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王易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进宫去请见李世民,将他的想法告诉现在一定得意洋洋的这位皇帝,请求皇帝在派人招抚的同时,令李靖、李世勣、李道宗等人继续追歼颉利的残部,不给他们苟延残存的机会。
看到王易这般表现,和脸上惊异的表情,马周越加的疑惑,他已经察觉到,王易几次惊叹,一定有怎么特殊的原因,有可能王易已经相信了其中不妙的地方,才如此说的,当下小心地问道:“晨阳老弟,你是不是觉得陛下所下的决定中,有怎么不对的地方”
王易点点头,悄声问道:“宾王兄,你会不会觉得颉利派人来长安请降,只是缓兵之计,目的是想延缓我大军的动向,在我大军停止追击后,趁机逃入大漠,逃脱我大军的追歼”
“某是如此想过,但颉利兵败如此之惨,断然不敢再玩花样,若他敢玩花样,我几路大军追击,突厥残部不过几万人,能逃的脱我大军的打击吗”,“马周虽然如此说,但说的并不是非常肯定。
他也曾经在李世民面前提过这样的担忧,只是李世民很自信地说,颉利断然不敢有这么大胆的。
以李世民所说话来讲,颉利所领的东突厥汗国,近百年来,都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惨败,如今在我大唐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下,迅速溃败,狼狈逃窜,再也没有能力与我大唐为敌了。
李世民在接到连续的捷报传来后,信心百倍,已经完全认定,东突厥汗国将灰飞烟灭,颉利除了向我大军请降外,再也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在颉利派执失思力进京请降后,几乎马上就答应了颉利举国内附的请求。再加上朝会上大多的大臣也是如此建议,只有极少数几个人,表示不能接受颉利的内附请求,如今我大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应该勇追穷寇,一举将颉利所领的突厥残部彻底歼灭,以免留下祸患,只不过这样的声音太弱了,远不能与占压倒性多数的其他朝臣的意见相比,朝会上,也通过了接受颉利内附的请求,李世民也马上差唐俭前往西北,招抚颉利所领的突厥残部。
听了马周所讲的,王易很是郁闷,为何这一切事都是在他生病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呢
从马周所讲的情况上王易也发现,执失思力抵达长安的日子,正是他随李世民从骊山返回的第三天,当时正是他发烧最厉害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迷糊状态,根本不发现朝中发生了怎么事。
而在执失思力入京后的第三天,李世民就下诏应允了颉利内附的请求,派唐俭与执失思力一道,前往颉利残部所在的铁山一带,宣布大唐皇帝的诏命,接受颉利内附的请求,并令颉利及他手下的主要头领,全部进京面圣,再令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派兵接应唐俭一行,并令李靖亲自接颉利一行进京。
王易几乎能确定,若那些天他不是躺在床上静养,李世民这个爱显摆的皇帝,一定会差人来请他进宫,吹牛打屁,得意洋洋地吹嘘上半天,那他就有机会向李世民进言,万不能接受颉利这般请求,而应该在突厥人兵败,差不多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举将其全部歼灭。
颉利身边还有数万人,万一这位枭雄玩花样,在我大军停止追歼时候,像只兔子一样溜走了,那就留下后患,凭颉利在草原上的号召力,不出几年,又会积聚力量,重新成为我大唐的祸害的。
“万一颉利内附的请求真的只是玩花样,目的是拖延时间,减缓我大军追击的步伐呢”面对马周有点茫然的样子,王易在想了一阵后,再次问询。
“这个”马周不发现如何回答了,确实也回答不了,只得含糊其辞地说道:“某想颉利无论如何都是一国之可汗,不会做出出尔反而之事,不然就被天下的耻笑的”
马周一直以来关注的最多的还是民生方面,对军事方面虽然也有过了解,但那只是从战略角度去想的,对一场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要如何决断,如何与对手打交道,并不在行,面对王易的疑问,再加上他打原本就对此有过疑惑,当然回答不出王易的假设。
“对突厥人来说,失了信义并不是他们最害怕的,毁了他们的实力,将他们的青壮年都俘虏过来,把他们的牛羊尽数俘获,那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草原上人口不多,若想办法将他们的人口大幅减少,那让他们失了最大的根本,而牛羊是他们生存所必须的,若能在此战中将他们的牛羊尽数俘虏,那他们数个根本就都失去,即使颉利只身逃脱,他再也没有能力积聚力量与我大唐为敌的”
王易说着,深深地看了一眼马周,“要发现,如今颉利身边还有数万军士,草原上还有不少在支持利与归附我大唐两个决定间摇摆的部落,若被颉利耍花招逃脱,其手下的数万人马也成功逃离,那这些摇摆不定的部落也很可能重新站到支持颉利的那一面去,我大军在大漠一带不可能长期驻留,在我大军凯旋之时,颉利可能又会翻身重来,或者另外一个新的头领出来,成为我大唐的新患因此,依小弟之见,此战一定要斩草除根无论如何都不能给颉利苟延残存,再翻身的机会”
“晨阳老弟说的十分在理”马周耸耸肩膀,很无奈地说道:“可是,晨阳老弟,如今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同意颉利的归附,并将此事诏告了天下,陛下派出的使者已经前往北疆的途中,按行程来算,他们都快抵达颉利残部所处的铁山一线,或者与我大军接触上了我大唐乃天朝上国,不可能做出出尔反尔之事,那样可是要被人耻笑的”
“宾王兄,虽然朝廷已经发布诏命,同意颉利举部内附,并派出使者前往颉利部宣诏,但依小弟所想,我们依然可以采取其他对策的。”王易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容,意味深长地对马周说道:“不是有句古话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晨阳老弟,你的意思是”
王易并没回答,而是马上站起身,对马周作一礼道:“宾王兄,我要马上进宫一次,求见陛下,把一些想法告诉他,不管陛下会不会听从,我都想与他一说,请恕小弟无礼,下次再与你细聊了”
“那好吧,某先告辞了,只是,你的身体要不要紧”
与马周说了半天,已经感觉浑身上下都是激情在澎湃的王易,拍拍打的胸膛,笑了两声道:“没事了,遇到这样的事,有病也马上就好了”
第九十五章那样会遗患无穷
“微臣参见陛下”武德殿内,求见得到允许的王易恭敬地向坐着看奏本的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扔开手中的奏本,示意王易免礼后,好奇又很是关切地问道:“晨阳,你的病好了”
李世民并不像故作的关心让王易感觉到了一点暖意,再次施礼道:“多谢陛下关心,微臣的身体这些天好多了,看这几天的情况,应该基本没事了”
李世民很特别地瞅了王易几眼,脸上浮出了笑意,抚着经过精心修饰的胡须,“唔,朕看你气色不错误,没事就好,来,我们坐下说话”
“谢陛下”王易依然在李世民身侧的一个案几边坐下。一名宫女很麻利地为王易送来了茶水。
“这些日子朕常想找你聊事,只是你身子不大方便,也只得罢休。”李世民说着,压低了声音,很疑惑地问道:“你到底患的是何病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