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 / 2)

他想了想:“恕老奴不知,这五寨堡内到底有什么可做买卖的。”

年轻人微笑道:“这就要看了,我就是心里有个感觉,我渠源锐在这五寨堡内会很有发展前景。”

不久,马车进入五寨堡内,守堡的军士验过渠源锐的路引后,放行让马车进入堡内。

进入五寨堡后,渠源锐又暗暗有些惊异,从马车内看出去,堡内军户们的精神面貌似乎有了些不同,不再是凄苦一片,已经有些人走路说话时都是脸上有了笑容。

这五寨堡渠源锐是知道的,里面都是些活不下去的卫所穷军汉,他去年路过这里时,所见都是一片穷困,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对生活绝望的麻木。现在似乎希望又回到了一些人的脸上。

其实这一切变化主要是来自黄来福,黄来福这一个多月来雇佣大田庄庄丁们和军匠们做事,他果然坚守了自己的承诺,不但每天管了众人优厚的伙食,到了一个月后,还给每人发了至少五斗的月粮。当然,那些一等庄丁和二等庄丁之类的奖评,要等开了春后才开始。

为黄来福亲自做事的人,每天都可以吃饱,每三天还可以吃到大肥肉,就是家人,现在也可以有浓浓的米粥喝了,这样就让这些人很满意了,觉得生活有了指望。

老百姓就是这样容易满足,就是军户们也是一样。虽说目前改变的只是五寨堡百户人左右。不过也让五寨堡军户们的精神面貌多少有了改变不是。

作为商人,感觉是敏锐的,渠源锐不由对这个黄来福更感兴趣了。以前,他也路过五寨堡,对这位千户大人的公子当然也听说过,以前只知道他是个如纨绔子弟般的人,性情粗野不名,动不动就喜欢欺压鞭打街上的穷军汉们。

年初听说他出去游历了,当时还暗笑这位千户大人的公子怎么也学起书生来了,也搞个仗剑游天下

没想到他出去不到一年,回来就变了个样子,听说这位黄来福少爷现在为人可仁厚了,五寨堡内现在许多人都交口称赞,引为奇谈。

而且还聪明多智起来,搞出黄来福大水车这等灌溉利器,五寨堡里已经有人在传说黄来福在外游历时得了高人指点,所以开了灵窍,不然怎么搞得出这种大水车

对黄来福这个话题人物,渠源锐突然有了拜见的心思。

正文第20章晋商、大气魄

更新时间:200931519:07:44本章字数:3664

在千户宅内吃过午饭后,黄来福就回到了大田庄内。

他将书房紧关上,对着电脑在纸上写着什么。这是黄来福将电脑中一些重要资料摘录下来,存在一些纸面上。电脑的使用总是有年限的,趁现在电脑情况良好,将里面有用的东西用文字保存下来,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里面那些科技类的知识倒好些,黄来福直接就这样记载。而关于大明或世界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黄来福则多了个心眼,用英语记录。

不说此时大明内没人认识英语,不说此时大明外也是流行西班牙语,就是此时的英国人,认不认识后世的英语,也是个问题。和汉语不同,这英语传到后世后,改变可大了。就这个时代的英国人,见到后世的英语,怕也要大眼瞪小眼。不过这也最大地保证了黄来福的安全问题。

记录了一会儿,黄来福喝了口热茶,虽说小时候学过毛笔字,有空时,也会练练书法,但在后世用惯了硬笔,用惯了键盘,这毛笔,现在用着总有些别扭的感觉。

正准备继续记录,这时听到杨小驴在门外轻声道:“少爷,少爷,有人求见。”

黄来福扬声道:“是谁求见。”

杨小驴道:“好象是个外地的商客,他已经递进了名刺,还有礼单,我已经让他在厅外等候了,少爷要不要出去会会他”

“商客”黄来福沉吟了一下,他的大水车已经全部制作完毕了,可想而知,明年的五寨堡农业将会很不一样。农业放心了,黄来福已经有了和商人联系,在五寨堡内搞工商的念头。不过此时五寨堡内的那些小商客他可看不上眼,他需要的是那种有雄厚实力,有雄厚野心冲劲的商人来合作。

此时没事,见见也好,他扬声道:“你将名刺和礼单从门下塞进来,让我看看。”

杨小驴应了一声,从门下塞进了一张名刺和礼单,黄来福接过了。这明朝的名刺就和后世流行的名片一样,在官场、文人和商人中广为流行。谁出门要是没个名刺,都不好意思见人。

名刺制作还是很精致的,黄来福打开一眼,粮商渠源锐晋商中的祁县渠家

提起晋商,在后世那可是鼎鼎大名。明时,晋商就享有盛誉,他们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积累了大量资本,势力经久不衰。有“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之说。特别是后世晋商的票号,更是汇通天下。

明末晋商中曾有一部分人和后金勾结,不过显然此时这个事情还未发生。

而这祁县渠氏,好象有点印象黄来福查起电脑来,这种明清时商业人物资料,他电脑中自然多得是。

查到了,看来这祁县渠氏在后世也是晋商中有名的人物,以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资财雄厚,清季有资产达三四百万两银子。不过此时和众多的西商一样,渠氏只经营一些边镇军将的粮食,布匹,草料,还是众多西商中不起眼的一家,决对想不到后世自己家业的辉煌。

虽说此时渠氏不特别突出,但这是个潜力股,可以长期持有经营。

再看看渠源锐送来的礼单,好家伙,上面各种礼物加起来价值差不多超过20两,让黄来福不由暗道这些西商们的财大气粗,就是在后世,求个见面随便送上一万多块的礼物,也不是每个人都拿得出手的。

而黄来福在这一个多月时间付庄丁们和军匠们的月粮伙食,加制作各种水车的成本,已经是花了快近百两的银子,真是花钱如流水。看来父亲黄思豪给自己的200两银子,远远不能支持多久,自己需要赶快找财源了。恰好瞌睡就来个枕头,财神爷上门了,可不能往外推。

想到这里,黄来福扬声道:“小驴,你到厅上好生招待那位商客,我马上就出去会他。”

杨小驴应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