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百济新罗的事。”李世民一副意外的神sè,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追问道你与朕说说,对百济和新罗,你有何新的想法”
“陛下,百济一向不愿意听服于我大唐,这次陛下让扶余义慈进京任职,让愿意听服于我大唐的扶余隆任百济王,此举虽然暂时消除了在百济可能对我安东的威胁,但也会让百济臣民不服扶余隆不足以号令百济,难以威服扶余义慈留下的大臣,臣觉得,我驻守的大军一定要为此做好准备,万一百济有乱,马上就可以军事干预”王易看了看李世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眼神,也马上把后面的想法也说了出来,“还有新罗新罗王金德曼虽然是个,但在国内很有威望,手下的几位重臣都是很有谋略之辈,臣觉得他们对我大唐示好,是想借我大唐之威,谋求更多的利益,到时有可能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臣觉得,我们不能让这两国中的任何一国力量强大起来,即使是现在向我大唐示好的新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觉得应该利用百济与新罗之间不能消除的利益冲突,来达到我们更大的目的,臣以为,应该挑起两国之间的冲突,如此我大唐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这话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一颤,两人都有点不可置信地看着王易,想不到王易竟然考虑的这么长远,想法还挺“恶毒”
“贤婿,你所提的建议很不”李世民在稍稍想了一下后就点头认可,“朕将数万军队留在辽东,就是提防百济,防止这一带再起乱事的,只是新罗一直对我示好,想对其动兵事,师出无名啊”
李世民当然想把这两个小国纳入大唐的治下,但现在百济和新罗都向我大唐称臣了,就没理由对他们开战了,这是挺让他烦恼的事。不过王易刚刚的提议还是让他心头一亮,挑起两国争斗,消耗彼此的力量,两国最终不能独立生存下去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内附的。
“陛下,百济和新罗两国间有不可消除的仇恨,他们之间起磨擦是迟早的事,只要两国间有争斗起来,我大军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其境内,负起宗主国维持稳定的重任,到时可以威吓其除国内附的。”王易说着,更详细地把他的一些邪恶想法都讲了出来。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听了也不住地点头。
王易其实挺不好理解李世民为何这么急着班师回朝的。
匆匆来一次平壤,就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这不太像李世民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他觉得李世民应该在平壤多呆一些时候,把所有事儿处置好,针对百济和新罗的事布置妥当后,再回长安。如今如何处置百济和新罗都没一个完全可行的方案制定出来,就急忙踏上回程路了,实是有点不太妥当。
“贤婿,你所提的,朕非常赞同”李世民抚着胡须呵呵笑着,看着王易道看来朕没让你留在辽东,带你回京,还真是个误的决定,这个安东大都护的职,应该让你来担任的”
“啊”
第一百零二章长安,我回来了
李世民的话让王易大惊,他可从来没想过留在朝鲜半岛上呆一长段的,即使当一个没人能管到他的大都护也没兴趣。离家这么久了,他可想陪陪府中的娇妻们,镇守的任务交给苏定方这员虎将,那是最合适不过了,当下也出了一副可怜相,“陛下,臣原本想请命留在安东任职,但这次出征时候臣负了伤,当时没好好治疗,天凉了时常感觉疼痛,还想回长安好好调养,陛下这样说,让臣有点无地自容了”
“贤婿,你是时候负伤的”李世民很是惊讶。
长孙无忌也很是吃惊,关切的眼神看着王易,只是没开口问询。
“回陛下,臣是在率部急驰萨水时候,不坠马受伤的,当时觉得并没,没想到天气冷了,竟然疼的十分难受”王易“老老实实”说道,间还出了伤处。
