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这个晚上与长乐公主所说的话得很快到了应验。
贞观十七年三月,齐州都督齐王李祐反,闻报的李世民大怒之下派兵部尚书李世勣为平叛主帅,率两万兵马急驰齐州,三月末,李世勣所领大军抵达齐州,不费吹灰之力就平灭了李祐的叛乱。
李祐及他手下的人全部被俘,被押送回长安,等候处置。
而在李祐起兵作乱的同时,担心被废的太子李承乾也密谋起事。
李承乾密谋起事,是经过周密的布署,他的行动计划就是学当年他父亲取得皇位的手段,以武力夺取政权,率东宫六率攻打皇宫,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李承乾在密谋起兵前,曾派手下得力干将纥干承基行刺魏王李泰,但未成功,在这次李祐的叛乱中,纥干承基因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将一切事都招供了。
据纥干承基交待,在上一年末,他奉太子李承乾的命令,与左卫副率封师进、游侠张师政等人密谋刺杀魏王李泰,但没有成功,心感恐慌的李承乾怕事情最终暴,遂与汉王李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城阳公子之夫婿驸马都尉杜荷等人一道,密谋引兵攻入太极宫,自立为王。
名相杜如晦的儿子,娶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城阳公主的杜荷,还提了一条恶毒的计策,要李承乾装病,引李世民来看望,再集东宫力量刺杀李世民,然后发兵攻打太极宫,在占领整个皇宫后,再集合力量控制整个长安。
在接到大理寺所急呈纥干承基的供词后,勃然大怒的李世民立即亲自布署行动,举禁军将东宫团团包围,将并不知道纥干承基已经被抓并招供,正在密议事情的太子李承乾、汉王李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抓获,并将东宫六率解除武装,随后赵节、李安俨、杜荷、贺兰楚石等人全部被抓获。
太子李承乾及汉王李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被抓获后,李世民令严密封锁消息,以免引起京师震动,连带其他地方起乱。
随后,李世民令尚书左仆shè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世勣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官员一道,审理李祐、李承乾谋反事。
李祐的谋反自不用说,都已经起兵了,罪大恶极,按律当诛,被赐自尽于内shi省,其手下诸多人或被杀被贬,但对李承乾如何定罪,却引起了争议。
太子李承乾y谋起兵作乱的事也成定论,但如何定罪,主审的几名高官与大理寺的官员意见不尽相同,大理寺的官员建议与李祐一道定罪,将其赐死,但主审的房玄龄、萧瑀、李世勣却提反对意见,提请让皇帝李世民自己定夺。
两个儿子在同一年谋反,让李世民大受刺激,在接到主审李承乾谋反案几位高官奏请让他定夺的提议后,数天没有动静,最后还是在朝会上向众臣提出问询,要众臣朝议如何定李承乾的罪。
朝议李世民问询此议时,好半天群臣中都没有人敢站出来地表意见。
即使李世民点名问询,被点到者也唯唯诺诺、支支吾吾,不敢表示意见。
最终通事舍人来济站出来,表示废太子是皇帝的儿子,作为皇帝的同样应该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应该爱护自己的儿子,他建议应该不应该杀李承乾,而是让太子享尽天年。
长孙皇后也几番请求李世民,留李承乾一条性命。
李世民最终采纳了来济的意见,也听众了长孙皇后的劝告,没有杀李承乾,只是下诏废李承乾为庶人,流放至黔州。
同时赐汉王李元昌在府中自尽,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皆被叛斩刑,其他诸多的人被杀或者被流,受到牵连者有千多人。
一时间,京城长安人心惶惶,长安上空也似笼罩了厚厚的y霾。
而在此事后,心力憔悴、满心自责的长孙皇后也病倒了
第八十章历史简单地重复着
第八十章历史简单地重复着
两仪殿内,李世民召集一些重臣商议事情,王易也被宣召了进来。
“诸位爱卿,太子谋反作乱而被废,但大唐不可无太子,朕今日召各位进宫,即是想讨论一下,立何人为太子之事,诸位爱卿有何意见,尽可说来”
李世民话音刚落,黄门shi郎刘洎马上起身,“陛下,臣请立魏王泰为太子。魏王才学高深,前些年编撰之括地志一书,即是最好的证明,其又极其孝顺,自齐王祐和废太子作乱之事后,怕陛下伤心,日夜随shi,如此大义之皇之者,理应立为太子”
“陛下,臣附议”中书shi郎岑文本也马上跟着应和,“刘shi郎所言甚是在理,臣也以为,立魏王泰为太子,实乃众望所归也”
听了这话,已经si下应允立李泰为太子的李世民心神大慰,出点笑容道:“昨日魏王投朕怀中云:儿臣今日若被父皇立为太子,乃臣重生之日也,臣有一子,以后也定只有此一子,到时臣死之日,当为陛下将其杀之,并将皇位传于晋王,”人谁不爱其子,青雀能这般做实是难得,朕甚怜之,朕也觉得立魏王为太子是上策也呵呵”
李世民这话让众臣面面相觑,来殿后一直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的王易不禁叹了口气,为何李泰这个人与李世民所说的话,都与历史记载的相差无几呢接下来肯定会有激ng彩戏开演了
李世民话刚说完,谏议大夫褚遂良马上站起来反对:“陛下此言大错特错也。若陛下百年之后,魏王继承了皇位,大权在握之日,他岂肯杀自己的爱子,传位于晋王也陛下在对待太子承乾与魏王泰上已经做错了许多,臣试问,当年陛下既已立承乾为太子,为何又如此宠爱魏王,礼秩胜过于废太子承乾,让废太子心生不满,最终成今日之祸太子承乾就是看到陛下过于宠爱魏王,怕陛下起废立之举,才做出这般大逆之事前事不远,足以让陛下借鉴。臣反对立魏王为太子,但若陛下今日一意立魏王为太子,臣希望陛下先安妥当晋王,免得晋王与魏王相争太子位之事又发生”
这话如一记重拳打在李世民心里,让他回不过神来,脸sè发白,这还是朝臣们第一次当着他的面,以这样的理由指责他。他不是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但对于做出这样决定的他来说,总是找外人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而不愿意从自己做出的决定上找事情的根源。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褚遂良,心里bo涛翻滚,褚遂良的这席话终于让他回过神来,或许真的是他做错了,若立魏王为太子,魏王又许诺以后传位给晋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