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仁杰道:“主人家请进,你太客气了”
中年男子进了屋子,屋里没有桌子,他便把水壶放到了桌子,又摆上了一只茶杯和两只大碗,茶杯和碗都是缺了口的,看样子很有些年头了。他将热水倒好,道:,“没有茶,怠慢贵客了。”
王平安看着他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敢问老乡贵姓,平常是做什么营生的。
中年男子道:,人姓杜,官府不许我们有名字,按着排行,我是家里老大,所以邻居都叫我杜老大。乡下人,还能靠啥为生,就是种地呗,租了几亩地,养活一家三口。”
王平安奇道:“不许你们有名字据我所知,本朝律令里没有这一条啊,怎么可能不许百姓起名字。
邱亭轩和秋仁杰却道:“你家是前朝余孽”先人有在前朝供过职的。
中年男子嘿了声,摇了摇头。道:“先父曾追随窦建德,不但我家如此,这个村子里人的都是这样,官府为了减少麻烦,所以不许我们起名字。”
三人听了这话,都感茫然,实建德死了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吧,这么久的事情了,为什么还记着小还要处罚
中年男子见他们不理解,顺口说道:“没名字又无田土,就不是良家子,不能应试不能入伍,永无出头之日。对了,敢问三位是从哪里来的,要往哪里去”
一句话不长,可王平安三人却同时得明白了,这是当地的地方官下的乱命,是为了防止这些曾经的,“余孽”报复。为嘛怕报复这说明这些人都是有些本事的,否则哪可能报复,废物是无需注意的
王平安道:“我们是从长安来的。老乡,你们曾在窦建德的军队里。做过什么啊”
事情过去很久了,中年男子也没心思去掩盖什么,反正是过路的客人,明早就走。他道:,“干什么的都有,文官武将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占全了,庆州的官老爷说我们是祸害,要不然能把我们囚在这里么”
第六百一十八章培土生金治肺痨
安听了他的话。
很是吃惊,道,把你们囚在泣里镶换代已经这么久了,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力再囚禁你们,再说就算是囚禁也该是在大牢当中,怎么会让你们在这个小村子里生活呢”秋仁杰和邱亭轩也是大为惊奇,邱亭轩看的书多,但书上可从来没有写过这种事,而秋仁杰却是看到过这种事的,他父亲就是当官的,乃是官场中人。
然而,就算要修理曾经的敌人,也不可能修理快三十年的。
李世民一代雄主,那是何等的心胸,绝非小肚鸡肠之人,就算他痛恨当初实建德和他行对,但也不可能迁怒到别人的头上,更加不会让寰建德曾经的部属被囚禁长达近三十年之久,这是一个英明的皇帝,无论如何不会做出来的事邱亭轩很书生气的地道:“谁敢囚禁你们难道你们不会报官吗就算本地刺史不管,你们也可以去长安告御状啊”杜老大看了眼邱亭轩,心想:“这人是个书呆子,什么世事都不懂的那种”他摇头道:“去长安,怎么去就算去了,又找谁告官官相护,那可不是嘴上说说的。
至于说到本州刺史”唉,说他们干嘛,不说了,三位早点休息吧说着话,他就要起身离开。
王平安连忙拉住他,道:“我们到是有些门路,要是你有冤屈,说不定能帮帮你的忙呢,最起码,给京里的衙门递份状子,这种事我们还是能帮上忙的”杜老大眼睛一亮,可随即又黯淡下去。
摇头道:“算了,折腾不起了。
就这么对付活着吧,听说州里要换新刺史,祈求老天让这个新刺史是个不识字的傻子。
看不懂文书,从此就饶了我们吧”王平安三人齐声咦了出来,这话怎么说的。
应该是刺史知书达礼,才能解决他们的难处吧,怎么反倒是个大字不识的傻子,才能饶了他们,他们到底犯的什么罪啊王平安道:,“杜老大,我们是过路的,明天就走,你有什么话不妨和我们说说,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就能舒服些。
我们又不会乱传,你何必担心呢”杜老大想想也对,人要是心里头有事,不找个人说说,确实不舒服,可他认识的人和他一样。
都是同样的遭遇,他既不能说,别人也不愿意听。
什么委屈只能憋在心里,越憋越闹心。
他又坐了下来。
叹气道:“事实其实很简单,早在本朝新立之时。
为了安置我们这些曾经的”小唉,说白了我们就是余孽,第一任庆州刺史在安置我们时,不许我们离开这里,而且没有分给我们田地,只许祖种别人的地,还留下文书备案,要后面的刺史们留意我们。
结果,每逢新刺史上任,在查阅前任文书时。
都会看到那份,都同样执行,我们也就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些羔倒是好了些,那位季刺史是个糊涂蛋,他不怎么管事儿,原来监视我们的里正也不常来了,所以我们就都想,当官的还是糊涂点好,他糊涂我们的日子就能过得轻松一些。”
王平安三人这才院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件事要说起来,可真怪不得第一任刺史,那时天下初定,对于曾经的敌人他严加看管,谁也说不出他的不对来。
要怪就只能怪后面的那些刺史,不过要是非得问责的话,那些刺史也只能说是迂腐,只会按章办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等小事就算报给刺史知道,刺史也只说会以前怎各办的,现在照旧怎么就可以了,不可能去调查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了,曾经的敌人过得好不好,关他们屁事,就算是关,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