“为何当时没与朕说”李世民有点恼怒了,王易竟然把负伤的事瞒着他,这如何了得,万一出点事,他如何向长乐公主那个宝贝女儿交待。
“陛下,当时军情紧急,臣所领人马要护送陛下早日抵达平壤,再加上当时没特别的感觉,就没去理会这么多,调养几日,就不碍事了”
李世民这才神sè放松了一些,“唔,看来朕没让你留在安东,还是正确的”
“贤婿,待回到长安,你得好好调养一番了”长孙无忌嘴角有隐隐的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多谢两位岳父的关心”王易心里大松了口气,他的下一步计划看来可以成功了。
归程的御驾大军在萨水边休整几天,心情轻松的王易也带着手下的亲卫,在萨水边纵马打猎。
但在打猎时,王易总感觉有事未了,他在思前思后一阵后,独自骑着马,跑到萨水边发呆。
研究隋唐史的王易可是这条江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这条后世时候叫清川江的大江,曾在隋朝时候葬送了数十万汉家将士的性命,甚至他现在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阵莫名的y寒,他,那是数十万汉家儿郎愤怒的y魂在游dàng,希望有人替他们复仇,这是他不安的原因。
历史记载,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八年时,发百万大军攻打高丽。面对隋军前无仅有的庞大攻势,高丽著名将领乙支文德采取了you敌深入的灵活战术与隋军周旋了数月,让隋军疲于奔命。乙支文德命人在萨水上游筑坝蓄水,当追击高丽军队的隋军过河之时,乙支文德下令开闸放水,大批隋军因此被水淹死,乙支文德带领早已埋伏好的高丽军队对乱成一团的隋军队发动猛攻,隋军大败,隋朝名将宇文述和于仲文所领的三十万人马,只有不到三千人逃回辽东,其余皆在此被杀或被俘。
乙支文德以此功一直都被朝鲜半岛人视为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王易后世所处时代,韩国首都汉城的“乙支路”就是以乙支文德的名字命名,韩方第二高荣誉奖章也是以乙支文德命名。
但王易也,有他这个熟知历史的穿越人在,乙支文德不可能再被冠以英雄的称号,他将永远成为汉家人的罪人,朝鲜半岛再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国家出现了,甚至“朝鲜”这个名称,也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上,这里会一直是大唐的安东,大唐的一个都护府,或者一个道,属于汉家人的地盘,没有人能染指,萨水和后来中国与朝鲜的界河,现在被称为鸭绿水的鸭绿江,都将是中国的内河,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都将是说着汉话,穿着汉服的汉人,再也不可能出现不要脸皮的高丽bng子。
现在大唐军队将高丽灭了,为不幸战死在这里的数十万汉家儿郎报了仇,王易默默地期望,这些战死的汉家儿郎的灵魂能地下有知,有人替他们报仇了,他们可以安息了。
在王易的强烈建议下,李世民率领御驾人马中随行的大臣及所有的高级将领,及大部的将士,在萨水边进行了隆重的祭奠,告慰那些战死于萨水战役的汉家子弟,李世民下令随行的将士,在这里多停留两天,想尽办法搜寻那些残存的汉家子弟的遗赅,将他们集中收葬。
李世民在萨水边再传诏令给安东大都护苏定方,命他想尽办法,搜寻前朝时候战死在这片土地上的隋军将士遗骸,给予厚葬,并带领百官祭奠。
杨广数次征高丽无果,数十万的汉家儿郎死在白山黑水间,高丽人甚至以汉家将士的尸体或者割下的头颅,叠成京观,李世民严令安东的官员,将所有安东境内大小的京观都毁了,将遗骸厚葬。
李世民的一系列举动,让王易非常的感动与满意,他在这一刻才明白,原来在大军抵达平壤,李世民宣布除高丽国,设立安东大都护府时候,他心里总感觉还有一点遗憾,一点未了的心愿未完成,现在想想,就是这些事了,祭奠战死的汉家儿郎的事。
来平壤的途中,因为力求速度,没有去想过这事,回京途中,在萨水边感慨时候,终于想到,向李世民提议,马上得到了认可,他这也可以算是替为国捐躯的汉家将士做一点该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