”

“今日我和孙氏领着子衿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和阿萝公主都很喜欢子衿,要留子衿在宫中住几日。我便应了。”徐氏笑吟吟地说道。

谢钧目中闪过一丝满意和自得:“好好好如此甚好”

谢家满门荣光,皆因谢明曦而来。

遗憾的是,谢明曦待娘家颇有些冷淡,不算恩厚。相比起当年俞皇后不遗余力地提携娘家,谢明曦在这一方面可算是吝啬了。说到底,谢明曦对谢家的心结,都是因丁姨娘母子而起。

这也是最令谢钧懊恼无奈之处。

好在谢元亭和孙氏生了个好女儿。谢子衿容貌有五分肖似亲姑母,又聪慧伶俐,颇得谢明曦青睐。阿萝公主对这个漂亮可爱的表妹也十分喜欢。

自去年起,谢子衿常被领着进宫请安,宫中常有厚赏。

这一回,谢子衿直接被留在宫里住下了。这也昭示了谢皇后对娘家的恩宠。甚好甚好

徐氏又笑道:“是啊我们都觉得这是桩好事,高兴的很。就是元亭不乐意,对着孙氏发了一回脾气。”

哟谢元亭还敢冲孙氏发脾气了

谢钧讶然:“后来怎么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