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鸿无声笑了起来:“我刚才是说笑,郡王别是当真了吧”
汾阳郡王定定神,将一脑子乱七八糟的念头挥开,挤出笑容应道:“没当真,没当真,呵呵。”
盛鸿收敛笑意,淡淡说道:“先帝被谋害,朕只能当起重任。自登基之日起,朕便暗暗立誓,要做一个贤明天子。”
“宗人府掌管皇室中人,也是大齐万千宗族的表率,不应沦落为某一个人手中的私器。哪怕是朕,也不例外。”
“你不必忧心会成为朕手中的傀儡。朕选了你,就会信任你,将宗人府之事尽数交给你。”
汾阳郡王露出惊愕激动之色,拱手谢过隆恩。
盛鸿的目光掠过汾阳郡王略显浮夸做作的脸孔,淡淡说了下去:“说得再多,你现在也不会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待时日长了,你便知道朕说的话是真是假了。”
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难道还真得要将宗人府全数交给他不成
汾阳郡王心里暗暗嘀咕着,再次谢恩。然后,又仗着胆子索要侍卫。
盛鸿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说道:“此事我早有安排,你不必忧心。”
春风得意的汾阳郡王带着未曾释疑的疑惑告退,离开移清殿。
魏公公代天子送汾阳郡王一程,回转复命后,低声笑道:“郡王刚才塞了一个分量颇重的荷包给奴才,追问皇上为何会选中他为宗正。”
“奴才便将原因告诉郡王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
盛鸿在选人之前,命人查了有资格做宗正之位的数个亲王郡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劣迹。
临江王有凌虐女子的恶习,死去的河间王生性贪婪,做了宗人府宗正之后,以权谋私,时常索贿。死了几年的淮南王,府中死几个奴仆也是常事。
汾阳郡王生荡,却未欺压过良民,所有的美妾都是正经花银子从青楼买来的更重要的是,府中从未出过人命。
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盛鸿看来,才配称为人。
大齐建朝百余年,盛家子孙繁衍壮大,至今已有数千人。单以宗族来论,也是人丁兴旺的大族了。
宗人府宗正,可以平庸些,可以软弱些,却绝不可以心狠手辣视人命为无物。
所以,盛鸿选中了汾阳郡王。
盛鸿笑了一笑:“扶他做宗正,能不能坐得住这个位子,就得看他的能耐本事了。”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匆匆跑了进来禀报:“启禀皇上,椒房殿的芷兰姑娘来了,传了太后娘娘口谕,请皇上去椒房殿用膳。”
第八百五十七章后续三
这是要来兴师问罪了盛鸿心了然,面半分不露,笑着说道“传朕口谕,朕片刻后便至椒房殿。”半个时辰后,椒房殿。盛鸿拱手行礼后,关切地询问道“母后养病数日,身体可有起色”俞太后冷冷地扯起嘴角,目满是讥讽“皇这般孝顺,哀家无需操半点心,身子已然大好了。”再不“好转”,这宫内外要彻底成帝后的天下了。先打压俞家,现在,天子又将手伸进了宗人府。这是要一步步斩断她的爪牙,将她彻底架空啊好一个孝顺的儿子盛鸿似未听出俞太后话语浓浓的讥讽,欣然笑着应道“母后身体大好,儿臣彻底放心了。”不等俞太后发难,主动说道“宗人府宗正之位,之前一直由临江王兼任。临江王统领五万神卫军,兼任宗正于情于理不合。儿臣令宗室亲王郡王们推举一位新的宗正,他们推举了汾阳郡王。”俞太后盯着盛鸿,声色俱厉“宗室亲王郡王,多的是有才干之人。靖江王正值盛年,才德出众,忠心耿耿,是最佳人选。汾阳郡王生荡,整日寻花问柳,自少时起没做过一件正经事,如何能担任宗正之位”“此事一传出去,岂不是让武百官京城百姓都看了笑话”“宗人府为大齐宗族表率。此例一开,日后大齐宗族选族长也会有学有样,岂不是彻底乱了套”“皇想任用亲信,安插人手,也该找个像样的人选出来。这个汾阳郡王,根本不配为宗正”面对大发雷霆的俞太后,盛鸿表现出了身为庶子的恭敬和孝顺。先亲自倒了茶,殷勤地送至俞太后面前“母后喝口茶,消消气,听儿臣一言。”