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 / 2)

安代山大人脸上僵硬地道:“工部可支援大人一些匠师,至于这扩城的公禀,只能取之于五寨堡的堡税了。”

“什么”黄来福吃了一惊,这工部和户部,还真是一毛不拔,这样下来,如果再去了几万两银子,自己的五寨堡还要不要发展

一旁的马久英公公尖声道:“五寨堡城池的扩建,这是防边之善政,不过这修城的银钱,都要五寨堡一方出,这太不公平了吧”

安代山大人道:“这是朝中工部各大人的意见,本官只是奉命唯谨而以。”

马久英公公对张文保大人道:“张大人,你们的户部也太过份了吧这钱粮,哪有让五寨堡一方出户部多少也得拔点银子吧”

张文保大人叹道:“马公公啊,户部哪还有银子啊”

马久英公公只是尖声道:“太过分了,咱家要上书皇上,言明曲直。”

气氛尴尬起来。

黄来福沉思了一会儿,道:“为了国事,这修城的银钱,五寨堡也可以想办法筹措,不过朝中是不是要对五寨堡进行一些补偿”

安代山大人道:“守备大人的意思是”

黄来福道:“我听一些商贾言道,五寨堡邻近的神池堡及八角堡境内,有大批的荒地空闲,内中或还有一些矿产,我要这两地的开发权。”

张文保大人心念转动,他知道神池堡及八角堡是什么地方,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比五寨堡还苦寒。这黄来福是个屯田高手,能接手这个地方,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他有能力,在将来建设好这两地后,或许自己又可以向两地收取税粮了。至于这两地有什么矿产,张文保大人并不关注。

想到这里,张文保大人忙道:“这也是一条善法,也不是不可以,本官可和安大人领衔上奏,向朝中言明其利。”

安代山大人也是缓缓点头,道:“这也是一个方法,本官也愿和张大人一起上奏朝庭。”他不管黄来福怎么搞钱搞粮,将来自己完成这个筑城的工作就行了。

马久英公公道:“咱家也会向天子奏明此事。”

正文第69章包税十万两

更新时间:20094218:00:52本章字数:3808

几天后,张文保大人眉开眼笑地押解走了四万七千两税银,黄来福还好,马公公,还有堡内的一干人,都是依依不舍地眼看着银子的远去。

四万七千两银子,重达几千斤,要分十几辆马车才能分装完。除了张文保大人随同的一些差役外,黄来福还派出一些家丁,还有一些屯丁们充作民夫,协助护送张文保大人将税银押解到太原。

张文保大人走后,此后的一些天内,在张文保大人和安代山大人,还有马公公、黄来福等人的奏折经快马交到内阁后,五寨堡就和京城的官员们扯起口水仗来。

对黄来福的要求,工部表示理解,在工部尚书曾同亨看来,只要五寨堡城池的扩建,不要工部掏钱,工部并不介意黄来福拥有神池堡及八角堡境内的开发权。

不过户部尚书王遴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让黄来福拥有神池堡及八角堡境内的境内荒地开发权不是不可以,不过这个税粮,是不是应该增加一点根据他的估计,这两地的荒地怕有几十万亩,虽说以前这些土地都是废弃不用,但现在黄来福既然看上了,那就是显出这些地方的价值来了,适当增加一点税粮也是应该和必要的。

关于开发这两地的荒地问题,各人很快达成了共识,不过在黄来福要求开采两地的矿产时。内阁大臣申时行却拿不定主意。

在今年的九月十二日,万历皇帝朱翊钧遣内臣责问内阁各地时有人疏请开矿,为何不见户部奏复的事时。内阁首辅申时行就回奏说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防乱,为了防患和爱惜钱财计,所以还是不开矿为好。

不过他这个理由在山西镇和五寨堡却是不存在,这一带都是边防重地。重兵云集,聚众必当变乱,倒也不见得,这不,五寨堡各个农场不都是好好的吗而且依黄来福的做事风格看来,让他来经营这两地矿产。不但朝中不会花钱,相反还可收上许多课税。

不过内阁首辅申时行担心,此例一开,万历皇帝朱翊钧就会大力派人到各地去收矿税,眼下各地的矿产都被当地势力和大商贾们瓜分完毕,各地利益根深蒂固,如朝庭派人收税。怕是会闹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僵持的时候。在五寨堡地马公公给万历皇帝朱翊钧上了一道密折。提出了一个良方,就是可将这两地的经营权包于五寨堡守备黄来福,每年总收税银多少,至于黄来福经营什么,不必说得太清楚,模糊过去就好。

万历皇帝朱翊钧一看这密折大喜,让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依此商议,申时行和王遴认为也不错,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嘴。最后各人商议出包税的总金额:黄来福带五寨堡、神池堡及八角堡三地的经营,每年包税十万两。

关于这金额的议定。本来兵部尚书石星说三地总税额六万两就好。内阁首辅申时行则认为七万两很恰当。不过户部尚书王遴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黄来福屯田厉害,三地才收这么点钱,是亵渎了黄来福地才能。最后他坚持三地应收税银十万两。

听了王遴的意见后,内阁首辅申时行也认为王遴大人说得很有道理,最后他也改为支持了户部尚书王遴大人的意见。在工部尚书曾同亨同立。礼部尚书许国也支持户部尚书王遴的情况下。兵部尚书石星大人争不过几位大人,只好作罢。

商议出这办法后。各人都很满意,特别是户部尚书王遴,更是满意。现在不比国朝初期,各地都要户部掏钱,特别是吃钱大户军队,更是如此。就拿山西镇来说,一镇马步官军五万多员,一年的银饷就要二十二万两。如能从五寨堡三地每年收税十万两,就可养活山西镇军马大部了,可以极大地减轻了户部的负担。

在万历皇帝朱翊钧确认后,最后内阁发文书给五寨堡黄来福,看他对这个决定怎么样。文书中说得很模糊,没说让黄来福在两地屯田,也没说在两地开矿,只说治理三地。

在等了一些天后,黄来福终于有了回应,他认同了各位大人的意见,不过他在奏折中诉苦,说是五寨堡多年来,兵器装备军服等都没有更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