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夫人打起精神,对着尹潇潇笑道:“霖哥儿呢”
尹潇潇应道:“霖哥儿和霆哥儿一早便去院子里骑木马了。”
孩子忘性大。霖哥儿已渐渐习惯了身边只有亲娘的生活。霆哥儿在闽王府也适应得极好。和霖哥儿成日一处玩耍,好得如亲兄弟一般。
尹夫人忍不住低声叹道:“你也是太过心善了。独自抚养霖哥儿已是不易,偏偏还将霆哥儿一并接进了府中。”
“孩子哪里是容易抚养的。吃喝穿用,衣食住行,这些也就罢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生病不适,更是烦心。说句不好听的,一旦有个差池,便都是你的责任。”
宁夏王夫妇都死了,霆哥儿是宁夏王唯一的血脉。若有个闪失,尹潇潇便要担下恶名。
这等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何苦来哉
尹潇潇低声道:“娘,你说的我都清楚。可是,霆哥儿没爹没娘,也太可怜了。当日我为他求情,皇后娘娘一口应允,却也言明,绝不会亲自抚养霆哥儿。我若弃手不管,他哪里还能安然长大。”
尹夫人小声嘀咕:“皇后娘娘倒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盘。既落了仁厚名声,又不必自己出力亲为”
话未说完,便被尹大将军阻止:“夫人慎言”
尹潇潇也微微皱眉:“娘怎么能这么说。皇后娘娘肯保全我们母子的性命,又处处照拂,于我来说,已是天大的恩典。她不愿抚养霆哥儿,自有她的苦衷。绝不是有意要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我。”
尹夫人一张口,便遭来父女两人的一致嗔责,神色间颇有些讪讪:“我随口乱言,以后不说便是。”
心里也有些后悔。
谁知道这闽王府里有多少宫中耳目。她非议谢皇后之言,万一传进谢皇后耳中,可就不怎么美妙了。
为了尹潇潇母子的安危,她还是忍着别乱说了。
过了片刻,霖哥儿和霆哥儿携手进来了。
霖哥儿大了半岁,个头略高一些,俊秀活泼的模样,和闽王颇为肖似。
霆哥儿生得白胖壮实,眉目清秀,也颇为讨喜。
一双孩子被教养得颇懂礼数,一起团着小手行礼,别提多可爱了。哪怕尹夫人心里还有些疙瘩,见了霆哥儿,也是半点脾气都没了。
这个可怜的孩子,没爹没娘,在宫中亦无活路。尹潇潇将他接进闽王府,也算行善积德了。
尹大将军也格外喜欢这一双健康壮实的孩子,朗声笑道:“我今日陪你们兄弟两个练箭。”
霖哥儿眼睛一亮:“多谢外祖父”
霆哥儿眼巴巴地看着霖哥儿,小声问道:“哥哥,我也能叫一声外祖父吗”
这是霖哥儿的外祖父,不是他的。
可是,他也很想叫一声外祖父啊
第八百二十六章女将一
在大人眼中,孩童都还小。
其实,孩童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和忧愁。
霆哥儿进了闽王府后,总黏着尹潇潇这个婶娘。对着霖哥儿也格外亲昵,一口一个哥哥。
霖哥儿承袭了亲娘的性情脾气,最是慷慨大方:“好,我将外祖父借你一回。”他连亲娘都肯借给霆弟弟了,再借一回外祖父,也算不得什么。
尹潇潇听得心中一酸。
尹大将军也是外冷内热的性子,见不得霆哥儿这般可怜,立刻笑道:“想叫只管叫。”
霆哥儿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外祖父。
尹大将军响亮地诶了一声。
尹大将军声若洪钟,这响亮的一声绝非虚言。霆哥儿并未被吓到,反而高兴地笑了起来:“外祖父的声音真大。”
霖哥儿骄傲地挺直了小胸脯:“那是当然。”
真不知道有什么可骄傲的。
尹潇潇满心的阴郁消散一空,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尹大将军兴致高昂,当即带着两个孩童出去练木箭。尹夫人放心不下,少不得絮叨几句:“你爹也是,右胳膊彻底伤了,拿双筷子都嫌吃力。哪里还能拉弓射箭。”
尹潇潇轻声道:“娘,爹心里也苦闷的很。难得有这般高兴的时候,你就别吭声了。”
尹大将军在军中待了大半辈子,每日骑马射箭练武已成了习惯。如今右胳膊废了,什么也做不了,每日在府里待着,别提多气闷。同僚下属们登门探望,还得强颜欢笑。
个中滋味,不提也罢。
今日是真得展颜欢喜。
尹夫人也心疼自己的夫婿,轻叹一声,不再多言。
尹大将军陪着两个孩子玩闹半日,心情果然极好。午饭整整吃了三碗米饭,才搁了筷子。临走时,对尹潇潇说道:“霖哥儿是好孩子,霆哥儿心性也很好。你且安心,将两个孩子好好养大。”
顿了顿,又道:“皇上和皇后娘娘肯保全你们母子性命,我也该有所回报才是。”
尹潇潇听得一怔:“什么回报爹,你要做什么”
尹大将军不肯多说,只笑了一笑。
过了几日,尹潇潇终于知道尹大将军是如何“回报”帝后的了。
久未上朝的尹大将军,在大朝会上露了面。在众人错愕的眼神,亲自递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封廉夫子为将军
“女子不入军营,是军中惯例旧俗。廉夫子却是例外。”
“廉夫子出身将门,是已故廉老将军的嫡亲孙女,是廉家最出色的儿孙,也承袭了廉老将军的骁勇善战。”
“皇上胸襟宽广,唯才是用,不囿于男女之别,大胆任用廉夫子为总教头。廉夫子也未辜负皇上的齐王。”
“过去的两年多里,廉夫子将五千蜀兵练成了一支精兵。如此练兵领兵之才,令一众武将愧然。我亦不及”
“如此将才,若弃之不用,是何等憾事”
“微臣以大将军之身份,奏请皇上下旨,封廉夫子为女将军”
这一封奏折,宛如巨石砸落湖面,激起惊天巨浪
文臣们尚未反应过来,武将中已有几人出列,附议尹大将军所言。这些武将,皆是尹大将军门生故旧。
很快,和廉家交好的武将们也纷纷出列附议。
文官派系多,武将中也一样派系林立。
尹大将军是武将之首,麾下聚集了许多以军功晋升的武将。楚将军则是将门出身,俨然成了将门的代表。廉家亦是大齐顶尖将门,这些年来虽然渐渐式微,在军中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尹大将军和廉家联手,附议的武将竟比半数还要多。楚将军一派,虽竭力反对。奈何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更重要的是,这本就是天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