俞太后动也未动,冷笑一声“哀家不想喝茶,皇不必费心了。”俞太后不领情,盛鸿也不生气,转而将茶送到自己嘴边,缓缓喝了一口。将茶杯放在手边的茶几,然后不疾不徐地解释“母后误会了。儿臣并未插手此事,只令宗亲们推举宗正,他们选了汾阳郡王,儿臣也有些意外。”意外个屁俞太后不怒反笑“果然是隔了一层肚皮。哀家说的话,想来皇是听不进耳了。”此时站立一旁伺候的宫女内侍,少说也有十余人。俞太后说过的所有话,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出椒房殿。这一顶不孝的帽子,盛鸿绝不肯担“儿臣一直十分敬重母后。母后何出此言”俞太后咄咄逼人“你敬重哀家,那听哀家的。汾阳郡王,绝不可担任宗正之职。让靖江王做宗正。”没等盛鸿反驳,俞太后又冷着脸道“后宫不得干政,朝堂官员提任或罢免,哀家从不插手。不过,宗人府是天家宗族,宗人府的宗正便是盛家的家主。此事,哀家不能袖手不管。”“盛鸿,哀家命你重新择人任宗正之位”盛鸿两个字一出口,“母慈子孝”的假象被彻底撕裂。俞太后面容冷肃,声音冷厉,独断专行,不容人拒绝。建安帝为天子时,便屡屡在这样的俞太后面前屈服,一步步低头退让。直至被俞太后亲自推入漩涡,被刺杀身亡,咽下最后一口气。也怪不得俞太后这般情急恼怒。宗人府宗正之位,确实十分要紧。当年淮南王在世执掌宗人府时,执掌五万神卫军的临江王在淮南王面前也得低一头。河间王做了两年傀儡,后来遇刺身亡。在俞太后的支持下,临江王兼任了宗人府宗正。尝过大权在握随心所欲的美妙滋味,俞太后如何甘心被逼退盛鸿心冷笑一声,脸露出有些无奈的笑容“母后说笑了。宗人府宗正之位,何等重要,岂能朝令夕改。儿臣已言明不会插手宗人府事务,现在改口,天子的尊严体面要往哪儿放”“母后最是心疼儿臣,岂会忍心陷儿臣于这等尴尬境地”任凭俞太后风雨如晦,盛鸿依然温和耐心。堪称孝子典范。俞太后定定地看着盛鸿,声音里满是寒意“皇真的不愿更换人选”盛鸿正色应道“非不愿,而是不能。”俞太后忽地笑了起来,声音也缓和了许多“皇这么做,总有皇的道理。哀家老了,每日享享清福便是。这些事,哀家不操心了。”俞太后怎么可能么轻易罢手肯定还有后手盛鸿不动声色地笑道“母后说的是。”当夜,汾阳郡王遇刺。汾阳郡王刚得了宗人府宗正之位,激动高兴之余,少不得在府设宴。宴请投票支持自己的宗室人。大家心照不宣,从此以后,他们都彻底站到了天子这一边。俞太后心狠手辣,临江王手握兵权,暗豢养了不少死士。有河间王惨死之例在前,他们都得多加几分小心。汾阳郡王也算倒霉,才喝了几杯小酒,见到翩翩起舞的妖娆舞姬动了色心,便将舞姬搂过来摸摸小手什么的。没曾想,小手还没摸到,怀舞姬便成了索命罗刹,袖露出一把淬着毒泛着蓝光的锋利匕首,刺向汾阳郡王的胸口。电光火石间,汾阳郡王身后冒出两个侍卫,一人出剑挡了匕首,另一人出剑杀了舞姬。好好的酒宴,瞬间鲜血飞溅,美人刺客成了剑下亡魂。亲王郡王们何曾见过这等血腥场面,当即便吓晕了两个吐了三个。酒宴进行不下去了,众人纷纷回府。汾阳郡王面无人色。那两个身手高强的侍卫,是天子赐给他的。他的身还贴身穿了一件金丝软甲,也是皇赏的。那把要命的匕首在软甲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汾阳郡王妃哭着说道“郡王,宗正之位再好,也得有命做才行。还没任,有了刺客。以后该怎么办”“郡王明日进宫见皇,辞了宗正之位吧”
第八百五十八章后续四
什么都不及性命要紧
天子和太后斗法,躲还来不及。现在汾阳郡王成了活生生的靶子,要承受来自俞太后的怒火
汾阳郡王妃满面惊惧,满脸泪痕。
丈夫花心好色了些,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毛病。她这个郡王妃做得好好的,不想做寡妇啊
汾阳郡王咬牙站了起来,目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行我已被推到了宗正的位置上,此时我不能退,也万万退不得。”
“以太后娘娘的性情脾气,我便是主动辞了宗正之位,她也不会容我苟活多久。迟早会要我的命。我不能坐以待毙。”
“倒不如豁出去,先接掌宗人府。皇上就是我最大的靠山绝不会对我的安危坐视不理”
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