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后同坐的女子,正是顾山长。
往年春,俞皇后也会邀顾山长同行。顾山长不喜建帝,总不肯来。今年却又例外。几位学生被召同行伴驾,顾山长放心不下,便跟着一起来了。
“平身。”俞皇后含笑道:“这里无外人,叫我夫子便是。”
俞皇后授课不多,不过,每个月总有半日。三年下来,众少女对俞皇后没了敬畏,多了亲近熟悉。闻言纷纷笑着应了。
俞皇后目光一扫,落在谢明曦的身上。
“明曦,”俞皇后称呼得亲昵随意:“听闻昨晚你和安平同宿”
谢明曦笑着应道:“是。”
俞皇后笑着打趣:“你们两个同寝三年,昨晚又同榻而眠。你们都是女子,若安平是男儿,你便闺誉全无,只能嫁给安平了。”
谢明曦一本正经地说道:“不瞒夫子,我一直遗憾六公主殿下同为女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此时的众人,绝料不到此时的玩笑话会在短短几日后成真。
而之后的数年,每当谢明曦回忆起这一刻的情形,都会恼羞成怒
过了片刻,淑妃丽妃静妃梅妃端妃联袂而来。
既是来春,众嫔妃自要凑热闹。怎么着也要在建帝面前晃悠一圈。因此,一个个都换上了方便骑马的武服。连最纤弱的梅妃也不例外。
胭脂鹅黄天青碧绿,妃嫔们穿得色泽鲜艳花枝招展。
众嫔妃中,论容貌梅妃最美,论年龄端妃最年轻。
今日端妃显然有大出风头之意,特意穿了一身桃红色的武服。粉面桃腮,美目流盼,分外妩媚。
端妃行礼后,迫不及待地笑道:“臣妾第一次参加春,不懂其中的规矩。若有冒犯唐突之处,还请娘娘海涵见谅。”
俞皇后淡淡扫了端妃一眼:“既不懂规矩,今日就别去了。”
端妃:“”
第三百四十四章立威
端妃年轻娇俏,恃宠生娇。
竟然将对建帝那套撒娇卖痴的那一套,用到了俞皇后面前呵呵,自取其辱
丽妃目中露出浓浓的嘲讽,淑妃等人不动声色地看好戏。
谢明曦等人,立在两侧,各自垂下头。耳朵却竖得老长。
俞皇后声音沉凝,喜怒不辨:“你今日留在行宫,本宫让掌事姑姑好生教一教你春的规矩。什么时候学会规矩,再参加春。”
端妃一时失言,心中懊恼不已,忙起身告罪,目中露出一抹委屈:“臣妾刚才是随口说笑,其实这规矩早就学过了。请娘娘见谅。”
若是真得被留在行宫,被宫中那些严苛不留情面的掌事姑姑“教导”,她还有什么脸面
再者,万一俞皇后成心刁难,让她学个五六日或七八日,春都该结束了。她哪里还有“伴驾”的机会
俞皇后似窥破了端妃的不甘心,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
这个端妃,仗着年轻得宠生了九皇子,愈发骄狂。见了她这个正宫皇后,没见恭敬,一张口就敢说自己不懂规矩,还想“冒失唐突”
是想直接“冒失”到圣驾前,抢到伴驾的机会吧
真当她这个皇后心慈手软毫无手段
丽妃等人在一旁睁大了眼睛看好戏,今日,索性让她们好好看一回“热闹”
“芷兰,传本宫口谕。”俞皇后压根不理会低头认错的端妃,冷然下令:“端妃今日留在行宫,随掌事姑姑学规矩。”
端妃:“”
芷兰应声而退。
众嫔妃无人张口求情,各自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俞皇后在此时发威,显然有杀鸡儆猴之意看来,接下来几日,她们几个也得谨慎低调些。
端妃面色忽红忽白,精彩至极。不甘中混合着羞恼愤怒,几乎要喷薄而出。
只是,中宫之威,令人心惊。她虽曾私下做过些小动作,却不敢正面挑衅俞皇后。
俞皇后未再多看她一眼,优雅起身,对众人说道:“随本宫前去马厩挑马。”
众人笑着应下,然后一同随之起身。
端妃眼睁睁地看着众人随俞皇后往外走,自己被众人抛在身后。心里的恼恨羞愤也到了巅峰,按捺不住冲口而出:“皇后娘娘故意将臣妾留在行宫,就不怕皇上知晓心中不喜吗”
嘈杂混乱的脚步声顿住了。
众人一起回头,目中齐齐露出震惊。
这个端妃,仗着自己年轻貌美生育皇子颇为受宠,平日在宫中颇有几分轻狂。今日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这般挑衅俞皇后
俞皇后脚步也一顿,转身看了过来。
神色冷然,目光凛冽。
话一出口,端妃便有些后悔。
只是,说都说了,想收回也不可能。
端妃索性挺直腰杆继续说道:“臣妾随口说笑,皇后娘娘便这般严惩,若传进皇上耳中。皇后娘娘少不得要落一个不贤的名声。”
这个端妃,真是胆大包天什么话都敢说
丽妃等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一众少女都是首次经历这等阵仗,既觉新奇,又觉惊心动魄。
谢明曦冷眼旁观,心中波澜不惊。
后宫诸妃,为了争宠,施展什么手段都不稀奇。她不知见识过多少,也早已腻烦厌倦。端妃这般沉不住气,今日必会吃大亏
果然,就见俞皇后勾起嘴角,露出一抹冷笑:“本宫贤不贤良,还轮不到你来置评。你不就是想让皇上知晓你受了委屈吗本宫成全你便是。”
“玉乔,立刻去禀报皇上,就说本宫处置端妃,端妃心中不服,请皇上来定夺”
玉乔迅速退下。
俞皇后也不急着去马厩了,重回凤椅,安然坐下。
众人心怀各异,各回原位等待。
端妃心跳不稳,呼吸急促,面色变幻不定。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
不用怕皇上一定会为她撑腰
皇上素来喜欢九皇子,对她也颇为宠爱。一众嫔妃里,她伺寝最多,便是明证。待会儿皇上来了,她定要抢着上前哭诉。
一盏茶后,玉乔回来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卢公公。
卢公公对端妃视若不见,恭敬地向俞皇后行了一礼:“启禀娘娘,皇上正和几位皇子殿下说话。听闻端妃触怒娘娘,皇上十分不喜。命奴才前来传口谕,请娘娘打发人送端妃回宫,待春结束后再惩处。也免得扰了皇后娘娘兴致。”
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