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1(2 / 2)

草清 草上匪 7112 字 2019-05-05

当时大清的宗亲朝臣们,外加当今皇上,几乎全体被气晕仆地。皇帝庙号犯讳你们还真说得出口啊。

可那帮南蛮通事振振有辞,说大英皇帝年号是圣道,你们大清尊我们为叔国,那就该为长者讳,不能再用圣字,把康熙的圣祖庙号改掉不是天经地义么

这边没人敢再辩下去,乾隆、淳太妃和恂亲王空前一致地联手压下了热血派,即便好几个大臣自尽死谏都没理会。大清乖乖地抹掉了圣祖这个庙号,将康熙的庙号改为不伦不类的“烈祖”。

当时朝堂之所以没群情激愤,一体强硬。原因是听到一些风声。说南蛮收蒙古后,为跟罗刹对抗,已经瞄上了西安。“庙号事件”不过是南蛮故意挑衅,如果不隐忍,授人以柄,南蛮就要动手。真要动手,那就不只是西安一城,乃至陕西一省的事。

大清服软,康熙从圣祖变成了烈祖,让南蛮安生了两年,可没想到,八年时,南蛮还是忍不住了,以岳钟琪支持宁夏马家,袭击“大英皇军”为由,悍然出兵,打垮了岳钟琪的十万大军,吞下了西安。

当时塘报传入京城,皇上份外委屈地念叨着“不是许了朕当太平天子么”,而王公大臣们则是肝胆皆裂,告病的告病,回乡的回乡,恂亲王召集大朝会时,朝官竟然少了六成

还好,淳太妃保证说南蛮只要西安,恂亲王也说南蛮真要北上,直接从海上来就好,大家才安下了心。可那几日北京城的乱相,几乎媲美当年光绪百日维新,大半月才恢复正常。

这十年来,南蛮的威压由淡转浓,收西安后,更如头顶雷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劈下天雷,把大清化作齑粉,因此君臣都战战兢兢,再没早年那般逍遥之心,就连皇上都不敢再借出巡的名义去淮北游乐,生怕南蛮借机把他抓了去。

上天终究是垂怜大清的,大清还有气运在

去年南蛮的国师,那位教出圣道皇帝,据说还是朱明后裔的大能段宏时终于死了。

自段宏时一死,南蛮一国就生出诸多变化,渐渐汇成衰乱之相。

这几日,再从报纸上看到南蛮的桩桩风云,尤其是宰相登位,独揽大权,南蛮压在大清头上的威压终于散去,众人都喜不自禁。

尽管看不太懂什么院府之争,更对南蛮以票数决断宰相人选感到不解,但宰相治政这格局却是明白的。读过史书的人,尤其是张廷玉一系汉臣仿佛已看到了前明内阁与皇帝的百年相争。

刚过易折,盈满即亏,这大英已走上了绝路,接下来就该掉头栽下万丈深渊了。

说着南蛮这年关前后的巨变,臣子们个个都深有感慨。

一人悲天悯人地道:“看来是前明龙气未散,我大清注定还要受这一乱,可现在好了,南蛮终究不得道统,立不起大义,只是苦了黎民百姓,生生受这数十年刀兵之灾。”

一人份外遗憾:“妖人一死,那圣道帝再无人教诲,奴才看他是功高意满,洋洋自得了。宰相登位,他居然不在京中历代未见啊,为君居然漫政到这等地步可惜可惜”

另一人附和道:“圣道明立太子,已种下祸根。就算宰相未成劫乱,不过数年,太子成年,还不知有何等大变。圣道有大智。可还是逃不掉立储之愚啊,惜哉”

再一人笑道:“待得伪帝授首,大英溃决时,我们再送上庙号,曰炀祖。如何”

众人涨红了脸,轰然叫好。连乾隆都一拍巴掌,指着那人道:“说得好说得好”

这口气出得极畅,君臣心气更为昂扬。甚至有人扯着嗓子道:“十年十年南蛮必灭”

恂亲王允禵虽还是一副求稳持重的姿态。但发言也浸着少见的昂扬之气,“南北虽还未易势,但也能未雨绸缪,作一些谋划了。”

本只是庆元宵的小朝会,却成了君臣欢欣鼓舞,重定国策的动员会。

众人议论纷纷,从各个方面推演着南蛮裂乱的景象,而大清又该如何应对,乃至如何复土昭雪。更引发了热烈争论。

恂亲王一派主张改军制,练强兵,张廷玉等汉臣一派则主张收拢关防,严控贸易,遏商兴农。吴襄等太妃党则老神在在,两面帮腔。这格局本是往常都有的,乾隆一见就烦,可今日大家虽是争执,却浸着喜意,并非往日那你死我活的厮斗。乾隆也觉心胸舒畅,未来一片光明。

“元宵焰火再多加一倍以此而贺,另外朕的十年大典,也再加一倍开销,办得更热闹点”

乾隆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恂亲王和吴襄,见两人点头,再难压住心头之喜,啪啪拍起了龙椅的扶臂。

入夜,恂亲王府,允禵和福敏、讷亲、庆复等心腹聚在秘厅里,相对默然。

“大清危矣”

允禵的脸色跟白日养心殿里完全就是两回事,罩着一层重重哀气。

“皇上耳目不灵,就拣着好听的信,汉臣都是没脑子的,比着古书看今世,满脑子还是道学礼教,根本不懂时势。能护住大清,能救大清的,就只有我们”

允禵沉声说着,福敏和讷亲庆复等人肃穆地点头。

“我也看不透南蛮宰相和院府之事,可圣道不在京中,就能办了建储立相这两件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蛮国中政通人和,圣道已能垂拱而治南蛮报纸上说了,若非军国外事,皇帝再不问政。反过来想,圣道一心就放在了开疆拓土上,钱粮人事都有人帮他办妥了,这是何等可怕”

允禵所描绘的景象,让讷亲和庆复等满人宗亲重臣都抽着凉气。历代皇帝都深深陷于国中政务,也就是寥寥少数帝王能专心于外。

若真如允禵所言,圣道已能搞定内政,只看外事,那就意味着大清要完蛋了

若是圣道有心复土,大清就如婴儿一般,毫无招架之力。

从面上看,大清还有三支大军,一支是败退到河南的岳钟琪军,有七八万之众。一支在淮北,有十万之众,一支就是京营,多达十五万。尽管都已转为火器军,以枪炮为战,可要么是毫无斗志的败军,要么是多年太平,已烂到根子的鸦片兵。

不止兵力再没优势,大清还丢了骑射的优势,南蛮的骑兵,尤其是白翼铁骑,连蒙古人和罗刹人都胆战心惊。南蛮红衣更是百战之师,年年都在打仗,眼下还在北海和唐努乌梁海跟罗刹打个不停。

八年时,那个人称魔都督的南蛮大帅夺占西安,仅仅只用了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总共不到四万人。岳钟琪施足了力气,守城战、野战,骑战,真的是拼尽了所有力气,可西安依旧在六日内就丢了,大半个陕西在一月内丢了。岳钟琪能带出大半残军,已是超人之能。

南蛮真要复土,红衣从西面北面,蓝衣从塘沽,几面夹击,最多不过三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