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通看上去还挺牛逼的操作
陆延侧头看他:我的歌找回来了?
肖珩说:没有。
!
你重写吧。
肖珩说完这句,瞧见黑帘子有动静,有人来上机了。他又抖抖烟灰,不紧不慢地往前台走。
那你那么半天敲什么呢???!
一通操作看着还挺牛逼。
您就为了听个响?
听听青轴清脆的声音?
陆延忍住想给人逮回来揍一顿的心情,打开编曲软件重新写。
网管肖珩坐回前台。
进来的是逃课出来上网的几个高中男生:网管,上机,三个人,有连在一起的位置不,我们要开黑。
陆延听到肖珩不冷不热的声音说:有。
高中生有自己的顾虑,压低声音问:你们网吧安全吗,不会被抓吧。
肖珩:没身份证?
高中生点点头。
安全。
肖珩收了钱,说出一句令人信服的话来:我也没身份证。
陆延听不下去,他戴上耳机接着调音。
他没发现五分钟后,编曲软件左上角自动弹出来几个字:自动保存。
那行字毫不起眼,出现两秒便消失。
然后等到下一个五分钟,才会再出现一次。
所幸软件没再崩。
两小时后,陆延把顺利音频传给甲方。
甲方听过之后觉得没有问题,转账收钱,一套流程走完,交易结束。
陆延摘下耳机,收完钱之后习惯性去数余额,加上之前那个甲方给的,余额已经有快两千。
来瓶水我弄完了,你什么时候下班。陆延快下机前去前台买水。
肖珩把水扔给他。
四点。
四点,那就还有十分钟。
反正时间也差不多,陆延拧开水说:那行,一块走?
肖珩:谁跟你一块走。
陆延早就习惯肖珩的说话方式。
他拎着水走回去,整个人躺进电竞椅里,等肖珩换班。
他边上那个人电脑屏幕上居然在放新闻视频。
陆延听不到声音,只能看清字幕。
熟悉的地方台女主持人带着一成不变的表情说:近日,我们接到热心市民举报,发现危险分子王某的行踪,初步确定王某往下城区方向逃窜。
根据好又多杂货店提供的监控视频,视频里的黑衣男子疑似嫌疑人王某,王某在杂货店内购买了两瓶橙汁,这一举动不知有何意义,望市民高度警惕,出行注意个人财产和人生安全,千万不要喝陌生人给的橙汁。
下城区?
好又多?
这杂货店不就在七区附近么。
陆延正想着,肖珩已经换完班,掀开帘子站在门口不太耐烦地问他:走不走。
第21章
走。
陆延没再继续看那个逃犯买橙汁的新闻,直接下机。
两人走出去一段路。
陆延还是忍不住吐槽:你那网吧电脑太他妈破了。
肖珩表示赞同:一晚上能死十台。
陆延:有考虑过更新设备,提高网民游戏体验吗?
肖珩:我是老板?
黑网吧离七区不过隔了三条街,七区被拆之后这边也受到不少影响,不少饭馆选择关门。本来就不算繁华的地方,现在看起来更显萧条。
随处可见的污水坑,以及溢出的垃圾。
陆延早已经习惯七区这种环境,四年前他背着琴走下火车,就是在这吃的第一顿饭。
有阵子没来,那家店还开着。
陆延很少会去想四年前的事了。
他没再想下去,习惯性地把思路断在这。
肖珩聊着聊着发现边上这人脚步慢下来:走那么慢
他话说一半,发现陆延在看一家面馆。
你想吃?
吃,陆延回过神说,给你带那么多天饭,做人要有点良心,这顿你请。
陆延推门进去。
面馆店面很小,只摆得下四个桌位,菜单上种类也不多。
店主约莫六十岁左右,大家都叫她李阿婆。
李阿婆刚收拾好一桌,拿着抹布用陆延其实并不听得太懂的地方口音招呼道:来啦。
陆延说:来了。
李阿婆认识他:还是老样子哦?一碗炒面?
两碗,陆延帮忙把刚擦好的桌椅推进去,带了个朋友。
陆延说完,朋友才推门进来。
陆延指着肖珩对李阿婆说:他付钱。
肖珩站在门口,觉得好笑:我同意了?
肖珩虽然在附近上班,也没什么机会出来吃,网吧里走不开,只能吃外卖。
他听到李阿婆跟陆延闲聊:小伙子,好长时间没见了,还在练琴不啦?
陆延说:练的。
哦哟,李阿婆笑笑,蛮好的。
这份炒面没什么特别的,卖相普通,面上头摆了两根菜,几块肉。
然而肖珩拿个筷子的功夫,他那碗面上的肉少了一半,对面陆延碗里那份肉多得把底下的面都盖住了。
你是狗?
肖珩又说:你要脸吗。
陆延不要脸也不是头一天,他拦下肖珩伸过来的筷子:你好好吃饭,别对我的面动手动筷的。
肖珩会听他的就有鬼了。
他冷笑一声:谁先动的筷?
没动,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动了。
在两个人为了几块肉抢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店门又被推开。
俩年轻小伙手插口袋晃进来:阿婆,来两碗面!
这两人估计是刚从另一家网吧里上完网出来,嘴里还念叨着刚才那局游戏,其中一个边把塑料椅拖出来边说:我去,游戏体验极差,那是什么队友,打的什么
那个么字语调急转直上,转成了魔。
下一秒,那人瞪圆了眼睛,魔半天,喊出四个字来:魔王乐队!
举着筷子在跟肖珩打架的魔王乐队主唱陆延:
魔王乐队这个人送外号虽然听起来吊。
但这个名字一脱离特定环境,比如乐队演出,又或者防空洞彩排,跟其他乐队一起吹谁更牛逼,摆在现实生活里是真的很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