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来到武德殿,依然身着一身朝服的李世民正在殿内等着他。
李世民没有任何的客套,直接就问道手辅机,你如何看今天的事”
长孙无忌作一礼回答道手陛下,臣觉得,陛下既然已经彻查了辅公祏叛乱之事,对江淮军旧部的处理也有了定论,那自然就要按照先前制定的政策执行,不应该被少数一些人的阻扰而改变”
“那侍御史权万纪弹骇的事呢”李世民叹了口气问道。
“陛下早已经查明,李孝恭以私利之故冤杀江淮军大将,借抄没叛将家产之际,中饱私囊,引起了归降的江淮这将士不满,也引起了江淮一带百姓的公愤,陛下已经有处理方法了”
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恭敬之色的大舅子,嘴角露出了一点残忍的笑意,也没再追问此事,示意长孙无忌在身边坐下,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手辅机,你看王易此子,可堪大用”
长孙无忌嘴角抽了抽,也露出一个笑容,回答道手陛下,此子虽然年少,但今日在朝堂上,面对赵郡王之诘问,竟然能如此从容应答,小小年纪,能做到如此,臣甚是赞叹,陛下已经赏识其才,能否堪大用,陛下自然有数,何须臣再言”
李世民嘴角也微抽,露出了个和刚才完全不同的笑容,“辅机,以你之想,你觉得此子在杭州时候,会聚集部下,准备起事吗”,“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手陛下,臣觉得,他不会也不敢”
“为何”
“原因有四,其一,此子虽然是王雄诞的后人,但其年少,不曾入军中,又是王雄涎的次子,对江淮军旧部基本无大的号召力,除了保护他的那些王雄诞最忠手的手下外,其他人根本不会听他的号召,其二,他也发现他的大哥在长安,他自然有所顾忌,若他敢不顾其大哥之性命,贸然起事,响应者定会廖廖,其三,朝廷宣布了对江淮军的处理决定,并重用一些江淮军旧将及主将的后人,那些因为阚棱等诸将被冤杀而对朝廷有怨气之江淮军旧部,自然也会响应朝廷的招抚,若他们起事,定极少有跟从者;其四,如今天下渐安,遭受战火多年涂炭的江淮、江南之地,民心思安,若再有人想举事,百姓定会群起反对。此子虽然年少,但心思缜密,即使有此心,肯定会考虑到这些。再者此子已经来到了长安,并带来了不少护卫他的手下,这些人全都在长安,置于陛下的掌控中,那他此来长安的目的就是想向陛下表明,他和他的那帮手下并无二心。”长孙无忌说完这些时候,看到似笑非笑的李世民,也停了下来,笑了笑,这才再说道手这些陛下自然明白无需臣说,臣今日只是多嘴”
“唔,辅机也是如此认为,朕大可放心了,呵呵”李世民说着站起了身,对长孙无忌示意道手皇后这些日子身体好了一些,多亏孙道长的治疗,我们一道时间看看吧”
“是,陛下”
“待明日,你让冲儿和凌儿进宫来,皇后想刚刚他们”
“是,陛下,臣会带他们进宫来探望皇后娘娘的”
王易和陈当一道,回到了打所居的府中。
大哥王昂今日在宫中当值,并未参加朝会,位列于朝臣班中,因此也没机会站出来为江淮军旧部的事力争,今日能在朝堂上表述的,只有王易和陈当两人,但从朝堂上发生的情况,王易却看得出来,这次朝会过会,不会再有人纠结于江淮军旧部的事,朝廷也肯定有了最终的定论。
从这方面来讲,他们是赢家,王易发现,他为手下那些将士已经争取到了权益,朝中除了李孝恭,没有其他重臣站出来反对,招抚江淮军旧部的事,就此就完全展开来。
但王易也发现,今日他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赢家,他只是一枚棋子,包括魏征、权万纪、陈当等人也同样是,是皇帝的棋子,最希望出现这样场面的,自然是皇帝李世民,皇帝才是最大的赢家。
李孝恭功劳太大,在朝堂上影响力不同一般,李世民当然有顾虑,借此打击他一下,也是正常。
王易有这样的感受,自然是基于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对众多历史人物事迹的知晓,从中做出的判断,他只能说李世民好手段,轻松之间,就玩转了一石数鸟之计,并且没有怎么人洞察。
只不过这一切不是王易所能左右的,他如今在长安的影响力几乎是零,现在的他只能随着李世民这个皇帝手中的大捧起舞,凭着打的才智,还有对历史的先知先觉,为打及手下的人,争取到最大利益,对于目前来说,这就够了。
在回到中府中后,王易马上将王近等几名主要人儿召了过来,对他们说起今日的事。
王昂在宫中当值,尚辇奉御的职事务繁杂,不可能一下子出宫回来,今日朝中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都是与他们生息相关的,王易当然要在第一对手下人说这事。在将事儿大概说了一遍后,王易指着陈当,以赞叹的语言对诸人说道手今日当叔当着皇帝与众朝臣的面,指责李孝恭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