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 / 2)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7109 字 2019-05-07

但潜意识里,她们却认可了这个女人的存在,如此更让她们觉得有威胁,三人都未给王易生下儿子,三人都担心,这个异族的女子会先于她们给王易添一子,那样的话她们将郁闷一辈子。

谁都不希望在接下来的时候,有一位外来的女人,地位凌驾在她们头上。

对于女人的幽怨和质问,王易当然不能辩解,只能认错,并用其他办法补偿。当然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补偿手法,因此王易这么天尽力讨好她们,天天在府中陪着这几个女人话,哄她们开心,努力为她们服务,让她们身心都得到满足,王易和身子骨都累坏了

几天下来,这几个女人的心情才平复了一些,不再以怨恨的语气质问王易了。

在基本摆平了府中几个女人后,王易也偷偷溜出府去,到鸿胪寺会馆,看望过慕容雪。

王易回京后一直没有露面,满腹心思,在那里患得患失的慕容雪,看到王易过来看她,很是惊喜,在听了王易让她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到时会有让她满意的结果出现时,慕容雪更是喜极而泣。从青海到长安,一路行来,都有王易相伴,但到了长安后,王易不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让原本很是坚强的她都变得脆弱了。

作为吐谷浑的郡主,慕容雪一直心高气傲,再加上性子使然,让她的心性很是坚强,但感情有了寄托,又是快当妈女人,对前途不甚明了,甚至产生被人抛弃的念头时候,都是很脆弱的,今日王易的到访,让她摇摆的心马上稳固了,在这几天产生的幽怨也平息了,在王易陪着她了一会话,答应她再过几日带她去府中见见长乐公主、长孙凌等其他人后,慕容雪已经在考虑见到王易的这些妻妾时候要如何表现,才能让王易满意,也让自己不失去身份了。

忙着摆平身边的女人,出征回来后的日子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为出征将士进行封赏的日子。

为出征将士封赏照例在大朝会日进行,在太极殿举行,所有在京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都到列。

在朝会刚开始时候,皇帝李世民以非常喜悦的口气讲述了我大唐军队刚刚取得了一场规模非常大战事的胜利,此战的意义非常巨大,我大唐新增了极大一片国土,而且是极好的牧马地,从此西北的威胁完全平灭,鄯州、兰州、河州、凉州一带基本不要有兵乱起来。

李世民以充满感情的语调盛赞了此次领军出征的尚书右仆射李靖,正是李靖谋略的出众,调度有方,使得我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同时也称赞了李靖麾下的诸位将领,正是有这些将领的奋勇作战,才使青海之战能这么快结束。

李世民还以特别的口气称赞了苏定方和王易这两位年轻的将领,这两将在此战中的表现堪称完美,逼降慕容顺,占领伏俟城,并歼灭天柱王部,一连串的行动让人目瞪口呆,正是他们的这次行动,奠定了青海之战完美结局的基础。

到兴奋处时候,李世民站起了身,从御座上走了下来,站在殿前,以充满兴奋的语调大声地着,“所有立下战功的将领,朕都有奖赏,军功卓著者,朕有重赏”

李世民的话刚完,马上有御史台的官员站了出来,大声地禀奏,“陛下,朕有奏”

被这意外打断了兴致的李世民稍稍的一愣,有点不耐烦地喝道:“讲”

“陛下,御史台收到举报,有官员向御史台举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尚书右仆射李靖谋反”

这名侍御史的话似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把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殿内其他人都炸懵了,皇帝刚刚当朝称赞了一番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卓著战功,话音刚落,就有人上奏李靖谋反,如此重大的变故,当然让所有的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谋反,这是按在大臣头上最重的罪名,是要被抄家来族的,没有人能想到有人想将这罪名按在战功显赫,在朝中威望非常高的李靖头上。

按理这样的奏报不应该送到御史台,而是直接送到皇帝手上的么

大部的人都在猜测,是何人敢上这样的奏表,举报李靖谋反,难道是李靖的部下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两条浓眉紧皱,盯着这名长身而立的侍御史,“告诉朕,是何人举报李大总管谋反”

李世民这异于常规之外的问询让这名侍御史一愣,皇帝不应该当殿问何人举报的,不过皇帝问了,只能问答,“回陛下,是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

众臣哗然,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因为延误了军情,被李靖严责,在李靖上表朝廷,向皇帝禀明此事后,受到了李世民的重处,但没人想到,这位倒霉蛋会上表举报李靖谋反。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高甑生诬陷被李靖严责,被朝廷责罚后泄私愤报复

就在众人惊疑中,马上有人站了出来,抢在李靖面前为李靖申冤,那是刑部尚书李道宗。

李道宗以激愤的口气为李靖申诉道:“陛下,此是诬陷,臣可以用性命担保,李大总管决无谋反之心,在此次征战中,李大总管克尽职守,一心想着如何尽快剿灭叛乱,还我大唐一个安宁的边境,因此对麾下诸将极其严厉。可是一些部将,不尊军令,贻误军机,以致于差点错失平定吐谷浑的机会,幸好李大总管及时调整布置,才不至于错失战机。如今这些人在自己要受到处置时,反而倒戈一击,诬陷李大总管要谋反,臣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李大总管绝无二心,更没有想谋反的事儿所有出征的军中将士都中以作证”

兵部尚书侯君集也马上站了出来,为李靖辩解,“陛下,臣也敢以项上人头作保证,李大总管没有不臣之心,无论是从鄯州出发后的诸多战事,此是心诬陷”

接着其他随军出征的将士,包括契苾何力、执失思力这两位胡将也都站了出来,为李靖辩解。王易和苏定方也站出来,以慷慨激昂的话,斥责一些人的卑劣行径。

王易没想到,因为有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历史又与原来记载的发生了惊人的相似,高甑生竟然还会诬陷李靖造反。事情发生了,会如何发展呢他拭目以待。

李靖本人却没有任何的申辩,在向李世民请罪后,默默无语在站在一边,看着这么多的部下为他辩驳,王易从他这位恩师眼中,看不出一点神情来。

“此事朕要细查,朕今日可以告诉各位,朕决不相信李大总管会谋反,朕也决不轻饶诬陷者,此事待事情查清了再议”李世民袖子一挥,走了回去,坐回御座上。

这时,又有一位侍御史出列,禀奏道:“陛下,臣有奏,臣奏骇驸马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